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佛所住的堂殿。
《毗奈耶杂事》卷二六“即以右足踏其香殿” 唐 义浄 注:“西方名佛所住堂为健陀俱知。健陀是香,俱知是室。此是香室、香臺、香殿之义。不可亲触尊颜,故但唤其所住之殿,即如此方玉阶、陛下之类。然名为佛堂、佛殿者,斯乃不顺西方之意也。”
指供奉佛像的堂殿、堂屋。
清 陈维崧 《江城子·鲍让侯载酒泛舟小泊城南诸寺纪所见》词:“驀遇娇红澹粉佛堂边。恰似湿云倚一朵,扶不定,竹栏前。” 张天翼 《儿女们》二:“走过佛堂的时候他瞟了那边一眼,瞥见五姨太太在敲着木鱼念经。”
引证解释
⒈ 佛所住的堂殿。
引《毗奈耶杂事》卷二六“即以右足踏其香殿” 唐义浄注:“西方名佛所住堂为健陀俱知。健陀是香,俱知是室。此是香室、香臺、香殿之义。不可亲触尊颜,故但唤其所住之殿,即如此方玉阶、陛下之类。然名为佛堂、佛殿者,斯乃不顺西方之意也。”
⒉ 指供奉佛像的堂殿、堂屋。
引清陈维崧《江城子·鲍让侯载酒泛舟小泊城南诸寺纪所见》词:“驀遇娇红澹粉佛堂边。恰似湿云倚一朵,扶不定,竹栏前。”
张天翼《儿女们》二:“走过佛堂的时候他瞟了那边一眼,瞥见五姨太太在敲着木鱼念经。”
佛堂的国语词典
供奉佛像以供诵经膜拜的厅堂。
佛堂的网络释义
佛堂
佛堂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fó
名词
(1) 梵文 Buddha音译“佛陀”的简称 。意译为“觉者”、“知者”、“觉”。觉有三义:自觉、觉他(使众生觉悟)、觉行圆满,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据称,凡夫缺此三项,声闻、缘觉缺后二项,菩萨缺最后一项,只有佛才三项俱全。小乘讲的“佛”,一般是用作对释迦牟尼的尊称。大乘除指释迦牟尼外, 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宣称三世十方,到处有佛
西方有神,名曰佛。——《后汉书·西域传》
(2) 又如:佛天(佛;西天;美好的地方);佛化(佛的教化);佛光(佛所带来的光明);佛会(佛菩萨众圣会聚的地方);佛图(佛塔);佛位(成佛正果之位)
(3) 佛教
攘斥佛老。——韩愈《进学解》
(4) 又如:信佛;佛学(佛教的学问);佛义(佛教的经义);佛典(佛教的典籍)
(5) 佛像
此上手房宇,乃管待老爷们的佛堂、经堂、斋堂。——《西游记》
(6) 又如:铜佛;佛面(佛像面部);佛座(安置佛像的台);佛殿;佛宝(各种佛像)
(7) 比喻慈悲的人
民举手加额,呼余为佛。——宋· 吕祖谦《吕氏家塾记》
(8) 佛经
两个姑子先念了佛偈。——《红楼梦》
(9) 又如:诵佛;念佛;佛偈(佛经中的颂词)
(10) 另见
fú
动词
通“拂”。违背
佛,戾也。或作拂。——《集韵》
(2) ——见“仿佛”(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fut8 [东莞腔] fut8 [客英字典] fut8 [海陆丰腔] fut8 [客语拼音字汇] fud6 [台湾四县腔] fut8 [沙头角腔] fut8 [陆丰腔] fut8 [宝安腔] fut8
◎ 潮州话:hug8(hûk) hug4(huk)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佛 | 符弗 | 並 | 物 | 入聲 | 物 | 合口三等 | 臻 | 文 | bʰĭuət | byot/biut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尚声。“尚”有“高”义。本义:殿堂。高于一般房屋,用于祭献神灵、祈求丰年)
(2) 同本义
堂,殿也。——《说文》。段注:“古曰堂, 汉以后曰殿。古上下皆称堂, 汉上下皆称殿。至 唐以后,人臣无有称殿者矣。”
殿,堂之高大者也。——《说文古本考》
立于西堂。——《书·顾命》
吾见封之若堂者矣。——礼记·檀弓》。注:“堂形四方而高。”
王坐于堂上。——《孟子·梁惠王上》
燕坐于华堂之上。——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观其坐高堂。——明· 刘基《卖柑者言》
华堂旅会。——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3) 又如:堂上(殿堂上);堂下(宫殿、厅堂阶下);堂宇(殿堂的顶棚);堂事(于正厅祭祀祖先之事);堂阶(堂下的台阶);堂阁(殿堂楼阁);堂廉(殿堂的侧边)
(4) 后泛指房屋的正厅
审堂下之阴。——《吕氏春秋·察今》
堂前松柱。——晋· 干宝《搜神记》
崔九堂前几度闻。—— 唐· 杜甫《江南逢季龟年》
堂有炼珍。——清· 周容《芋老人传》
(5) 又如:堂轴(挂在厅堂壁上的字画);高堂(高大的厅堂);堂户(门庭之内);堂筵(堂中坐席);堂坳(堂的低处;泛指低洼之处);堂扁(厅堂上的题额);堂室(厅堂和内室);堂前(正房前面;正厅);堂房(堂和房)
(6) 旧时官府议论政事、审理案件的地方
宾客满堂。——《史记·魏公子列传》
(7) 如:堂参(于公堂上参谒上司);大堂(衙门中审理案件的厅堂);过堂;堂食(堂馔。堂餐。唐时政事堂的公膳);堂案(唐代宰相政事堂的文书档案);堂厨(政事堂的公膳房)
(8) 尊称别人的母亲 。如:令堂;萱堂
(9) 用于商店、厅事、书斋名称 。如:同仁堂;杜甫草堂;春在堂
(10) 也指署事的官吏 。如:堂官(明清时各部主官的称谓);都御史称都堂;尚书称部堂;府州县正印官称正堂
(11) 山上宽阔平坦的地方
外堂即向东之坞。——《徐霞客游记》
(12) 佛堂 。如:堂头(寺院中对方丈的称呼);堂头和尚(僧寺住持)
形容词
(1) 在外表、举止或言语上表现出尊严的 。如:堂堂大丈夫;堂而皇之,堂哉皇哉(形容公然、大模大样或有气派)
(2) 同一祖父但不同父亲的兄弟姊妹关系 。如:堂族(关系较远的同族);堂姊妹
(3) 高显的样子
刊层平堂,设切崖。——《文选·张衡·西京赋》
量词
用于分节的课程或一套物件。如:一堂课;一堂家具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to2 tong2 [台湾四县腔] tong2 [客英字典] tong2 [海陆丰腔] tong2 [客语拼音字汇] tang2 tong2 [宝安腔] tong2 [沙头角腔] tong2 [东莞腔] tong2 [陆丰腔] tong3
◎ 潮州话:dng5/deng5 ,tang5(thâ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唐 | 徒郎 | 定 | 唐開 | 平聲 | 陽 | 開口一等 | 唐 | 宕 | dang | dʰɑ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