俭葬

jiǎn zàng [ jian zang]
繁体 儉葬
注音 ㄐ一ㄢˇ ㄗㄤˋ

词语释义

1.犹言薄葬。

词语解释

  1. 犹言薄葬。

    《三国志·魏志·常林传》“ 旹 弟 静 绍封” 裴松之 注引 晋 鱼豢 《魏略·清介传》:“﹝ 沐并 ﹞年六十餘,自虑身无常,豫作终制,戒其子以俭葬。”

引证解释

⒈ 犹言薄葬。

《三国志·魏志·常林传》“旹弟静绍封” 裴松之注引晋鱼豢《魏略·清介传》:“﹝沐并﹞年六十餘,自虑身无常,豫作终制,戒其子以俭葬。”

俭葬的网络释义

俭葬

  • 俭葬,是汉语词汇,解释为言薄葬。
  • 汉字详情

    jiǎn [jian]
    部首: 221
    笔画: 9
    五笔: WWG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OOMM
    四角: 28219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人,佥( qiān)声。本义:自我约束,不放纵)

    (2) 同本义

    俭,约也。——《说文》

    君子以俭德避难。——《易·否象传》

    俭德之共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严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恭俭下人。——司马迁《报任安书》

    (3) 又如:俭貌(态度谦逊);俭退(俭约谦让);俭然(自谦的样子)

    (4) 节俭,节省

    俭于财用,节于衣食。——《韩非子·难二》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今先君俭而君侈,令德替矣。——《国语·鲁语上》

    俭素为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以俭为美。

    以俭相诟病。

    由俭入奢易。

    (5) 又如:俭克(勤俭而能克制);俭礼(俭约的礼仪);俭德(俭约的品德);俭戚(俭约而悲伤)

    (6) 贫乏;贫苦

    时岁荒民俭。——《后汉书》

    (7) 又如: 俭贫(贫乏);俭乏(贫乏,生活困难);俭腹(腹中空虚。喻指知识贫乏)

    (8) 歉收

    丰则籴,俭则粜。——房玄龄《晋书》

    荆扬稻收俭薄。——《后汉书·陈忠传》

    (9) 又如:俭年(歉收的年景);俭时(歉收的时日);俭岁(荒年;歉收的年岁)

    (10) 薄;少

    恭俭而好礼者,宜歌《小雅》。——《礼记》

    (11) 又如:俭率(俭薄);俭葬(薄葬);俭薄(犹言微薄)

    (12) 通“险”。险要

    俗险而百姓不一。——《荀子·富国》

    惠而不俭,直而不径。——《大戴礼·曾子立事篇》

    不兴险行以徼幸。——《大戴礼·曾子本孝篇》

    英文翻译

    temperate, frugal, economical

    方言集汇

    ◎ 粤语:gim6

    宋本广韵

    zàng [zang]
    部首: 301
    笔画: 12
    五笔: AGQA
    五行:
    仓颉: TMPT
    四角: 44441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从“死”,在“茻”( mǎng)中,“一”其中,所以荐之。指人死后盖上草席埋藏在丛草中。荐,草席覆盖。本义:人死用草覆盖埋葬,后用棺木埋入土中)

    (2) 同本义

    葬,臧也。——《说文》

    葬也者,藏也。——《礼记·檀弓》

    故葬埋敬藏其形也。——《荀子·礼论》

    赐钱二百万以葬。——《汉书·李广苏建传》

    分其汤肉葬之。——晋· 干宝《搜神记》

    而卒葬之。——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以衣冠葬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3) 又如:葬堂(为古代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处置死者遗骨的一种方式);葬式(葬礼);葬虞(葬礼和虞祭。虞祭行于葬日,故用“葬虞”借指下葬的日期)

    (4) 泛指处理尸体的方式 。如:火葬;海葬

    英文翻译

    bury, inter

    方言集汇

    ◎ 粤语:zong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ong5 [东莞腔] zong5 [沙头角腔] zong5 [陆丰腔] zong5 [台湾四县腔] zong5 [客英字典] zong5 [宝安腔] zong5 [客语拼音字汇] zong4 [梅县腔] zo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二宕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則浪唐開去聲開口一等cangh/zanqtsɑ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