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宜货

pián yi huò [pian yi huo]
繁体 便宜貨
注音 ㄆ一ㄢˊ 一ˊ ㄏㄨㄛˋ

词语释义

便宜货 piányihuò

(1) 价钱较便宜或费力较少获得的某件东西

bargin

(2) 价钱低的商品,特指廉价烟

twofer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bargin]∶价钱较便宜或费力较少获得的某件东西 [twofer]∶价钱低的商品,特指廉价烟 词语概况拼音pián yí huò 英译cheapie;bargain.意义1.价钱较便宜或费力较少获得的某件东西。 2.价钱低的商品,特指廉价烟。 3.指由于某种原因(一般是生活问题)急于出嫁的女人。 4.在中关村,便宜货尤其指假货,买电子产品时,行家总会这样形容假货用法、例句便宜无好货,好货不便宜。

便宜货的国语词典

品质不高,价格不贵的货品。

如:「买便宜货,如果不耐用,反而浪费。」

便宜货的网络释义

便宜货

  • 便宜货,读音pián yí huò,汉语词汇。解释为价钱较便宜或费力较少获得的某件东西。
  • 便宜货造句

    不要买这种来路不明的便宜货,万一买到了赃物被罚,那才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濠畔街是洋货庄,西来初地的为内销货,西门口的是便宜货”,道出了广式家具百年前的产业化雏形。
    圣诞节前,我们通常有优惠酬宾活动。那时你买东西,可真能买到便宜货。
    来点便宜货就好了,贵的我用不起!一个铜子儿一支的樟木箭我想足够了,给我来五十支。
    网上购物许多网上商店提供更大的便宜货,某些货物,免邮费。
    把那些便宜货还放在货架上吧,他们更适合去清洗马厩而不维持口腔卫生。
    杨辰可是知道,猎兽人的包裹中绝对没有便宜货,每件东西拿到商会中买了,都能换取大量的霸泉币。
    尽管新兴消费类股票中剩下的显而易见的“便宜货”已寥寥无几,但我们相信,相关行业仍存在大把的机会。
    还有的犯罪嫌疑人通过广加群,散发有便宜货的信息发送木马,只要中了木马,你不管在网上买任何东西,都会被后台“截获”。
    她在集市上收罗到许多便宜货。
    他为抢买便宜货,结果贪小失大,买回一堆不堪使用的东西。
    网上收购名贵物品,收着便宜货却犯了罪。
    他们卖激光唱片之类的东西,都是便宜货。
    便宜货,渔民们每天的蟹卖掉了,掉下的蟹螯卖不掉,我拿香烟和他们一根换一把,明天让大牛去抓,他的爪子比我们小贝要大一倍!
    青春的动荡大于爱情的辉煌。宝贝,记住这个世界上永远没有所谓的便宜货和等价交换。
    大概的意思是只有那些才是真正意义上完整的车,这些便宜货是压缩版的,不差钱还是应该上我们的大车。
    电商老板都精得很,引入第三方商家卖“便宜货”,给平台攒气,同时又因为不是电商平台自己经营,就算被发现也能撇开关系,纯属互相利用。
    可别以为来光顾旧货摊生意的都是些老人家,这些便宜货,也是许多年轻人的最爱。
    维维安那可以保证你买个便宜货。

    汉字详情

    biàn,pián [bian,pian]
    部首: 221
    笔画: 9
    五笔: WGJQ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OMLK
    四角: 21246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便利,方便

    便,安也。人有不便更之。从人,从更,会意。——《说文》

    故自谓便人。——《礼记·表记》。释文:“谓便习也。”

    或谓救之便。——《战国策·秦策》。注:“利也。”

    恣所便只。——《楚辞·大招》。注:“犹安也。”

    (2) 又如:简便(简单方便);便郵(顺便替人传送书信的人);便中(方便的时候);便宜施行(不及请示,自行斟酌情势以处理。也作“便宜行事”,“便宜从事”)

    (3) 灵便;轻捷

    以枪上刺刀相搏击,而便捷猛鸷终弗逮。——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4) 又如:便環(轻丽的样子);便辞(巧辩的言辞);便嬖(口才辩巧,善于逢迎而为人主所亲信的人)

    (5) 不费事,简便 。如:便饭;便函;便易(简便;方便容易)

    (6) 近便 。如:便路(近便之路)

    (7) 吉利 。如:便时(吉利的时日)

    动词

    (1) 有利于;有益于

    以便事也。——《吕氏春秋·忠廉》

    便国不必法古。——《商君书·更法》

    (2) 又如:便地(有利的地形地势);便家(富翁);便会(有利时机);便风(顺风)

    (3) 熟习

    布便弓马。——《三国志·吕布传》

    名词

    (1) 尿、屎

    郎有醉小便殿上。——《汉书·张安世传》

    (2) 又如:大便(屎);小便;粪便

    (3) 有利的机会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汉· 贾谊《过秦论》

    (4) 又如:悉听尊便;未得其便

    副词

    (1) 即;就

    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即从巴峡穿 巫峡,便下 襄阳向 洛阳。—— 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 又如:敌人还来不及逃跑,我们便抓住了他们;举手便打;提脚便踢;我去年便参加了体操队;有了油,发动机便能开动

    (1) 纵使;即使

    休道司马懿、 张郃,便是 曹睿亲来,有何惧哉!——《三国演义》

    (2) 又如:他便来,又如何?便是(即是,就是)

    (3) 另见 pián

    英文翻译

    convenience, ease; expedient

    方言集汇

    ◎ 粤语:bin6 pin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pien5 pien2 [梅县腔] pien2 pien5 [宝安腔] pen3 | pen2 [陆丰腔] pian5 pian6 pian3 [客英字典] pien5 [海陆丰腔] pien6 pien2 pien1 [客语拼音字汇] pian2 pian4 [东莞腔] pen5 pen2 [台湾四县腔] pien5 pien2 pien1 [梅县腔] pie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便房連仙A開平聲開口三等仙Abʰĭɛnbjen/bien
    [yi]
    部首: 322
    笔画: 8
    五笔: PEG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JBM
    四角: 3010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门之下一之上。甲骨文字形。象屋里俎上有肉的形状。本义:合适;适宜) 同本义

    宜,所安也。——《说文》

    宜,事也。——《尔雅》

    宜得其所也。——《苍颉篇》

    君子宜之。——《诗·小雅·裳裳者华》

    宜其室家。——《诗·周南·桃夭》

    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宜矣,是适宜的了,是应该的了。)——《吕氏春秋·察今》

    (2) 又如:宜子(女子富有生育能力);宜民(使民众安辑);宜时(适时);宜春(适宜于春天)

    名词

    (1) 煮熟可吃的肉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诗·郑风》

    (2) 祭名。祭祀土地之神

    起大事,动大众,必先有事乎社而后出,谓之宜。——《尔雅》

    (3) 适宜的事

    (4) 丰收 。如:宜年(指丰收之年)

    (5) 通“仪”。法度,标准

    宜鉴于殷,骏命不易。——《诗·大雅·文王》

    万物之生各得其宜也。——《诗·小雅·由仪序》

    (6) 通“谊”( )。合理的道理、行为

    将施于宜。——《国语·晋语四》

    案主当宜,行其正理。——《管子·明法》。俞樾云:“宜乃谊之省。”

    宜无嫌于往初。——张衡《东京赋》

    (1) 应当(多用于否定式)

    不宜有所过。(“宜”,应该;“过”拜访。)——《史记·魏公子列传》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有司:职有专司,就是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刑:罚。)——诸葛亮《出师表》

    宜乎众人矣。(当然人很多了。宜:应当,这里和“乎”字连用,有“当然”的意思。乎:用在形容词、动词、副词的后面,表示事物或动作的状态,同“然”。众矣:人很多了。)——宋· 周敦颐《爱莲说》

    国亦宜矣。——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宜蠲(应该减免);事不宜迟;不宜操之过急;宜速归;宜然(应该这样);宜当(情理上必须如此)

    副词

    (1) 当然

    宜君王之欲杀女而立职也。——《左传》

    (2) 大概

    今阴阳不调,宜更历之过也。——《汉书》

    英文翻译

    suitable, right, fitting, proper

    方言集汇

    ◎ 粤语:ji4
    ◎ 客家话:[梅县腔] ni2 [台湾四县腔] ni2 ngi2 [客语拼音字汇] ni2 [陆丰腔] gni3 [客英字典] ni2 [东莞腔] ji2 [沙头角腔] gni2 [宝安腔] ngi2 [海陆丰腔] ni2 ng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魚羈支B開平聲開口三等支Bngie/ngyeŋĭe
    huò [huo]
    部首: 401
    笔画: 8
    五笔: WXMU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OPBO
    四角: 248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贝,化声。本义:财物)

    (2) 财物,金钱珠玉布帛的总称

    货,财也。——《说文》

    二曰货。——《书·洪范》。郑注:“掌金帛之官。”

    商贾阜通货贿。——《周礼·太宰》。注:“金玉曰货,布帛曰贿。”

    司货。——《礼记·曲礼》

    多货则伤于德。——《仪礼·聘礼》。注:“货,天地所化生谓玉也。”

    假货居贿。——《国语·晋语》

    患货之不足。

    而货财寡。——《韩非子·五蠹》

    贪于财货。——《史记·项羽本纪》

    治行则货积。——《商君书·立本》

    居为奇货。——《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货儿(货郎);货易(即贸易);货财(财物);货贿(金玉布帛,即财物)

    (4) 钱币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易·系辞下》

    先是汉川悉以绢为货。——《宋书·刘秀之传》

    (5) 又如:货布(古代钱币名。王莽时所铸。又泛指货币);货贝(古代用贝壳作的货币);货法(货币流通的法令);货泉(王莽时货币名。亦指货币的通称)

    (6) 货物,具有经济用途或者能满足经济上的某种需要的东西 。如:百货;送货上门;上等货;货真价实;货全部合格;发货;到货;卸货;装货;货包(货物包裹)

    (7) 对人的贬称(多为詈语或玩笑语) 。如:蠢货;宝货;货头(货色,东西。多用于对人蔑称)

    动词

    (1) 买进,卖出

    所货西洋珠。——明· 崔铣《洹词·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2) 又如:货卖(出售);货卜(卖卜;卖卦);货畚(售畚箕);货与(卖给;效力);货产(典卖财产)

    (3) 贿赂

    曹伯之竖侯鑐货筮史。——《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4) 又如:货贿(以财物贿赂官吏);货求(谓受贿);货赂(贿赂);货遗(贿赂)

    (5) 购买 。如:货取(买进);货买(购买,采购);货籴(买进谷物)

    英文翻译

    goods, commodities, products

    方言集汇

    ◎ 粤语:fo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