俯身

fǔ shēn [ fu shen]
注音 ㄈㄨˇ ㄕㄣ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俯身 fǔshēn

(1) 呈曲身状态的动作,尤指礼节或表示服从的姿势

一些少女进来,以通常的俯身姿势表示敬礼
prostration

词语解释

  1. 低身弯腰。

    三国 魏 曹植 《白马篇》:“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许地山 《命命鸟》:“她忙要俯身去捡时,那宝石已经掉在地上。”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四章:“还是那个黑黑瘦瘦的青年正俯身对她微笑着。”

引证解释

⒈ 低身弯腰。

三国魏曹植《白马篇》:“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许地山《命命鸟》:“她忙要俯身去捡时,那宝石已经掉在地上。”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四章:“还是那个黑黑瘦瘦的青年正俯身对她微笑着。”

俯身的国语词典

弯下身体。

如:「每当他看到错落在草丛中的含羞草时,总喜欢俯身抚弄。」

俯身的网络释义

俯身

  • 俯身是指弯腰向前向下有时同时弯膝,出处三国 魏 曹植 《白马篇》。
  • 俯身的翻译

    英语: to lean over, to bend over, to stoop, to bow
    德语: sich vorbeugen (V)​
    法语: se pencher en avant, se baisser, se courber

    俯身造句

    她坐在高高的手术凳上,俯身在明亮的灯下,聚精会神地操作。
    抬头看天地的广阔,俯身体会万物种类之全。
    一心为群众,俯身为人民。
    言罢,俯身几拜然后上香。
    双瞳剪水的美人。俯身妖娆多情而不做作。
    上校拍着阵地上的泥土高兴得大叫大嚷,招来一片枪弹射至,连忙俯身卧倒,弹花崩起的尘泥落了他一后背。
    洛旭也不在意,俯身骑着单车,呼啸劈开重重清风,顺着向左弯曲的箭头朝晨兴路驶去。
    吴志远握紧手中的血影魔刀,毫不迟疑的掠至深谷边沿,俯身下望,只见白狼谷如同一口巨瓮,瓮底极深,岩石陡峭,很难攀登。
    她一招得手,俯身抱起昏迷未醒的范媚,与那少年飞身上马,并辔驰驱直奔城门。
    李牧一看,是百花教中的太极两仪掌,抛开手中的白虎剑,提气,身体一跃,像一只丹顶鹤一样单脚踩着白虎剑,双手一合,两食指一伸出来俯身从下来。
    放松颈部动作俯身卧倒,腹部着地,双肘着地,闭上双眼,左手掌呈杯状托着下巴,右手用力扶着头后部。
    羽俯身按着冰块,看着一眼安祥睡容的卡米丽,当第一缕阳光照了过来的时候,心中的哀伤让羽再也忍受不了,泪水一滴又一滴的流下。
    众人见得此状哪还复敢赘言,一时之间纷纷俯身伏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想罢,唐城面现惊喜,不待张让再劝,连俯身拜于张让面前,大声道“孩儿拜见义父!”。
    孩子们都看着裁判,彼此用眼神交流着,并俯身靠近猪儿们,用手中的小棍将其赶来赶去。
    我眼中泪起,他却从我身边经过,俯身在一个女孩的身边。他望着她的眼,依然如昨日星辰般明亮,让人愿坠入深渊,他为她轻启的唇,依然如桃花酒酿般蛊惑,让人愿饮尽此生。他,依然是我此生不配拥有的贪想。
    过膝高的石砌井栏,很宽,上面放着许多带柄的毛竹筒,俯身伸手便可舀到水。
    我左肩的剧烈压迫感还没消失呢,她又拿著一个玻璃罐回到我身边,俯身将罐子放在了我的右肩。
    俯身为你盖柔软的蚕丝被,伸手为你垫上结实的冰丝枕,倾心为你吹上一曲催人入睡的安眠曲,用心为你编写一条伴你安然入睡的问候信息,亲爱的,夜深了,早点睡吧,晚安!
    立在门外的小仆抬了矮凳,正欲换了未受潮的灯上去,见邪寒冒雨走了回来,赶忙俯身行了一礼,道雨水湿凉,寒公子切莫惹了风寒。

    汉字详情

    [fu]
    部首: 221
    笔画: 10
    五笔: WYW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IOI
    四角: 202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页( xié),表示与头有关,从逃省。取低头逃跑意。现在简化为“从人府声”的形声字。本义:低头)

    (2) 同本义

    俯而纳屦。——《礼记·曲礼上》

    俯而闚其户。——《公羊传·宣公六年》

    仰视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

    (3) 又如:俯擗(低头捶胸,悲伤之极的样子);俯偻(低头曲背);俯听(俯首而听);俯鉴(低头照视)

    (4) 弯腰屈身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5) 又如:俯步(俯身而行);俯躬(弯下身子);俯镜(弯身下视照影)

    (6) 从上往下看,从高处往下看 。如:俯瞩;俯览;俯窥;俯眺

    (7) 在蛰伏的状态中的越冬

    蛰虫咸俯在内,皆墐其户。——《礼记祔》

    (8) 上对下行动的敬辞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孟子·梁惠王上》

    (9) 又如:俯准(敬辞。允准;答应);俯从(敬辞。听从,允许);俯同(敬辞。屈驾;劳驾);俯垂护佑(敬辞。垂怜保佑)

    英文翻译

    bow down, face down, look down

    方言集汇

    ◎ 粤语:fu2
    ◎ 客家话:[梅县腔] fu3 [台湾四县腔] fu3 fu1 [客英字典] fu3 [海陆丰腔] fu3 fu1 [客语拼音字汇] bu1 fu3 [宝安腔] fu3 [东莞腔] f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九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方矩上聲合口三等pĭupyox/piuu
    shēn [shen]
    部首: 710
    笔画: 7
    五笔: TMD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HXH
    四角: 274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象人之形。本义:身躯的总称)

    (2) 同本义

    身,躬也。象人之形。——《说文》。按,身的本义是人的躯干。

    必有寝礼,长一身有半。——《论语·乡党》

    人自项以下,踵以上,总谓之身。颈以下,股以上,亦谓之身。——王述之《经义述闻》

    人百其身。——《诗·秦风·黄鸟》

    身也者,亲之枝也。——《礼记·哀公问》

    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礼记·祭义》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告子下》

    身首离兮心不惩。——《楚辞·九歌·国殇》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 沛公, 庄不得击。——《史记·项羽本纪》

    (3) 又如:身边钱(随身带的钱);身品(身材);身伴(身旁);身边人(贴知伺候的奴婢,妾);身首分离(人的头和躯体分开。指被杀);身殃(谓身遭灾殃);身牖(身体的窗子,指耳朵);身无长物(比喻人的穷困)

    (4) 物件的主体部分

    枞,松叶柏身;桧,柏叶松身。——《尔雅·释木》

    亥有二首六身。——《左传·襄公三十年》

    (5) 又如:树身;河身

    (6) 自己,自身

    免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

    远者数世,近者及身。——清· 黄宗羲《原君》

    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

    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唐· 韩愈《原毁》

    (7) 又如:身己(本身,指属于自己的事);身外(自己以外,自身之外);身愆(己身的过失)

    (8) 生命,性命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9) 又如:献身;奋不顾身;舍身救人

    (10) 地位或身分

    惟恐或后,竞以宗庙、社稷、身名、君宠,无不同于芋焉。——清· 周容《芋老人传》

    (11) 又如:身名俱泰(物质生活优裕,名望亦崇高);身地(出身地位)

    (12) 毕生,一辈子

    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唐· 韩愈《答李翊书》

    (13) 又如:身后萧条(死后景况凄凉,没有遗下产业、钱财或子女)

    副词

    (1) 亲身,亲自

    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碴臿以为民先。——《韩非子·五蠹》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 秦川。——《三国志·诸葛亮传》

    (2) 又如:身历(亲身经历)

    动词

    (1) 怀孕

    大任有身,生此文王。——《诗·大雅·大明》。大任:周文王之母

    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又如:身已(妇人怀孕);身怀六甲(即怀孕);身瑞(身孕)

    (3) 体验

    尧、 舜性之也; 汤、 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孟子》

    (4) 担当

    中有贤子自为家督,遂起而身父母之任焉。——明· 李贽《战国论》

    (5) 担任

    自奉天入,琯身中军先锋。 ——《新唐书》

    量词

    用于衣服 。如:一身衣服

    英文翻译

    body; trunk, hull; rad. no. 158

    方言集汇

    ◎ 粤语:gyun1 san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hin1 [客英字典] shin1 [沙头角腔] sin1 [宝安腔] sin1 [台湾四县腔] siin1 [陆丰腔] shin1 [东莞腔] sin1 [梅县腔] shin1 [客语拼音字汇] si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失人眞A平聲開口三等眞Aɕĭĕnsj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