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队

bǎo ān duì [ bao an dui]
繁体 保安隊
注音 ㄅㄠˇ ㄢ ㄉㄨㄟˋ

词语释义

旧时一种具有警察性质的地方武装部队。

词语解释

  1. 北洋军阀和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具有警察性质的武装部队。亦统称为保安部队。

引证解释

⒈ 北洋军阀和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具有警察性质的武装部队。亦统称为保安部队。

保安队的网络释义

保安队 (印度尼西组织)

  • 保安队是印度尼西亚八月革命期间(1945年8月-1949年11月)部分地区华侨建立的武装组织,最先由苏门答腊岛棉兰华侨总会创办,后发展为武装组织,以武装自卫保障华侨安全为宗旨。
  • 保安队造句

    可是保安队士兵站姿挺拔、并且虎虎有生气。
    况且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当了这么多年的川家保安队长,想不变化都难。
    一位被某国企东莞分公司变相开除的保安队长总结其教训说,保安说白了就是服务职业,首先做到笑脸相迎,古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
    游击队得到情报,伪军和保安队打了起来。队长笑着说“让他们打,打得两败俱伤的时候,我们再发动进攻。
    保安队长廖一熊闻听所言,已经胸中有数,这位女子,确是大少爷前去吃巧食,寻找的女子,他不敢继续纠缠下去,再纠缠恐怕就要露馅了。
    亦歌亦行,当者披靡,一名保安队长大声喝令缩在墙后的手下“给我拦住她,干掉她!去呀!去呀!”。
    听闻媒体采访,一名自称医院保安队长的人和记者交涉,但该保安一直口出秽言。
    这个时候会议室门口响起一阵杂沓的脚步声,保安队长周蛮带着几个小弟,手持电棍冲了进来,“什么状况?”。
    高谊说,为了更好地强化警企联动功能,派出所还组织各企业制定企业间保安队联系电话表,并安装企业电话报警的捆绑功能,只要一方有事,大家都能快速支援。
    李秋云是镇上的保安队长,决定尽一己之力清除帮会,还小渔镇昔日的安宁;云啸风是“飞鹰门”。
    这时芦苇荡里又传出大喊声,好像故意告诉吴百强,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似的,“我是保安队长廖一熊,弟兄们狠狠地打!”。
    于是我们又增加保安队一团至卢沟桥城内,当时视察日方撤兵情形,仅将其第一线部队撤至预备队之位置,反责我方未撤回原防。
    在他人看来,张龙祥是位普通的保安队长,而在习武人眼中,他就像武侠小说中的英雄,多年苦学练成了“铁砂掌”。
    李子峰正在想着该如何找到那老板,就看见之前的那个保安队长正慢慢的向后爬,想要人不知鬼不觉的溜了。
    在此居住期间,张学铭指挥天津保安队,两次粉碎日本特务制造的便衣队暴乱。
    长岭虽然不大,但是也有不少守军,我可以带着保安队的人帮你,但是你要把米易夫交给我!
    保安队长闻斌擒劫匪被捅伤入院,获救者原本承诺支付医药费却不见踪影,更别说到医院慰问,让闻斌很受伤。
    由于“九一八”事变后,中日签署了“何梅协定”,因此在上海周边包括苏州、昆山等地,中国不能驻军,只能对地方维持治安的保安队、警察等进行装备。
    纳格尔和保安队其他几名成员在厨房里找到几把切肉刀当作武器。
    这里原本是个废弃的仓库,耗子带人来了以后,将保安队的牌子往门口一挂连进去都没有进去,也没让人收拾,王天纵算是第一个进浑河保安队大队部的人。

    汉字详情

    bǎo [bao]
    部首: 221
    笔画: 9
    五笔: WKS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RD
    四角: 26294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用手抱孩子形。金文写作从“人”从“子”。后来为了结构的对称,小篆变成“保”,使人不能因形见义了。本义:背子于背)

    (2) 同本义

    负子于背谓之保,引申之,则负之者为保;更引申之,则有保养之义。然则保本象负子于背之义,许君误以为形声,遂取养之义当之耳。—— 唐兰《殷墟文字记》

    (3) 护养;育

    保,养也。——《说文》

    若保赤子。——《书·康诰》

    保抱携持厥妇子。——《书·召诰》

    长之养之,如保赤子。——《荀子·议兵》

    儒者之道,古之人若保赤子。——《孟子·藤文公上》

    (4) 又如:保艾(安养;养育);保赤(抚育幼孩)

    (5) 保佑

    天地格保。——《书·召诰》

    (6) 又如:保佐(保佑;佐助);保禳(祈祷消除灾祸)

    (7) 保护;保全;守住

    父子相保全。——《淮南子·人间训》

    少有强者不可保。——唐· 韩愈《祭十二郎文》

    有朕位几不保。——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8) 又如:保銮(保护天子的亲近卫士);保固(保卫固守);保身(保全身体)

    (9) 保持

    至今保藏。——沈括《梦溪笔谈》

    (10) 又如:保值(保持价值);保光(保持并发扬光大)

    (11) 保证;担保

    保为将军破之。——《资治通鉴》

    (12) 又如:保修(保养修理);旱涝保收;保官(担任保护职能的官员)

    (13) 占有;拥有

    虽慈父不能保其子。——晁错《论贵粟疏》

    (14) 又如:保据(占据);保宁(保有并使之安宁)

    (15) 保举;保荐

    都保你二位做大官。——《水浒传》

    (16) 又如:保题议叙(写奏本保荐有功人员);保题(向上推荐);保案(保举下属的文件)

    (17) 依靠;仗持

    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左传·僖公二十年》

    (18) 又如:保山(依山固守);保栖(据山以守)

    名词

    (1) 保育幼儿的妇女

    国君世子生,…保受,乃负之。——《礼记·内则》

    (2) 通“緥”。保护婴儿的包裹衣

    夫知保抱携持厥妇子。——《书·召诰》

    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礼记·月令》

    昔成王幼小,越在襁保。——《后汉书·桓郁传》

    (3) 作保证的人

    然后导以取保。——清· 方苞《狱中杂记》

    (4) 又如:作保;觅保;保山(媒人;保人);保中(在债务关系中居中担保的人)

    (5) 服务人员 。如:酒保

    (6) 宋以后地方实行保甲制,若干甲作一保 。如:保正甲长(一保之头叫“保正”;一甲之长叫“甲长”)

    (7) 小城(此义后来写作“堡”)

    南山是保。——《诗·大雅·崧高》

    焚我郊保。——《左传·襄公八年》

    战于郎。 公叔禺人遇负杖入保者息。——《礼记·檀弓下》

    所过之邑(城市),大国守城,小国入保。——《庄子·盗跖》

    (8) 通“宝”。珍贵之物

    展九鼎保玉。——《史记·周本纪》

    其形虽有所小用哉然未可以保于周室之九鼎也。——《淮南子·俶真》

    (9) 姓

    英文翻译

    protect, safeguard, defend, care

    方言集汇

    ◎ 粤语:bou2
    ◎ 客家话:[梅县腔] bau3 [海陆丰腔] bo3 bau3 [客英字典] bau3 [陆丰腔] bo3 [客语拼音字汇] bau3 bo3 [台湾四县腔] bo3 bau3 [沙头角腔] bau3 [东莞腔] bau3 [宝安腔] bau3
    ◎ 潮州话:bo2 bao2 (pó páu)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博抱上聲開口一等pɑupaux/pav
    ān [an]
    部首: 322
    笔画: 6
    五笔: PV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JV
    四角: 3040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女”在“宀”下,表示无危险。本义:安定;安全;安稳)

    (2) 同本义

    安,定也。——《尔雅》

    共给之为安。——《庄子·天地》

    好和不争曰安。——《周书·谥法》

    心皆安下切上。——《仪礼·少牢礼》

    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易·系辞下》

    居安思危。——《左传·襄公十一年》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然后得一夕安寝。——宋· 苏洵《六国论》

    谢庄遂安。——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安睡;安寝;安抵(平安地抵达);心神不安;坐立不安;安枕(安安稳稳地睡觉);安帖(安定;平静;妥帖);安席(安稳地坐着;安静入睡)

    (4) 安逸,安乐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学而》。

    (5) 又如:安佚(安闲舒适);安堵(安居,不受骚扰);安坦(安心舒坦)

    (6) 安详,从容不迫 。如:安童(僮仆,小厮);安娴(安详文雅);安谛(安详审慎);安矜(安祥稳重);安俟(安心等待);安宜(稳重)

    (7) 安宁

    毅良久稍安。—— 唐· 李朝威《柳毅传》。

    (8) 又如:安生(安宁);安豫(安宁快乐);安淳(安宁淳朴);安休

    (9) 缓慢

    安步以当车。——《战国策·齐策四》。

    (10) 又如:安步(缓步徐行);安行

    动词

    (1) 使安定

    与魏质以安其心。——《韩非子·存韩》

    可以为富安天下。——汉· 贾谊《论积贮疏》

    安身立命。——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2) 又如:安神(使心神安定);安国(安邦定国;安定的邦国);安民(安定人民生活);安邦(安定国家);安内(安定内部)

    (3) 安抚,安顿抚慰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 司马光《资治通鉴》。

    (4) 又如:安存(安抚存恤);安恤(安抚体恤);定人(安抚人民);安辑(安抚)

    (5) 安排;安置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三国演义》。

    (6) 又如:安席(入座敬酒);安座(安席)

    (7) 安心。习惯、满足于

    始而惭焉,久而安焉。——清· 黄宗羲《原君》

    郊境之内,民不安业。——《三国志·司马郎传》。

    (8) 又如:安于现状;安业(安于本业);安命(顺从命运安排)

    (9) 安装

    今水大而急,不得安柱。——诸葛亮《与兄瑾言赵云烧赤崖阁书》。

    (10) 又如:安电灯;安刀把儿

    (11) 存着…心,怀有 。如: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副词

    表示疑问,相当于“岂”、“怎么”

    尔安敢轻吾射。——宋· 欧阳修《归田录》

    安与项伯有故。——《史记·项羽本纪》

    名词

    (1) “安培”的简称

    (2) 用于外国语的音译。如:安琪儿;安拉;安第斯山

    (3) 姓

    代词

    (1) 谁;何;什么

    安忠?忠王。安信?信赏。安敢?敢去不善。——《孙膑兵法·纂卒》

    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左传·僖公十四年》

    吾谷为难,安始而可?——《国语·晋语》

    (2) 哪里,何处

    沛公安在?——《汉书·高帝纪》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即“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史记·魏公子列传》

    英文翻译

    peaceful, tranquil, quiet

    方言集汇

    ◎ 粤语:ngon1 on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on1 [海陆丰腔] on1 [梅县腔] on1 [陆丰腔] on1 [客语拼音字汇] on1 [宝安腔] on1 [客英字典] on1 [台湾四县腔] on1 [东莞腔] on1
    ◎ 潮州话:ang1(ang 旧时:an) uan1(ua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五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烏寒平聲開口一等ʔɑnqan/an
    duì [dui]
    部首: 212
    笔画: 4
    五笔: BW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NLO
    四角: 782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义:从高处掉下来。是“坠”的本字)

    (2) 坠落

    队,从高陨也。俗字作坠。——《说文》

    殷亩而驰不队。——《考工记·轮人》

    退人若将队诸渊。——《礼记·檀弓下》

    公(齐襄公)惧,队于车。——《左传·庄公八年》

    陈入城,板队而杀人。——《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3) 失

    俾队其师。——《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敬不队命。——《国语·晋语》

    (2) 队列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史记·项羽本纪》

    车按行,骑就队。——司马相如《子虚赋》

    (3) 又如:排队;纵队;横队

    (4) 军队或集体的编制单位

    分为二队。——《左传·文公十六年》

    以成一队。——《左传·襄公六年》。注:“百人为队。”

    襄子疏队而击之。——《淮南子·齐俗》

    (5) 注:“二百人为一队。”

    曲队怪重。——《汉书·杨雄传》

    (6) 又如:连队;舰队;球队;生产队;军队,部队;队主(一队之主。即队长。六朝时一队军队多由将帅带领)

    量词

    成群成列的人或物 。如:一小队士兵;一队巨鳌

    英文翻译

    team, group; army unit

    方言集汇

    ◎ 粤语:deoi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