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身躬耕

fǔ shēn gōng gēng [fu shen gong geng]

词语释义

“俯身躬耕”形容亲自弯腰弯膝,耕种田地,进行农业劳作。

汉字详情

[fu]
部首: 221
笔画: 10
五笔: WYW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IOI
四角: 202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页( xié),表示与头有关,从逃省。取低头逃跑意。现在简化为“从人府声”的形声字。本义:低头)

(2) 同本义

俯而纳屦。——《礼记·曲礼上》

俯而闚其户。——《公羊传·宣公六年》

仰视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

(3) 又如:俯擗(低头捶胸,悲伤之极的样子);俯偻(低头曲背);俯听(俯首而听);俯鉴(低头照视)

(4) 弯腰屈身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5) 又如:俯步(俯身而行);俯躬(弯下身子);俯镜(弯身下视照影)

(6) 从上往下看,从高处往下看 。如:俯瞩;俯览;俯窥;俯眺

(7) 在蛰伏的状态中的越冬

蛰虫咸俯在内,皆墐其户。——《礼记祔》

(8) 上对下行动的敬辞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孟子·梁惠王上》

(9) 又如:俯准(敬辞。允准;答应);俯从(敬辞。听从,允许);俯同(敬辞。屈驾;劳驾);俯垂护佑(敬辞。垂怜保佑)

英文翻译

bow down, face down, look down

方言集汇

◎ 粤语:fu2
◎ 客家话:[梅县腔] fu3 [台湾四县腔] fu3 fu1 [客英字典] fu3 [海陆丰腔] fu3 fu1 [客语拼音字汇] bu1 fu3 [宝安腔] fu3 [东莞腔] f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九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方矩上聲合口三等pĭupyox/piuu
shēn [shen]
部首: 710
笔画: 7
五笔: TMD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HXH
四角: 274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象人之形。本义:身躯的总称)

(2) 同本义

身,躬也。象人之形。——《说文》。按,身的本义是人的躯干。

必有寝礼,长一身有半。——《论语·乡党》

人自项以下,踵以上,总谓之身。颈以下,股以上,亦谓之身。——王述之《经义述闻》

人百其身。——《诗·秦风·黄鸟》

身也者,亲之枝也。——《礼记·哀公问》

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礼记·祭义》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告子下》

身首离兮心不惩。——《楚辞·九歌·国殇》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 沛公, 庄不得击。——《史记·项羽本纪》

(3) 又如:身边钱(随身带的钱);身品(身材);身伴(身旁);身边人(贴知伺候的奴婢,妾);身首分离(人的头和躯体分开。指被杀);身殃(谓身遭灾殃);身牖(身体的窗子,指耳朵);身无长物(比喻人的穷困)

(4) 物件的主体部分

枞,松叶柏身;桧,柏叶松身。——《尔雅·释木》

亥有二首六身。——《左传·襄公三十年》

(5) 又如:树身;河身

(6) 自己,自身

免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

远者数世,近者及身。——清· 黄宗羲《原君》

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

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唐· 韩愈《原毁》

(7) 又如:身己(本身,指属于自己的事);身外(自己以外,自身之外);身愆(己身的过失)

(8) 生命,性命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9) 又如:献身;奋不顾身;舍身救人

(10) 地位或身分

惟恐或后,竞以宗庙、社稷、身名、君宠,无不同于芋焉。——清· 周容《芋老人传》

(11) 又如:身名俱泰(物质生活优裕,名望亦崇高);身地(出身地位)

(12) 毕生,一辈子

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唐· 韩愈《答李翊书》

(13) 又如:身后萧条(死后景况凄凉,没有遗下产业、钱财或子女)

副词

(1) 亲身,亲自

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碴臿以为民先。——《韩非子·五蠹》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 秦川。——《三国志·诸葛亮传》

(2) 又如:身历(亲身经历)

动词

(1) 怀孕

大任有身,生此文王。——《诗·大雅·大明》。大任:周文王之母

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又如:身已(妇人怀孕);身怀六甲(即怀孕);身瑞(身孕)

(3) 体验

尧、 舜性之也; 汤、 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孟子》

(4) 担当

中有贤子自为家督,遂起而身父母之任焉。——明· 李贽《战国论》

(5) 担任

自奉天入,琯身中军先锋。 ——《新唐书》

量词

用于衣服 。如:一身衣服

英文翻译

body; trunk, hull; rad. no. 158

方言集汇

◎ 粤语:gyun1 san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hin1 [客英字典] shin1 [沙头角腔] sin1 [宝安腔] sin1 [台湾四县腔] siin1 [陆丰腔] shin1 [东莞腔] sin1 [梅县腔] shin1 [客语拼音字汇] si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失人眞A平聲開口三等眞Aɕĭĕnsjin
gōng [gong]
部首: 710
笔画: 10
五笔: TMDX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HHN
四角: 27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身,弓声。从“身”的字多与身体有关。本义:整个身体)

(2) 同本义

躬,身也。——《说文》

信圭矦守之,躬圭伯守之。——《考工记·玉人》。按,琢为人形,信直躳曲。

吾党有直躬者。——《论语》。孔注:“直身而行。”

躬腠胝无胈。——《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体也。”

我鞠躬不敢息。——马中锡《中山狼传》

百姓愁苦,靡所错躬(指安身)。——《汉书·元帝纪》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3) 又如:躬体(身体);躬先士卒(身先士卒);躬擐(身穿。擐:穿)

(4) 生命

见南郢之流风兮,殒余躬于 沅、 湘。—— 汉· 刘向《九叹·远游》

(5) 通“肱”。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泛指手臂

歌终,顾而流涕,张躬而舞。——《晏子春秋·内篇谏下》

倍中以为躬。倍躬以为左右舌,谓侯之上下幅布也。——《仪礼·乡射礼记》

(6) 又如:长躬(衣服的中间部分较长)

代词

(1) 自身;自己

已躬命之。——《仪礼·士昏礼记》。注:“犹亲也。”

静言思之,躬自悼之。——《诗·卫风·氓》

百官之非,宜由联躬。——《史记·教本纪》

王若行之,将妨于国家,靡王躬身。——《国语·越语下》

(2) 又如:躬自(自己);躬化(以自身的德行感化别人);反躬自问

副词

(1) 亲身;亲自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诸葛亮《出师表》

史公治兵,往来 相城,必躬 左公弟,候太公、太母起居。—— 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唐· 王勃《滕王阁序》

(2) 又如:躬耕乐道(亲自耕种,乐守圣贤之道);躬身(亲身,自身);躬稼(亲身从事农事);躬卒(亲自率领;亲身实行)

动词

(1) 本身具有 。如:躬上将之姿(本身具有上将的风姿)

(2) 稍微向前弯身,以表尊敬

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问曰:“敢问何谓其本?”——《管子·霸形》

(3) 又如:躬身下拜;躬敛(屈身敛衽。古代妇女行礼时的动作);躬身(俯屈身体,以示恭敬)

形容词

通“穷”( qióng)。困苦危难

潞子之为善也躬,足以亡尔。——《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躬为匹夫而不愿富,贵为诸侯而无财。——《大戴礼·哀公问五义篇》

英文翻译

body; personally, in person

方言集汇

◎ 粤语:gung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iung1 [台湾四县腔] giung1 [沙头角腔] giung1 [东莞腔] giung1 [客语拼音字汇] giung1 [宝安腔] giung1 [梅县腔] giung1 [客英字典] giu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居戎東三平聲開口三等kiungkĭuŋ
gēng [geng]
部首: 601
笔画: 10
五笔: DIF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QDTT
四角: 559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耒( lěi),井声。从“耒”,表示与耕作有关。本义:犁田)

(2) 同本义。翻松田土

耕,治田也。——《正字通》

耕,犁也。从耒,井声。一曰古者井田,谓从井,会意。——《说文》。按,人耕曰耕,牛耕曰犁。

稷之孙曰 叔均,是始作牛耕。——《山海经·海内经》

凡秋耕欲深,春夏欲浅,犁欲廉。——《齐民要术·耕田》

深耕易耨。——《孟子·梁惠王上》

耕者忘其犁。——《乐府诗集·陌上桑》

长沮、 桀溺耦而耕。——《论语·微子》

(3) 又如:耕食(依赖耕田为生);耕桑(耕田、种谷、植桑、养蚕。泛指农耕之事);耕垡(耕田翻土);耕植(耕田种植)

(4) 种田;播种

民之欲利者非耕不得,避害者非战不免,境内之民莫不先务耕战,而后得其所乐。——《商君书·慎法》

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孟子·公孙丑上》

(5) 又如:耕牧(耕种畜牧);耕战(耕种与战争);耕器(耕种的器具);耕艺(泛指耕植)

(6) 泛指致力于某种工作或事业

耕道而得道,猎德而得德。——汉· 扬雄《法言·学行》

(7) 又如:耕道(谓致力于研求道之真谛);笔耕;舌耕;目耕

英文翻译

plow, cultivate

方言集汇

◎ 粤语:gaang1 gang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ang1 [东莞腔] gang1 [台湾四县腔] gang1 [客英字典] gang1 [沙头角腔] gang1 [梅县腔] gang1 [陆丰腔] gang1 [宝安腔] gang1 [客语拼音字汇] gang1 ge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三耕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莖耕開平聲開口二等kæŋkreng/ka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