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粮

yú liáng [ yu liang]
繁体 餘糧
注音 ㄩˊ ㄌ一ㄤ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余粮 yúliáng

(1) 指吃和用以外剩余下的粮食

grain surplus

词语解释

  1. 指吃和用以外馀下的粮食。

    《商君书·靳令》:“民有餘粮,使民以粟出官爵。官爵必以其力,则农不怠。” 元 王晔 《桃花女》楔子:“耕牛无宿草,仓鼠有餘粮。” 艾芜 《夜归》:“你要是到粮食公司去看看就晓得了,你看好多人送馀粮去卖。”

引证解释

⒈ 指吃和用以外馀下的粮食。

《商君书·靳令》:“民有餘粮,使民以粟出官爵。官爵必以其力,则农不怠。”
元王晔《桃花女》楔子:“耕牛无宿草,仓鼠有餘粮。”
艾芜《夜归》:“你要是到粮食公司去看看就晓得了,你看好多人送馀粮去卖。”

余粮的国语词典

剩余的粮食。

余粮的网络释义

余粮

  • 余粮是汉语词汇,拼音yú liáng,意思是指吃和用以外剩余下的粮食。
  • 余粮造句

    为了救援灾区的孩子,他把储积的余粮全都卖了。
    随着“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中小银行想临时“吃大户”的路子越走越窄。
    家有余粮鸡犬饱,户多书籍子孙贤。
    如今,村里家家户户有余粮,村级道路通畅,温室大棚发展很快,人们搞舍饲圈养的热情高涨。
    家有余粮不着急,灾荒面前不发愁;国有资源国强盛,恐慌焦虑不会有。勤俭节约走坦途,奢侈浪费到尽头。世界勤俭日,愿你未雨绸缪,拒绝浪费,勤俭持家!
    私家粮栈干脆关闭,准备将余粮留下自家度日。
    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是基础,粮食收…
    木香、禹余粮、石膏、防风、常山、栀子、海藻、甘松等。
    治国有分,御军有法,积功兴业,事得其机,入无余力,出有余粮,知蜀本弱而危。
    其三各家虽不富裕,但户有余粮,其四是民风淳朴,没有好凶斗狠,无理无法之徒。
    在当前产区油厂库存不足面临无料加工、市场上陈豆余粮较少而国储胀库的情况下,市场也在期盼国储豆的抛售。
    拉倒吧,前段时间被丰岛那孙子折腾一番,我们虎踞岭的余粮也不多!
    我们刚够自己吃的,没有余粮,我们不交农业税了,但生活也没变得好多少。
    我们走进一家茶馆,屋里蛛网密布,泥地上有粪污,墙角垛着一袋袋粮食,说明这店主有不少余粮过年。
    如今,在李志业的带领下,甘沟滩村户户有余粮,村级道路通畅,白色的塑料大棚点缀山乡,人们搞舍饲圈养的热情高涨。
    每家农民都贮藏着许多余粮。
    今天除夕夜,吃饺也吃鱼。吃吃水饺交好运,吃得鱼来多余财。愿你余粮吃不尽,余财用不完,余额总增涨,余力使不尽,余乐多多多!除夕快乐!
    还有了余粮,官库岁入增加了十数万斛,真正做到了“官既足而民有余”。
    目前,黄土高原区已涌现出了一大批“沟里坝连坝,山上林草旺,家家有牛羊,户户有余粮”的村庄,极大地促进了农村产业经济的发展。
    ……家家有存款,户户有余粮,全大队社员有存款二万五千多元。

    汉字详情

    [yu]
    部首: 220
    笔画: 7
    五笔: WT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MD
    四角: 809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食,余声。本义:饱足)

    (2) 饱足。足食得饱

    余,饶也。——《说文》

    (3) 剩下;剩余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崔颢《黄鹤楼》

    形容词

    (1) 剩下的,多余的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

    亦无使有余。——《吕氏春秋·辩士》。注:“犹多也。”

    父有余(余)财。——《吴仲山碑》

    今也每食无余(余)。——《诗·秦风·权舆》

    (2) 又如:余夫(指一家五口或八口为率以外多余的人口);余润(利润);余资(剩余的钱);余师(很多余地;的老师)

    (3) 残留的;遗留的

    孤嶂秦碑在,荒城 鲁殿余。—— 唐· 杜甫《登兖州城楼》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余)杯。——唐· 杜甫《客至》

    (4) 又如:余蔌(剩余的菜肴);余庆(祖先留下的福泽。即因前辈的善行而使子孙得到某些好处);余水(剩余的水);余芳(残花;死后遗留的美名);余杯(杯中残余的酒);余珍(前代遗留的遗物)

    (5) 次要的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余事且加餐。——辛弃疾《鹧鸪天》

    (6) 又如:余光(落日残余的光辉);余春(晚春,残余的春光)

    (7) 不尽,无穷

    一弹再三唱,慷慨有余哀。——《古诗十九首》

    (8) 又如:余哀(不尽的哀思);余思(不尽的怀思);余音袅袅(歌声的余音回荡缭绕);余霞成绮(用以称赞文章时含有无穷的意味)

    (9) 其余,其他,以外

    大儿孔文举,小儿 杨德祖,余(余)子碌碌,莫足数也。——《后汉书·祢衡传》

    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10) 又如:余子(其他的人);余事(另外的事,其他的事);余业(副业);余论(指本论以外的议论)

    (11) 多,表示整数后不定的零数

    一车炭重千余斤。——白居易《卖炭翁》

    有竹一顷余(余),乔木上参天。——唐· 杜甫《杜鹃》

    (12) 又如:六百余米;五十余岁

    名词

    (1) 闲暇

    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庄子·天道》

    (2) 又如:余功(余暇,空闲);余闲(余暇)

    (1) 第一人称代词,我或我的

    余敢贪天子之命,,无下拜?——《左传·僖公九年》

    余弟宗玄。——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余于仆碑。——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此地适与余近。——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2) 又

    余之游将自此始。

    余亟叹其技。——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3) 又

    余闻法人好胜。

    余既为此志。——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4) 又如:余一人(古代天子自称。也写作“予一人”);余小子(古代天子居丧时的自称。也写作“予小子”)

    名词

    (1) 农历四月的别称

    四月为余。——《尔雅》

    (2) 姓

    (3) “余”的简化字 “余”

    英文翻译

    I, my, me; surname; surplus

    方言集汇

    ◎ 粤语:jyu4
    ◎ 客家话:[梅县腔] j2 [东莞腔] ji2 [客英字典] ji2 [宝安腔] ji2 [客语拼音字汇] yi2 [海陆丰腔] ri2 [台湾四县腔] ji2 [陆丰腔] j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九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以諸平聲開口三等ɕĭajo/jv
    liáng [liang]
    部首: 610
    笔画: 13
    五笔: OYVE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FDIAV
    四角: 939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米,量声。本义:旅行用的干粮;行军作战用的军粮)

    (2) 同本义

    糧,谷食也。——《说文》

    (3) 桂馥曰:“谷也者,非古训。糧乃行者之干食。”

    则治其糧与其食。——《周礼·地官·廪人》。注:“行道曰糧,谓糒也。”

    共其资糧屝屦。——《左传·僖公四年》。注:“糧谓米粟,行道之食也。”

    兵精粮多。——《资治通鉴》

    (4) 又

    多载资粮。

    赢粮而景从。——汉· 贾谊《过秦论》

    (5) 又如:粮仗(粮草和兵器);粮台(清代经理部队粮饷军需的机构)

    (6) 引申指谷类;粮食

    在陈绝糧。——《论语·卫灵公》。释文:“糧,郑本作粻。”

    粻,食米也。——《说文新附》

    乃裹糇糧。——《诗·大雅·公刘》。释文:“糧,本亦作粮”。

    韩绝其粮道。——《史记》

    (7) 又如:粮站;漕粮(漕运的粮食);秋粮(秋季收获的粮食);粮房书办(管粮库的小吏)

    (8) 田赋

    戒州县加收耗粮。——《宋史·高宗纪》

    (9) 又如:钱粮(田赋);完粮(交纳钱粮);粮户(缴纳田赋之民户。方言亦指地主)

    英文翻译

    food, grain, provisions

    方言集汇

    ◎ 粤语:loeng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呂章陽開平聲開口三等lianglĭa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