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族

é luó sī zú [e luo si zu]
繁体 俄羅斯族
注音 ㄜˊ ㄌㄨㄛˊ ㄙ ㄗㄨˊ

词语释义

①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新疆。②俄罗斯联邦的人数最多的民族。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1)我国少数民族之一。2,935人(1982年)。主要分布在新疆。有本民族语言文字。多信东正教。(2)苏联的人数最多的民族。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俄罗斯族中大部分人信仰东正教。
2、这个被选来进行世界上规模最宏大改造的小城衰败已久,居民主要是俄罗斯族的贫苦农民。
3、在这次袭击事件前,这座城市甚至已经处于危险的边缘。俄罗斯族民族主义者在十二月中旬,就猛烈痛击了在动乱地区的移民。
4、当天,俄罗斯士兵和紧急情况部从格罗兹尼撤离了大约200人,其中大部分是俄罗斯族。
5、约占人口总数70%的吉尔吉斯族是这个国家的多数民族,最大的少数民族是乌兹别克族,另外还有俄罗斯族和其他的一些少数民族。
6、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以俄罗斯族居民为主,苏联解体以后该地区拒绝和格鲁吉亚融为一体。
7、许多拉脱维亚人,其中包括一些东布罗夫斯基总理的党议员,担心它会颠覆拉脱维亚语作为国家语言的角色并增加俄罗斯族的影响。
8、在这里,你可以体验到俄罗斯族的文化风俗,也可以欣赏到具有少数民族风情的舞蹈音乐表演。
9、黑龙江以汉族为主,其他的少数民族有满族、朝鲜族、蒙古族、回族、达哈尔族、鲜卑族、鄂伦春族、赫哲族和俄罗斯族。
10、“拉脱维亚族”和“俄罗斯族”的政党之间的鸿沟大致符合该国的民族分裂情况。
11、俄罗斯族男女成人身体围度发育水平与乌孜别克族接近。
12、鄂伦春、鄂温克、赫哲与俄罗斯族是东北、内蒙古地区人口较少的民族。
13、结论:俄罗斯族男性上、下肢近端部与远端部围度发育较匀称。
14、俄罗斯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之一。
15、目前,恩和屯俄罗斯族服饰呈现轻便型和时尚型发展趋势。
16、最后,从生物形态的演化、文化形态的演化和规模形态的演化三个方面来分析室韦地区俄罗斯族的族体形态演化过程。
17、俄罗斯族体质特征与乌孜别克族较接近,其体格健壮程度相对接近俄罗斯北部地区人群。
18、新中国成立后,民族间的融合加强,俄罗斯族受“文革”迫害,是第二时期饮食习惯形成的原因。
19、目的:探讨俄罗斯族成人身体围度特征。
20、俄罗斯族作为一个特殊的外来移民群体,是兼具汉俄双重文化背景的边缘族群。
21、恩和屯俄罗斯族是内蒙古额尔古纳地区俄罗斯民族比较集中的地区。
22、戈巴契夫之所以下台,导源于他严重低估了苏联内部国族主义崛起的力量,尤其是俄罗斯的国族主义。
23、俄罗斯文化是东干族客居的中亚地区的主流文化,俄罗斯文化对东干文学的影响具体表现在文学语言、文学题材、现实主义风格三个层面。
24、在实行了70多年共产主义后,涅涅茨族现在面临着俄罗斯冻原上资本主义热潮的挑战。
25、本月早些时候,柯尔克孜族与乌兹别克族在吉尔吉斯斯坦南部城市奥什爆发军事冲突,临时政府请求俄罗斯出兵干预,克里姆林宫方面回绝了。

俄罗斯族的国语词典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散居于新疆伊犁、塔城、阿勒泰、乌鲁木齐等地及内蒙古东北部。人口约一万三千。语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东部语支,使用俄文。十八世纪后,陆续由俄国迁入。信仰东正教。从事修理、运输、商业、手工业,以及农牧、养蜂等。

俄罗斯族的网络释义

俄罗斯族

  • 俄罗斯族,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民族之一,语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东斯拉夫语支。中国境内俄罗斯族使用俄文,一般兼通俄、汉、维吾尔、哈萨克等多种语言,在社会上,俄罗斯族讲汉语,使用汉文,在家庭内,在与本民族交往时讲俄语,使用俄文。
  • 中国的俄罗斯族是古代俄罗斯移民的后裔,经过百年的同化,其外貌、长相、风俗和习惯等,已与俄罗斯的俄罗斯人完全不同。而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
  • 俄罗斯族散居在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北京等地,主要集中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黑龙江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呼伦贝尔市下辖额尔古纳市等地,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境内俄罗斯族总人口数为15393人。
  • 俄罗斯族造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称俄罗斯族。
    嘎丽娅的母亲菲涅一头栗色头发,淡褐色眼睛,是俄罗斯族。
    恩和屯俄罗斯族是内蒙古额尔古纳地区俄罗斯民族比较集中的地区。
    在这次袭击事件前,这座城市甚至已经处于危险的边缘。俄罗斯族民族主义者在十二月中旬,就猛烈痛击了在动乱地区的移民。
    黑龙江以汉族为主,其他的少数民族有满族、朝鲜族、蒙古族、回族、达哈尔族、鲜卑族、鄂伦春族、赫哲族和俄罗斯族。
    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俄罗斯族人口密集,却抵抗格鲁吉亚的同化。
    俄罗斯族勤劳朴实,性情豪放,慷慨好客,能歌善舞。
    沿途很多农家乐,或者蒙古族的手抓肉、奶酪、奶豆腐、炖羊肉、火锅、熏肉、烤饼、油炸饼,俄罗斯族的面包、饼干、奶制品等等。
    俄罗斯族中大部分人信仰东正教。
    这个被选来进行世界上规模最宏大改造的小城衰败已久,居民主要是俄罗斯族的贫苦农民。
    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以俄罗斯族居民为主,苏联解体以后该地区拒绝和格鲁吉亚融为一体。
    在这里,你可以体验到俄罗斯族的文化风俗,也可以欣赏到具有少数民族风情的舞蹈音乐表演。
    俄罗斯族男女成人身体围度发育水平与乌孜别克族接近。
    鄂伦春、鄂温克、赫哲与俄罗斯族是东北、内蒙古地区人口较少的民族。
    结论:俄罗斯族男性上、下肢近端部与远端部围度发育较匀称。
    俄罗斯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之一。
    目前,恩和屯俄罗斯族服饰呈现轻便型和时尚型发展趋势。
    最后,从生物形态的演化、文化形态的演化和规模形态的演化三个方面来分析室韦地区俄罗斯族的族体形态演化过程。
    俄罗斯族体质特征与乌孜别克族较接近,其体格健壮程度相对接近俄罗斯北部地区人群。
    目的:探讨俄罗斯族成人身体围度特征。

    汉字详情

    é [e]
    部首: 221
    笔画: 9
    五笔: WTRT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OHQI
    四角: 2325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人,我声。本义:倾斜)

    (2) 同本义

    俄,行顷也。——《说文》

    侧弁之俄。——《诗·小雅·宾之初筵》

    俄轩冕。——扬雄《羽猎赋》。注:“卬也。”

    于时曜灵俄景。——张衡《归田赋》

    (3) 又如:俄景(偏西的阳光)

    (4) 通“峨”。高耸 。如:俄俄(庄严的样子)

    副词

    (1) 短暂的时间,一会儿

    俄而可以为其有矣。——《公羊传·桓公二年》

    俄见小虫跃起。——《聊斋志异·促织》

    俄,百千人大呼。——《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老人俄死,田宅没官。——《笑林》

    (2) 又如:俄顷时(不一会儿);俄且(即将,马上);俄延(拖延,迟延);俄瞬(短暂的时间,转瞬间);俄刻(顷刻,不长的时间);俄忽(一会儿,极短的时间)

    名词

    (1) 俄罗斯;俄罗斯人

    (2) 俄语 。如:俄汉词典

    英文翻译

    sudden(ly), soon; Russian

    方言集汇

    ◎ 粤语:ngo4 ngo5
    ◎ 客家话:[梅县腔] ngo2 [海陆丰腔] ngo2 [客英字典] ngo2 [东莞腔] ngo2 [客语拼音字汇] ngo2 [宝安腔] ngo2 [台湾四县腔] ngo2 [陆丰腔] ngo3
    ◎ 潮州话:ngo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七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五何平聲開口一等ngaŋɑ
    luó [luo]
    部首: 520
    笔画: 8
    五笔: LQ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WLNI
    四角: 6020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网中有隹,表示以网捕鸟的意思。小篆增加了“糸”( ),表示结网所用的材料。本义:用绳线结成的捕鸟网)

    (2) 同本义

    罗,以丝罟鸟也。——《说文》

    有兔爰爰,雉离于罗。——《诗·王风·兔爰》

    以天下为这罗,则雀不失矣。——《韩非子·难三》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曹植《野田黄雀行》

    (3) 又如:罗尉(捕鸟的网);罗落(截捕禽兽的用具);罗弋(捕鸟的工具)

    (4) 轻软的丝织品

    遍身罗绮。——宋· 张俞《蚕妇》

    湿罗幕。——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红罗复斗帐。——《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 又

    晚成单罗纱。

    (6) 又如:罗绮(罗与绮皆为丝织品,这里指衣着高贵华丽的人);罗衾(绸被);罗衫(古人夏季时所穿的丝织衣衫;质料柔软轻爽);罗巾(丝制手巾);罗帕(丝织方巾);罗衣(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罗纨(泛指精美的丝织品);罗带(丝织的衣带)

    (7) 一种细密的筛子 。如:罗床(筛面用的一种器具);绢罗,铜丝罗

    (8) 罗马尼亚的简称

    (9) 姓

    动词

    (1) 用网捕捉

    鸳鸯于飞,毕之罗之。——《诗·小雅·鸳鸯》

    (2) 又如:罗雀(设网来捕雀,比喻门庭冷落);罗毕(用网捕鸟);罗雀掘鼠(粮尽而张网捕雀、挖洞捉鼠以充饥)

    (3) 排列;广布

    族布而罗生。——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桃李罗堂前。——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4) 又如:罗落(罗列部署 );罗落境界(分布驻扎于边境);罗天结角(布下天罗地网)

    (5) 收罗;招集,收集

    万物毕罗,莫足以归。——《庄子·天下》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司马迁《报任安书》

    (6) 又如:罗斋(指聚集等待他人雇请的工匠、僧道);罗弋(网罗);罗取(搜罗求取);罗捕(搜索捕捉);罗搜(到处搜索)

    (7) 包罗 。如:罗括(包括,包罗);罗居(周围的邻居)

    (8) 约束,防范 。如:罗守(环绕守护);罗峙(环绕屹立);罗禁(包围禁闭);罗骑(巡行的骑卫)

    (9) 阻止;遮拦 。如:罗伞(仪仗行列中的伞盖);罗闉(古时军营周围的宵禁设施)

    (10) 经过筛具或滤网、有网眼的织物筛下来 。如:罗面;罗和(对磨面工人的称呼)

    量词

    英文gross的省音译。十二打为一罗

    英文翻译

    net for catching birds; gauze

    方言集汇

    ◎ 粤语:lo4
    ◎ 潮州话:lo5

    宋本广韵

    [si]
    部首: 417
    笔画: 12
    五笔: ADWR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TCHML
    四角: 42821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斤,其声。其所以盛木柿。斤,斧子。本义:劈;砍)

    (2) 同本义

    斯,析也。——《说文》

    墓门有棘,斧以斯之。——《诗·陈风·墓门》

    有斯明享。——《书·酒诰》。郑注:“析也。”

    厮(斯)舆之卒。——《汉书·严助传》。注:“析薪者也。”

    (3) 扯裂

    斯,裂也。——《广雅》。王念孙疏证:“今俗语犹呼手裂为斯。”

    (4) 分开

    斯而析之,精至于无伦,大至于不可围。——《庄子》

    (5) 距离;离开

    华胥氏之国…不知斯 齐国几千万里。——《列子·黄帝》

    代词

    (1) “斯”假借为“此”,这,这个

    斯,此也。——《尔雅·释诂》

    斯言之玷。——《诗·大雅·抑》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馋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而毅宗之语公主,亦曰:“若何为生我家?”痛哉斯言。—— 清· 黄宗羲《原君》

    (2) 又如:斯世(此世,今世);斯人(此人);生于斯,长于斯

    则。就 ——表示承接上文,得出结论

    人之性,心有忧丧则悲,悲则哀,哀斯愤,愤斯怒,怒斯动,动则手足不静。——《淮南子》

    形容词

    (1) 通“厮”。古时干粗杂活的奴隶或仆役。引申为卑贱

    旅琐琐,斯其所取灾。——《易·旅》

    乡官部吏,职斯禄薄。——《后汉书·左雄传》上疏

    (2) 又如:斯役(厮役。指干杂事的劳役);斯养(即厮养。奴仆)

    (3) 白色

    有兔斯首,炮之燔之。——《诗·小雅·瓠叶》

    助词

    (1) 表示结构,相当于“之”、“的”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诗·小雅·斯干》

    (2) 用在倒装宾语和动词之间,以确指行为的对象,相当于“是”

    笃公刘,于京斯依。——《诗·大雅·公刘》

    (3) 用在形容词之后,相当于“然”

    王赫斯怒,爰整其旅。——《诗·大雅》

    英文翻译

    this, thus, such; to lop off; emphatic particle

    方言集汇

    ◎ 粤语:si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ii1 [客英字典] sii1 [宝安腔] su1 [客语拼音字汇] si1 [陆丰腔] sii1 [梅县腔] se1 [东莞腔] su1 [海陆丰腔] si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息移支A開平聲開口三等支Asĭesie
    [zu]
    部首: 409
    笔画: 11
    五笔: YTT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SOOK
    四角: 0828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本义:箭头)

    (2) 同本义

    族,矢锋也。束之族族也。——《说文》。

    (3) 家族,氏族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书·尧典》。陆德明释文:“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凡九族。”

    (4) 又如:大族(人口多、分支繁的家族);族氏(宗族姓氏);族正(清时聚族而居的地方;挑选族中地位名望最高的人主持和裁决本族事务,名为“族正”)

    (5) 姓氏,表明家族、宗族系统的称号

    亡秦族矣。—— 汉· 贾谊《过秦论》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收:聚,团结)——宋· 王安石《伤仲永》

    繁衍之族。——清· 洪亮吉《治平篇》

    (6) 又如:族地(一姓一族的土地);族姓(同姓的亲族;家族姓氏;世族大姓)

    (7) 民族 。如:汉族;回族;维吾尔族

    (8) 古代百家为一族

    四闾为族,使之相葬。——《周礼》。郑玄注:“闾,二十五家;族,百家。”

    (9) 又如:族长

    (10) 品类,种类

    士大夫之族。——唐· 韩愈《师说》

    莫不族布。——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11) 动植物分类学中相当于亚群或子群,或在此之下,但经常次于亚科的单位;亦指不按分类学的自然群 。如:猫族;玫瑰族

    (12) 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

    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庄子·养生主》

    动词

    (1) 灭族。把 家族成员全部处死

    族秦者, 秦也,非天下也。—— 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又如:族诛(族灭。一人犯罪,整个家族、亲属被诛灭)

    (3) 丛聚

    云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庄子》

    (4) 又如:族生(丛生);族居(群居;聚居);族云(凝聚的云气)

    形容词

    (1) 众多

    行久之物,族必起于少——《韩非子·喻老》

    (2) 又如:族庖(众庖。指一般的厨师)

    英文翻译

    a family clan, ethnic group, tribe

    方言集汇

    ◎ 粤语:zuk6
    ◎ 客家话:[东莞腔] cuk8 [陆丰腔] cuk8 [梅县腔] cuk8 [宝安腔] cuk8 [客英字典] cuk8 [台湾四县腔] cuk8 [客语拼音字汇] cug6 [海陆丰腔] cuk8 [沙头角腔] cuk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昨木屋一入聲開口一等dzʰukzuk/dz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