侈侈不休

chǐ chǐ bù xiū [ chi chi bu xiu]
注音 ㄔˇ ㄔˇ ㄅㄨˋ ㄒ一ㄡ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说话没完没了;唠叨。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沙汀《闯关》:“左嘉很快就把问题拉在自己身上去了,侈侈不休的辩解起来,直到好一阵才把话头牵开。”

成语用法

侈侈不休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说话。

引证解释

⒈ 说话没完没了;唠叨。

沙汀《涓埃集·闯关一》:“左嘉很快就把问题拉在自己身上去了,侈侈不休的辩解起来,直到好一阵才把话头牵开。”
《人民文学》1977年第12期:“我这样侈侈不休地谈我对鲁迅小说的一些体会,并不是要求大家把他的作品当作框框,如法炮制。”

侈侈不休的网络释义

侈侈不休

  • 侈侈不休是一个成语,读音是chǐ chǐ bù xiū,意思是说话没完没了。
  • 汉字详情

    chǐ [chi]
    部首: 221
    笔画: 8
    五笔: WQQY
    五行:
    仓颉: ONIN
    四角: 272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人,多声。本义:自高自大,盛气凌人)

    (2) 同本义

    侈,掩胁也。——《说文》。段注:“掩者,掩盖其上;胁者,胁制其旁。凡自多以陵人曰侈。此侈之本义也。”

    侈兮哆兮。——《诗·小雅·巷伯》

    (3) 又如:侈慢(自大傲慢);侈满(骄纵);侈然(骄纵貌;自大貌);侈傲(骄纵);侈邪(言行放肆)

    (4) 奢侈,追求过分的享受

    侈,一曰奢也。——《说文》

    于臣侈矣。——《左传·昭公三年》

    四方之国有侈离之德则必灭。——《荀子·王霸》

    多费谓之侈。——《韩非子·解老》

    以侈自败者多矣。——司马光《训俭示康》

    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汉· 贾谊《论积贮疏》

    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后汉书·张衡传》

    (5) 又如:侈服(华丽的衣服);侈饰(奢华的服饰)

    (6) 过分;过度

    专淫逸侈靡,不顾国政。——《战国策·楚策》

    关市之征侈之。——《管子·大匡》。注:“谓过常也。”

    (7) 又如:侈欲(过分的欲望);侈务(过度的徭役);侈言(夸大不实的言辞);侈论(夸大不实的言论)

    动词

    (1) 夸大,吹牛

    莽为人侈口。——《汉书·王莽传》

    侈言无验,虽丽非经。——左思《三都赋序》

    (2) 又如:侈言(夸大其辞);侈口(夸口)

    (3) 放纵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孟子·梁惠王上》

    (4) 又如:侈伪(放纵僭为);侈意(放纵之心)

    (5) 扩大

    侈苑囿之大。——《淮南子·本经训》

    妇人以众多为侈也。——《公羊传·成公十年》

    以广侈吴王之心。——《国语·吴语》

    伯父秉德已侈大哉!——《国语·吴语》

    有节有侈。——《吕氏春秋·古乐》

    英文翻译

    luxurious, extravagant

    方言集汇

    ◎ 粤语:ci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hi1 chi3 [客语拼音字汇] ci3 [梅县腔] chii3 chi3 [台湾四县腔] ci3 ci1 [海陆丰腔] chi3 chi1 [宝安腔] c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尺氏支A開上聲開口三等支Achjex/tceetɕʰĭe
    chǐ [chi]
    部首: 221
    笔画: 8
    五笔: WQQY
    五行:
    仓颉: ONIN
    四角: 272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人,多声。本义:自高自大,盛气凌人)

    (2) 同本义

    侈,掩胁也。——《说文》。段注:“掩者,掩盖其上;胁者,胁制其旁。凡自多以陵人曰侈。此侈之本义也。”

    侈兮哆兮。——《诗·小雅·巷伯》

    (3) 又如:侈慢(自大傲慢);侈满(骄纵);侈然(骄纵貌;自大貌);侈傲(骄纵);侈邪(言行放肆)

    (4) 奢侈,追求过分的享受

    侈,一曰奢也。——《说文》

    于臣侈矣。——《左传·昭公三年》

    四方之国有侈离之德则必灭。——《荀子·王霸》

    多费谓之侈。——《韩非子·解老》

    以侈自败者多矣。——司马光《训俭示康》

    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汉· 贾谊《论积贮疏》

    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后汉书·张衡传》

    (5) 又如:侈服(华丽的衣服);侈饰(奢华的服饰)

    (6) 过分;过度

    专淫逸侈靡,不顾国政。——《战国策·楚策》

    关市之征侈之。——《管子·大匡》。注:“谓过常也。”

    (7) 又如:侈欲(过分的欲望);侈务(过度的徭役);侈言(夸大不实的言辞);侈论(夸大不实的言论)

    动词

    (1) 夸大,吹牛

    莽为人侈口。——《汉书·王莽传》

    侈言无验,虽丽非经。——左思《三都赋序》

    (2) 又如:侈言(夸大其辞);侈口(夸口)

    (3) 放纵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孟子·梁惠王上》

    (4) 又如:侈伪(放纵僭为);侈意(放纵之心)

    (5) 扩大

    侈苑囿之大。——《淮南子·本经训》

    妇人以众多为侈也。——《公羊传·成公十年》

    以广侈吴王之心。——《国语·吴语》

    伯父秉德已侈大哉!——《国语·吴语》

    有节有侈。——《吕氏春秋·古乐》

    英文翻译

    luxurious, extravagant

    方言集汇

    ◎ 粤语:ci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hi1 chi3 [客语拼音字汇] ci3 [梅县腔] chii3 chi3 [台湾四县腔] ci3 ci1 [海陆丰腔] chi3 chi1 [宝安腔] c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尺氏支A開上聲開口三等支Achjex/tceetɕʰĭe
    [bu]
    部首: 105
    笔画: 4
    五笔: GII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MF
    四角: 10900

    详细解释

    副词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

    后遂不复至。——明·魏禧《大铁椎传》

    (3) 又如: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朴。意指社会风气衰落、败坏);不勾(不消;不够;不到);不才(没有才能。自称的谦词;不成才);不才之事(不好的事情)(4)两者中既非这个也非那个 。如:不男不女;不明不白;不知不觉

    (5) 无须前面的先决条件而出现后面的行为和状态 。如:不问而知;不寒而栗;不翼而飞

    (6) 作为虚词,表示缺乏或忽视某种行动 。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7) 用在叠用的相同的词之间,前面常加“什么”,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 。如:道理不道理,他一点都不往心里去

    (8)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不以累臣衅鼓。——《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9) 又如:不客气,不客气;不谢,不谢

    (10) 用在动词后,表示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的 。如:我呆不下去了;吃不了;办不到

    (11) 单用,表示否定对方的话或提问 。如:他知道吧?不,他不知道;别提那件事。不,我要提

    (12) 用在句末,构成问句 。如:不知小何在家不?;奶奶说的对不?

    古词

    同“否”(fǒu)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唐·韩愈《师说》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助词

    (1) 用来加强语气。如:好不吓人;不几(岂不是)(2) 用来调整音节

    徒御不惊,大庖不盈。——《诗·小雅》。毛传:“不惊,惊也;不盈,盈也。”

    形容词

    (1) 通“丕”()。大

    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诗·周颂·清庙》

    不有而丑天地,非天子之事也。——《管子·侈靡》

    道其本,至也。至不至无。——《管子·心术》

    (2) 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英文翻译

    no, not; un-; negative prefix

    方言集汇

    ◎ 粤语:bat1 fau2
    ◎ 客家话:[宝安腔] but7 [梅县腔] but7 [东莞腔] but7 [客英字典] but7 [陆丰腔] but7 [沙头角腔] but7 [台湾四县腔] but7 [海陆丰腔] but7 [客语拼音字汇] bud5
    ◎ 潮州话:bug4 (puk 旧时:put) houn2(hóu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甫鳩平聲開口三等pĭəupiu/piou
    xiū [xiu]
    部首: 221
    笔画: 6
    五笔: WSY
    五行: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D
    四角: 2429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人,从木。人依傍大树休息。本义:休息)

    (2) 同本义

    休,息止也。——《说文》

    休,息也。——《尔雅》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诗·周南·汉广》

    休,象人息木阴。——《五经文字》

    诚上休陛下余光。——《汉书·王莽传》。注:“庇荫也。”

    汔可小休。——《诗·大雅·民劳》

    毋休于都。——《礼记·月令》

    止宫休舍。——《史记·高帝纪》

    未休关西卒。——唐· 杜甫《兵车行》

    景公猎,休,坐地而食。——《晏子春秋·内篇谏下》

    故且养兵休卒,蓄锐待敌。——岳飞《五岳祠盟记》

    休于树——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命士少休。——《资治通鉴·唐纪》

    将士更休。——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劝以少休。

    既暮,休于旅舍。——《聊斋志异》

    (3) 又如:休日(休息的日子,假日);休舍(休息);休士(使士卒休息);休坐(坐下休息)

    (4) 停止、中止或结束

    妇无公事,休其蚕织。——《诗·大雅·瞻卬》

    先生休矣。——《战国策·齐策四》

    日夜无休时。——《史记·货殖列传》

    吾生之行修。——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我有一条苦计,若救他不得,我和你都休。——《水浒传》

    若争数合无高下,太子心中不肯休。——《西游记》

    (5) 又如:休粮(停止饮食);休罢(罢休;停止);休驾(使马车停歇);休务(停止公务);休已(停止);休囚(死);休偢(不理睬);休息(平息;止息)

    (6) 辞去

    屡疏乞休。——清· 张廷玉《明史》

    (7) 又如:退休(职工因年老或因公残废而离开工作岗位);休退(官吏辞职赋闲);休居(辞官家居);休官(辞官);休归(退休)

    (8) 离弃,解除自己的婚姻

    你休了媳妇儿,兄弟,你如今可往那里去?——《元曲选·佚名·渔樵记剧》

    (9) 又如:休离(休弃;离弃);休妻;休书;休亲(离弃妻子)

    (10) 休假

    臣属吏张宛长休百日。——《后汉书》

    (11) 又如:休沐(例假);休下(官吏休假);公休(星期日、纪念日等集体的休假);轮休;休告(官员呈请休假);休暇(休假)

    形容词

    (1) 美好,美善

    顺天休命。——《易·大有》。郑注:“美也。”

    亦孔之休。——《诗·豳风·斧》

    休徵。——《书·洪范》

    休徵叙美行之验。——《后汉书·班固传》注

    累仕所至,必获休声。——柳宗元《与邕州李域中函论陆卓启》

    (2) 又如:休声(美好的名声);休咎(善恶);休明(美好清明);休名(美名);休明(美善而光明);休光(盛美光耀)

    (3) 吉庆

    无不受休。——《国语·楚语》。注:“庆也。”

    休祲降于天。——《战国策·魏策》

    休矣!美矣!惠泽远扬。——《三国演义》

    (4) 又如:休咎(吉凶);休应(吉兆);休证(吉祥的证验);休符(吉祥的征兆);休福(吉庆)

    (5) 喜悦的,欢乐的

    为晋休戚。——《国语·周语》。注:“喜也。”

    既见君子,我心则休。——《诗·小雅·菁菁者莪》

    (6) 又如:休戚(欣悦与忧患)

    (7) 悠闲;安闲 。如:休休有容(安闲自得);休休(安闲的样子);休逸(安闲超逸)盛大、壮大的

    休有烈光。——《诗·周颂·载见》

    (8) 又如:休烈(盛大的事业)

    副词

    (1) 勿;不要;别

    玄德急止之曰:“休惊百姓!”——《三国演义》

    (2) 又如:休得(不得,不要)

    语气

    (1) 哎呀,唉,呜呼 ——用以表示惋惜、关切或不耐烦等感叹。如:休!休!够了!

    (2) 语气助词。罢;了

    武松笑道:“却才去肚里发一发,我们去休。”——《水浒传》

    我儿可收拾早睡休,明日须半夜起来打点。——《清平山堂话本》

    名词

    (1) 树荫

    依松柏之余休。——《汉书·外戚传》

    (2) 福禄

    以礼承天之休。——《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英文翻译

    rest, stop; retire; do not!

    方言集汇

    ◎ 粤语:jau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hieu1 [台湾四县腔] hiu1 [海陆丰腔] hiu1 [宝安腔] hiu1 [梅县腔] hiu1 [陆丰腔] hiu1 [客英字典] hiu1 [东莞腔] hiu1 [客语拼音字汇] hi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許尤平聲開口三等xĭəuhiu/xi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