俚語

lǐ yǔ [ li yu]
繁体 俚语

词语释义

俚语 lǐyǔ

(1) 粗俗的口语。常带有方言性

slang; slang expression

词语解释

词语简介

[slang; slang expression] 粗俗的口语。常带有方言性

引用解释

方言俗语;民间浅近的话语。 唐 刘禹锡 《插田歌》:“但闻怨响音,不辨俚语词。”《新五代史·死节传·王彦章》:“ 彦章 武人,不知书,常为俚语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宋 陈善 《扪虱新话·彭乘批答之谬》:“又有 杨安国 者为侍讲,讲《论语》至‘一簞食,一瓢饮’,乃操俚语曰:‘官家, 颜回 甚穷,但有一箩粟米饭,一葫芦浆水。’” 清 王应奎 《柳南随笔》卷三:“按以水浸物曰涨膀,涨膀盖 吴 俗俚语也。”

俚語的国语词典

民间粗俗的语言。《新五代史.卷三二.死节传.王彦章传》:「彦章武人不知书,常为俚语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也作「里语」、「俚言」。

俚語的网络释义

俚语

  • 俚语(lǐyǔ),是指民间非正式、较口语的语句,是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通俗易懂顺口的具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地域性强,较生活化。俚语是一种非正式的语言,通常用在非正式的场合。有时俚语用以表达新鲜事物,或对旧事物赋以新的说法。
  • 《新五代史·卷三十二·死节传·王彦章传》中记载,“彦章武人不知书,常为俚语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俚语亦作里语、俚言。外语中俚语:slang; slang expression 指的是粗俗的口语,常带有方言性。
  • 俚語的翻译

    英语: slang
    德语: Umgangssprache;Jargon,Slang(S,Sprachw)
    法语: argotfrançais

    汉字详情

    [li]
    部首: 221
    笔画: 9
    五笔: WJFG
    五行:
    仓颉: OWG
    四角: 26215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人,里声。本义:聊赖)

    (2) 同本义,赖以生活或依靠的事物

    俚,聊也。——《说文》。按,聊者,赖也。

    夫婢妾贱人,感概而自杀,非能勇也,其画无俚之至耳。——《汉书·李布栾布田叔传》

    (3)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之一 。东汉至隋唐屡见于史籍,常与僚并称,主要分布在今广东西南沿海及广西东南等地。少数移入桂西

    形容词

    (1) 民间 。如:俚歌(民间的通俗歌谣);俚谚(民间流传通俗而富有意义的民间谚语);俚言(方言俗语);俚妇(民间妇女);俚谚(民间谚语)

    (2) 粗俗

    非鄙俚之言所能具。——左思《魏都赋》

    (3) 又如:俚室(贫贱之家);俚人(粗俗之人);俚率(粗俗直率);俚浅(粗俗浅陋)

    (4) ∶他

    俚是金大少格朋友呀。—— 清· 蘧园《负曝闲谈》

    (5) 又如:俚乃(他);俚哚(他们)

    英文翻译

    rustic, vulgar, unpolished; mean

    方言集汇

    ◎ 粤语:lei5
    ◎ 客家话:[梅县腔] li3 [台湾四县腔] li3 | li1 [客英字典] li3 [宝安腔] li1 li3 [客语拼音字汇] li1 [海陆丰腔] li3 | li1
    ◎ 潮州话:罗衣2(李)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六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良士上聲開口三等lix/liiolĭə
    yǔ,yù [yu]
    部首: 713
    笔画: 14
    五笔: YGKG
    仓颉: YRMMR
    四角: 01661

    英文翻译

    language, words; saying, expression

    方言集汇

    ◎ 粤语:jyu5 jyu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i1 ngi3 [东莞腔] ngi1 [沙头角腔] gni1 [客英字典] ngi1 ngi3 [台湾四县腔] ngi1 ngi3 [梅县腔] ni1 ngi1 [陆丰腔] gni1 [宝安腔] ngi1 [客语拼音字汇] ng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八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魚巨上聲開口三等ngiox/ngivvŋĭ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