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切

yú qiē [ yu qie]
繁体 餘切
注音 ㄩˊ ㄑ一ㄝ

词语释义

余切 yúqiē

(1) 任意角终边上除顶点外的任一点的横坐标除以该点的非零纵坐标,角的顶点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重合,而该角的始边则与正x轴重合

cotangent

词语解释

  1. 直角三角形任意一锐角的邻边和对边的比,叫做该锐角的馀切。用ctg(角)表示。参见“ 三角函数 ”。

引证解释

⒈ 直角三角形任意一锐角的邻边和对边的比,叫做该锐角的馀切。用ctg(角)表示。参见“三角函数”。

余切的国语词典

数学上的三角函数之一。记号为 cot,即直角三角形中,任一锐角的邻边与对边的比值。

余切的网络释义

余切

  • 在直角三角形中,某锐角的相邻直角边和相对直角边的比,叫做该锐角的余切。余切与正切互为倒数,用“cot+角度”表示。余切函数的图象由一些隔离的分支组成(如图)。余切函数是无界函数,可取一切实数值,也是奇函数和周期函数,其最小正周期是π。
  • 余切造句

    本文研究了李群的余切丛上的辛群胚结构。
    基体内近界面残余切向应力具有抑制裂纹在基体中扩展的趋势。
    通过两者比值形成的正切或余切值计算细分数,从而实现再细分。
    借助集值映射的余切上图导数,给出了集值优化问题取得极小解和严格极小解的充分条件。
    通过新提出的余切关系定理,解决了单站纯方位观测的非线性问题。
    借助目标函数的导数和约束映射的余切导数,给出了值映射的余切上图导数的一个表示。
    我们中的大多数不能分辨正切余切。
    根据所提出的余切关系定理,实现了纯方位观测的直线运动目标跟踪。
    它实际上代表了辙叉角的余切值。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旋转变压器峰值采样正余切轴角编码方案及其工程设计原理。
    借助目标函数的导数、约束映射的余切导数及拉格朗日映射给出了值映射的余切上图导数的两个表示。

    汉字详情

    [yu]
    部首: 220
    笔画: 7
    五笔: WT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MD
    四角: 809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食,余声。本义:饱足)

    (2) 饱足。足食得饱

    余,饶也。——《说文》

    (3) 剩下;剩余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崔颢《黄鹤楼》

    形容词

    (1) 剩下的,多余的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

    亦无使有余。——《吕氏春秋·辩士》。注:“犹多也。”

    父有余(余)财。——《吴仲山碑》

    今也每食无余(余)。——《诗·秦风·权舆》

    (2) 又如:余夫(指一家五口或八口为率以外多余的人口);余润(利润);余资(剩余的钱);余师(很多余地;的老师)

    (3) 残留的;遗留的

    孤嶂秦碑在,荒城 鲁殿余。—— 唐· 杜甫《登兖州城楼》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余)杯。——唐· 杜甫《客至》

    (4) 又如:余蔌(剩余的菜肴);余庆(祖先留下的福泽。即因前辈的善行而使子孙得到某些好处);余水(剩余的水);余芳(残花;死后遗留的美名);余杯(杯中残余的酒);余珍(前代遗留的遗物)

    (5) 次要的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余事且加餐。——辛弃疾《鹧鸪天》

    (6) 又如:余光(落日残余的光辉);余春(晚春,残余的春光)

    (7) 不尽,无穷

    一弹再三唱,慷慨有余哀。——《古诗十九首》

    (8) 又如:余哀(不尽的哀思);余思(不尽的怀思);余音袅袅(歌声的余音回荡缭绕);余霞成绮(用以称赞文章时含有无穷的意味)

    (9) 其余,其他,以外

    大儿孔文举,小儿 杨德祖,余(余)子碌碌,莫足数也。——《后汉书·祢衡传》

    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10) 又如:余子(其他的人);余事(另外的事,其他的事);余业(副业);余论(指本论以外的议论)

    (11) 多,表示整数后不定的零数

    一车炭重千余斤。——白居易《卖炭翁》

    有竹一顷余(余),乔木上参天。——唐· 杜甫《杜鹃》

    (12) 又如:六百余米;五十余岁

    名词

    (1) 闲暇

    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庄子·天道》

    (2) 又如:余功(余暇,空闲);余闲(余暇)

    (1) 第一人称代词,我或我的

    余敢贪天子之命,,无下拜?——《左传·僖公九年》

    余弟宗玄。——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余于仆碑。——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此地适与余近。——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2) 又

    余之游将自此始。

    余亟叹其技。——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3) 又

    余闻法人好胜。

    余既为此志。——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4) 又如:余一人(古代天子自称。也写作“予一人”);余小子(古代天子居丧时的自称。也写作“予小子”)

    名词

    (1) 农历四月的别称

    四月为余。——《尔雅》

    (2) 姓

    (3) “余”的简化字 “余”

    英文翻译

    I, my, me; surname; surplus

    方言集汇

    ◎ 粤语:jyu4
    ◎ 客家话:[梅县腔] j2 [东莞腔] ji2 [客英字典] ji2 [宝安腔] ji2 [客语拼音字汇] yi2 [海陆丰腔] ri2 [台湾四县腔] ji2 [陆丰腔] j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九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以諸平聲開口三等ɕĭajo/jv
    qiē,qiè [qie]
    部首: 207
    笔画: 4
    五笔: AVN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PSH
    四角: 47720

    详细解释

    qiē

    动词

    (1) (形声。从刀,七声。本义:用刀把物品分成若干部分)

    (2) 同本义 。如:切花(从植株上剪下的花枝或枝叶);切心(比喻痛切);切肺(祭祀所用的肺);切象(切,割取。取象以作比喻);切腹(剖腹自杀);切菜;切肉

    (3) 治骨。加工珠宝骨器的工艺名称 。如:切错(治理器物);切玉(割玉);切镂(镂刻;雕刻)

    (4) 切磋。指学行上切磋相正 。如:切切(相互敬重切磋勉励的样子);切正(切磋相正);切直(切磋相正);切摩(切磋相正);切磨(切磋相正);切责(互相切磋责勉);切厉(切磋砥砺)

    (5) 直线、曲线或面等与圆、弧或球相交于一点 。如:切面;切球;切圆

    (6) 另见 qiè

    qiè

    动词

    (1) 摩擦;接触

    切,摩也。——《广雅》

    不待切脉。——《史记·扁鹊仓公传》

    可切循把握。——《淮南子·原道》

    (2) 又如:切齿(咬紧牙齿。形容痛恨);切磨(摩擦;摩搓);切摩(摩擦);切循(抚摩)

    (3) 契合。与…相一致 。如:不切实际;译文不切原意;切正(恰切平正);切用(切合实用);切至(犹切当);切事(切合情事);切病(切中弊病)

    (4) 一定要

    诸位切不可乱动。——《老残游记》

    (5) 又如:切照(依照;按照);切须(必须;切要);切不可骄傲;切勿吸烟;切勿(务必不要);切戒(务须避免);切莫(务必不要);切须(务必)

    (6) 靠近;贴近

    切于身心。——清· 刘开《问说》

    (7) 又如:切倚(相依相偎,十分亲昵);切邻(近邻);切心(贴身);亲切(亲近;密切)

    形容词

    (1) 急切;急迫

    切问而近思。——《论语》。皇疏:“犹急也。”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迨诉频切。——唐· 李朝威《柳毅传》

    其切如是。——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2) 又如:出国心切;激切(言语直而急);心切(心情急迫);切峻(急切严厉);切事(迫切的事);切问(急切问难);切紧(迫切、要紧)

    (3) 深;深切

    切,深也。——《汉书·霍光传》注

    (4) 又如:切恐(深怕);切爱(深深的爱);痛切(悲痛而深切);切究(深究);切怛(深切悲伤);切谢(深切感谢)

    (5) 恳切;率直

    直言世谏。——《汉书·东方朔传》

    (6) 又如:切谓(恳切地说);切劝(诚恳地相劝);热切(热烈恳切);切至(恳切周至)

    (7) 严厉

    故为政以苛为察,以切为明…大败大裂之道也。——《文子·上礼》

    (8) 又如:切责(严厉谴责);切让(严厉责备);切厉(严厉)

    (9) 激烈

    旋以论事过切,为宰臣所非。——韩愈《为裴相公让官表》

    (10) 又如:切论(激切的议论);切愕(谓激切直言)

    (11) 严重 。如:切手(致人死命的招数)

    (12) 另见 qiē

    英文翻译

    cut, mince, slice, carve

    方言集汇

    ◎ 粤语:cai3 cit3
    ◎ 客家话:[梅县腔] ciet7 [客语拼音字汇] qiad5 [客英字典] ciet8 [东莞腔] cet7 [海陆丰腔] ciet7 [宝安腔] cet7 [沙头角腔] ciet7 [台湾四县腔] ciet7 [陆丰腔] tsia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二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七計齊開去聲開口四等tsʰieicheh/c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