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蠹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损害或夺占他人、他方的利益。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明道二年》:“听通商则恐私贩肆行,侵蠹县官。” 清 姚鼐 《夏县知县新城鲁君墓志铭》:“君自持既廉,又减其役之得已者,而重禁侵蠹,民大便之。”
引证解释
⒈ 损害或夺占他人、他方的利益。
引《续资治通鉴·宋仁宗明道二年》:“听通商则恐私贩肆行,侵蠹县官。”
清姚鼐《夏县知县新城鲁君墓志铭》:“君自持既廉,又减其役之得已者,而重禁侵蠹,民大便之。”
侵蠹的网络释义
侵蠹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从人,手(又)拿扫帚,一步一步地扫地。本义:渐进)
(2) 同本义
侵,渐进也。——《说文》
侵淫谿谷。——宋玉《风赋》
侵淫促节。——司马相如《上林赋》。注:“渐进之貌。”
(3) 又如:侵润(逐渐发展);侵寻(渐进);侵淫(渐进的样子);侵寻(范围逐渐扩大)
(4) 侵犯:进攻
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左传·庄公二十九年》
袭侵之事。——《国语·晋语》。注:“无钟鼓曰侵。”
觕者曰侵,精者曰伐。——《公羊传·庄公十年》
苞人民、殴牛马曰侵。——《谷梁传·隐公五年》
项子牛三侵 鲁地。——《墨子·鲁问》
韩魏相与争侵地。——《庄子·让王》
侵之愈急。——宋· 苏洵《权书·六国论》
自海入侵。——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5) 又如:入侵(敌军侵入国境);侵官暴国(侵犯他人职守,欺侮当今国君);侵傍(侵谤。侵犯);侵陵(侵犯欺凌);侵克(侵占克扣);侵匿(侵占吞没);侵田(侵占的田地);侵斥(侵占);侵用(非法占用公物或他人之物);侵并(侵占兼并);侵耗(侵吞克扣);侵匿(侵吞,侵没);侵抄(侵害掠夺);侵苦(侵害受苦);侵冒(侵害,侵犯)
(6) 侵蚀
加以风雨稍侵,渐致亏坠。——李百药《北齐书》
(7) 侵凌
侵,凌也。——《广雅》
六伐既侵。——《书·大传三》
无相侵渎。——《国语·楚语下》
义不侵为然诺者也。——《汉书·除馀传》
(8) 如:侵轧(侵凌排挤,倾轧);侵虐(侵凌残害);侵冤(侵凌,使之受冤枉);侵慢(欺凌轻慢)
(9) 临近,到
隔夜相期侵早发。——方千《采莲》
(10) 又如:侵晚(入夜);侵明(天刚亮);侵晓(拂晓);侵早(凌晨)
(11) 通“寝。止息
下情上而道止,谓之寝。——《管子·明法》
副词
逐渐
侵寻于泰山矣。——《史记·孝武纪》。晋灼曰:“遂往之意也。 小颜曰:“渐染之义。”
形容词
通“寝”。容貌丑陋
蚡为人貌侵。——《汉书·田蚡传》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im1 [东莞腔] cim1 [梅县腔] cim1 cim5 [台湾四县腔] cim1 [海陆丰腔] cim1 [宝安腔] cim1 [客语拼音字汇] qim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侵 | 七林 | 清 | 侵A | 平聲 | 侵 | 開口三等 | 深 | 侵A | tsʰĭĕm | chim/cim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本义:蛀虫)
(2) 同本义
蠹,木中虫。——《说文》
掌蠹物。——《周礼·翦氏》。注:“穿食人器物者,蠹鱼亦是也。”
树郁则为蠹。——《吕氏春秋·达郁》。注:“蠹蝎木中之虫也。”
(3) 又如:蠹役(欺压百姓的吏役);蠹怪(蠹虫的精怪);蠹薮(蛀虫聚集的地方);蠹贼(蠹,蠹虫;贼,蟊贼);蠹蝎(水中的蠹虫);木蠹;蠹字(蠹虫所蚀如字的痕迹);蠹物(本指穿蚀衣服的蠹虫。引申泛指为害之物)
(4) 引申以喻侵蚀或消耗国家财富的人或事
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蠹民(指害人的人或事物);蠹政(害民的政令);蠹言(害人的言辞);蠹役书办(腐败,刁钻的吏役书办)
动词
(1) 蛀蚀
是勤可以远淫辟地,户枢不蠹,流水不腐。——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补遗》
(2) 又如:蠹木(蛀坏的梁木);蠹心(蛀蚀内部);蠹书(蠹册。被虫蛀坏的书);蠹国(侵蚀、危害国家);蠹朽(木材被蠹腐烂)
(3) 损害 。如:蠹民(害民);蠹耗(损害;败坏);蠹政(败坏朝政;害国虐民的统治);蠹俗(败坏风化);蠹刻(侵耗刻削);蠹劳(病害劳累);蠹伤(损害);蠹敝(侵蚀破坏)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u5 zhu5 [宝安腔] du5 [台湾四县腔] du5 zu5 [梅县腔] du5 [客语拼音字汇] du4 tu4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妒 | 當故 | 端 | 模 | 去聲 | 遇 | 開口一等 | 遇 | 模 | tu | toh/tu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