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规

lì guī [ li gui]
繁体 例規
注音 ㄌ一ˋ ㄍㄨㄟ

词语释义

惯例;常规。

法规条例。

词语解释

  1. 惯例;常规。

    沙汀 《淘金记》十八:“他把所有的例规公事委托给 白酱丹 ,而 白三老爷 又转而推给他的下手。”

  2. 法规条例。

引证解释

⒈ 惯例;常规。

沙汀《淘金记》十八:“他把所有的例规公事委托给白酱丹,而白三老爷又转而推给他的下手。”

⒉ 法规条例。

例规的国语词典

由惯例而成立的规则。

如:「新进会员,必须先自我介绍,这是本会的例规。」

例规的网络释义

例规

  • 例规是汉语词语,解释为沿袭下来一贯实行的规矩。
  • 例规造句

    学生在学校规定年限修业期满,达到毕业要求,由合作本科院校颁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例规定的,授予学士学位证书。
    另外,矿院真凡老前辈的强力出手,扭转乾坤,让矿院的战功卓越显赫,矿院弟子也表现不俗,所以,紫东庄破例规定,矿院所有弟子均可以进入圣地修炼。
    如果本许可证在工程项目建造或营办期间被取消或交回,则在继续进行工程项目之前,必须先根据条例规定取得另一份环境许可证。
    对情况复杂,依照本条例规定适用拘留处罚的,讯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
    康熙的比例规增加平分、正弦等不同的计算。
    但凡有点智商者,在如今网络信息四通八达、网络炒作无孔不入、民间仇官仇富思绪波涛起伏、条例规章三令五申的前提下,是不会行所无忌、肆无忌惮的。
    修订后的条例规定消费税实行从价定率、从量定额,或者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复合计税的办法计算应纳税额。
    因此,它们通常是在单独的工件中被捕获,或者是作为用例规格的附加物。
    无固定收入的,养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规定。例规造句。
    展览中,人们可以看到康熙用过的“对数表”“圆规”“角尺”“比例规”等模仿欧洲所制作的科学仪器,以及法国揣摩中国青花瓷器所生产的锡陶釉器物。
    先例规则使司法承认的权利在个案中具有拘束力。
    但法律上的另行条例规定,家庭帮佣被排除在此项权利之外。
    今年颁布的交通例规得到了广大驾驶员的认可。
    按照劳动保险条例规定的给予职工处理其直系亲属丧事的假期。
    对于具有本条例规定的学术水平者,授予相应的学位。
    盒内装有比例规、半圆仪、分厘尺、假数尺、两脚规、鸭嘴笔等。
    此项规定形成例规,今后晋级、加薪、评功、进入特战、侦察部队都必须文化知识达标。
    每所院校都是独立的法定组织,受所属法例规管,并设有本身的管治组织,在法律范围内可自行处理内部事务。
    不成文的例规照样具有约束力。
    如果本许可证在工程项目营办期间被取消或交回,则在继续进行工程项目之前,必须先根据条例规定取得另一份环境许可证。

    汉字详情

    [li]
    部首: 221
    笔画: 8
    五笔: WGQ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OMNN
    四角: 222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人,列声。本义:比照) 同本义

    例,比也。——《说文》。按,礼记服问:上附下附,列也。公别比例之义。古只作列,此字后出。

    举此以例其余。——元· 刘壎《隐居通议·欧阳公》

    (2) 又如:溯古例今;以此例比

    名词

    (1) 类;列

    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2) 又如:不在此例;例及(连类而及);例侪(按类分列)

    (3) 可以作依据的事物;例子

    两贤同时,便是未有前例。——《南齐书·陆慧晓传》

    (4) 又如:援例行事;例贡(边境官员及土司每年依例献纳的贡物;清代又指例贡生);例授(循例封赠);病例;实例

    (5) 规定;规则;条例

    故例。——清· 方苞《狱中杂记》

    (6) 又如:开例;禁例;老例(旧规矩;旧习惯)

    英文翻译

    precedent, example; regula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lai6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li4 [宝安腔] li3 [梅县腔] li5 [海陆丰腔] li6 [客英字典] li5 [台湾四县腔] li5 [沙头角腔] li5 [东莞腔] li3 [陆丰腔] li6
    ◎ 潮州话:li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三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力制祭A開去聲開口三等祭Alĭɛilied/liey
    guī [gui]
    部首: 416
    笔画: 8
    五笔: FWMQ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QOBHU
    四角: 578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金文字形,从聿从周,当系以规画之意。本义:画圆的器具,今指圆规)

    (2) 同本义

    规,有法度也。从矢,从见,会意。——《说文》

    规矩方圆之至也。——《孟子》

    规者,正圆之器也。——《诗·沔水》序·笺

    圆曰规,方曰矩。——《楚辞·离骚》

    我有天志,譬若轮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墨子·天志上》

    圆者中规,方者中矩。——《荀子·赋》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荀子·劝学》

    (3) 又如:规绳(规矩绳墨);规旋(如圆规般旋转);规轮(圆规和车轮);规轴(圆规之轴。比喻规度)

    (4) 法度、准则

    必将崇论闳议,创业垂统,为万世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难蜀父老》

    (5) 又如:规绳(规矩绳墨。比喻法度);规简(规矩法度);规检(规矩法度;循规矩,守法度);规度(规则法度)

    (6) 模范;典范,风仪

    生为百夫雄,死为壮士规。——三国魏· 王粲《咏史》

    素德清规足传于汗简矣。——《晋传书王承传论》

    (7) 又如:规仿(以为模范而加以仿效)

    (8) 成例;标准;法则

    夫萧规 曹随。—— 扬雄《解嘲》

    释规而任巧,释法而任智,惑乱之道也。——《韩非子·饰邪》

    (9) 又如:规节(规矩,节操);规礼(清代官吏向下属索取的现金和礼品);规银(当时上海通行的计算银两。每两块银约合银元一元四角左右);规容(规范);规表(规范表率)

    (10) 文体名 。如:五规(唐代文体名。即《出规》、《处规》、《戏规》、《心规》和《时规》)

    动词

    (1) 画圆

    其母梦神规其臀以墨。——《国语·周语下》

    曲眉规只。——《楚辞·大招》

    (2) 又如:规圆(用圆规校之使其圆)

    (3) 划分土地而占有

    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规方千里,以为甸服。——《国语·周语中》

    规方千里:划定王都周围千里的地方。甸服:畿内之地,作为直接收取谷物的地方。

    (4) 又如:规田(周时田地分等的名称。用以蓄水的土地,合九人所分到的称为一规。农耕的土地,合九人所 配得耕种的称为一井。四规相当一井);规表(划分明白)

    (5) 劝告,建议,尤指温和地力劝

    夫可规以利而可谏以言者,皆愚陋恒民之谓耳。——《庄子·盗跖》

    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清· 刘开《问说》

    (6) 又如:规利(以利益来劝诱);规饬(劝诫);规过(规正过失);规谈(劝勉);规箴(规戒劝告);规镜(规鉴。规箴与鉴戒)

    (7) 计划;打算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8) 又如:规事(计划事情);规谋(规划计谋);规虑(规划;谋虑);规算(规划打算)

    (9) 谋求;谋划

    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 操军必矣。——《资治通鉴》

    (10) 又如:规求(谋求;贪求);规脱(设法逃脱);规图(谋求);规画(筹划;谋划)

    (11) 效法,摹拟 。如:规抚(仿效;依循);规仿(摹拟仿效);规法(规摹效法)

    (12) 揣摩 。如:规虑(揣摹测度);规磨(臆测,揣摩。引申有失误、差错的意思)

    (13) 通“窥”。窥察

    不能死之,千人环规。——《商君书·境内》

    (14) 又如:规情(窥探军情或情报)

    形容词

    (1) 圆形

    冥冥皓容,规规皓质。——唐· 蒋防《姮娥奔月赋》

    (2) 又如:规天(圆形的天空);规空(圆形的天空);规规(圆的样子。多形容日月);规车(指车轮);规天矩地(象征圆的天和方的地)

    (3) 浅陋、拘泥的样子

    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清· 黄宗羲《原君》

    英文翻译

    rules, regulations, customs, law

    方言集汇

    ◎ 粤语:kwai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