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杵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谓急促地捣衣。杵,捣衣用的棒槌。
宋 徐铉 《赋得捣衣》诗:“拂砧知露滴,促杵恐霜飞。”
引证解释
⒈ 谓急促地捣衣。杵,捣衣用的棒槌。
引宋徐铉《赋得捣衣》诗:“拂砧知露滴,促杵恐霜飞。”
促杵的网络释义
促杵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人,足声。本义:紧迫。又指急促,赶快)
(2) 同本义
促,速也。——《广韵》
促,速也。——《汉书·高帝纪》注
长来觉日月益促。——唐· 柳宗元《与萧俛书》
(3) 又如:促柱(急切的絃音);促装(急忙整治行装);促速(急速);促病(急病)
(4) 小,狭窄 。如:促中(心胸褊狭,气量狭窄);促狭(气量狭窄,性情急躁);促鳞(小鱼)
(5) 短。时间、距离拉得不长的
可命促而意长。——晋· 陆机《吊魏武帝文》
(6) 又如:促节(乐曲快板短促);促死(立刻死去);促生(短促的生命);促促(短短的)
动词
(1) 使加快,催
公屡促之,必如约。——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2) 又如:月色促归人
(3) 靠近,靠拢
合樽促席。——晋· 左思《蜀都赋》
(4) 又如:促席(坐席很挨近);促眉(蹙眉,皱眉);促边(紧靠边沿)
(5) 缩减 。如:促寿(短命);促轸(调整弦纽)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cuk7 [海陆丰腔] cuk7 [客英字典] cuk7 [东莞腔] cuk7 [客语拼音字汇] cug5 [宝安腔] cuk7 [台湾四县腔] cuk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促 | 七玉 | 清 | 燭 | 入聲 | 沃 | 開口三等 | 通 | 鍾 | sĭwok | chyuk/civk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午声。本义:舂米的棒槌)
(2) 同本义
杵,舂杵也。——《说文》
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易·系辞》传
(3) 又如:杵臼交(不嫌贫贱的交情);杵臼(杵与臼);杵头(杵)
(4) 捶衣用的短木棒 。如:杵砧(捣衣的槌棒与垫石);杵声(棒槌捣衣的声音)
(5) 筑墙、筑堤时,用来填实泥土的棒槌
筑谓之杵。——《广雅》
杵以梧。——《礼记·杂记》
(6) 又如:杵声(筑城填土的杵槌声);杵木(筑土的木槌)
(7) 古代的一种棒形兵器。形如杵
动词
(1) 捣,砸
傲童不讴歌,舂筑者不相杵。——《新书》
(2) 用长形的东西戳 。如:用指头杵他一下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chu3 [海陆丰腔] chu3 [客英字典] chu3 [台湾四县腔] cu3 [客语拼音字汇] cu1 cu3 [宝安腔] cu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杵 | 昌與 | 昌 | 魚 | 上聲 | 語 | 開口三等 | 遇 | 魚 | tɕʰĭo | chjox/tcv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