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何谓
1. 什么叫做;什么是。
2. 指什么;是什么意思。用于询问(后面常带“也”字)
词语解释
什么叫做;什么是。
《孟子·公孙丑上》:“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宋玉 《高唐赋》:“王曰:‘何谓朝云?’”
为什么。
《淮南子·道应训》:“ 白公 曰:‘然则人固不可与微言乎?’ 孔子 曰:‘何谓不可?’”《汉书·王嘉传》:“丞相岂儿女子邪?何谓咀药而死!”
说什么。用于表示愤慨。
汉 李陵 《答苏武书》:“足下又云:‘ 汉 与功臣不薄。’子为 汉 臣,安得不云尔乎……昔 萧 樊 囚縶, 韩 彭 葅醢, 鼂错 受戮, 周 魏 见辜……何谓不薄哉!”《史记·司马穰苴列传》:“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士卒暴露於境,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悬於君,何谓相送乎!”
指什么;是什么意思。用于询问。
宋 司马光 《官失》:“ 迂叟 曰:‘世之人不以耳视而目食者鲜矣!’闻者骇曰:‘何谓也?’” 清 杭世骏 《质疑·礼记问目》:“人臣外无私交,大夫非君命不越竟,有私事必因公事以行。兹之私行,何谓也?”
干什么。谓,通“ 为 ”。
《太平广记》卷二四五引 隋 侯白 《启颜录·晏婴》:“王谓左右曰:‘ 晏婴 辞辩,吾欲伤之。’坐定,缚一人来。王问:‘何谓者?’左右曰:‘ 齐 人,坐盗。’”
引证解释
⒈ 什么叫做;什么是。
引《孟子·公孙丑上》:“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宋玉《高唐赋》:“王曰:‘何谓朝云?’”
⒉ 为什么。
引《淮南子·道应训》:“白公曰:‘然则人固不可与微言乎?’ 孔子曰:‘何谓不可?’”
《汉书·王嘉传》:“丞相岂儿女子邪?何谓咀药而死!”
⒊ 说什么。用于表示愤慨。
引汉李陵《答苏武书》:“足下又云:‘ 汉与功臣不薄。’子为汉臣,安得不云尔乎……昔萧樊囚縶, 韩彭葅醢, 鼂错受戮, 周魏见辜……何谓不薄哉!”
《史记·司马穰苴列传》:“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士卒暴露於境,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悬於君,何谓相送乎!”
⒋ 指什么;是什么意思。用于询问。
引宋司马光《官失》:“迂叟曰:‘世之人不以耳视而目食者鲜矣!’闻者骇曰:‘何谓也?’”
清杭世骏《质疑·礼记问目》:“人臣外无私交,大夫非君命不越竟,有私事必因公事以行。兹之私行,何谓也?”
⒌ 干什么。谓,通“为”。
引《太平广记》卷二四五引隋侯白《启颜录·晏婴》:“王谓左右曰:‘ 晏婴辞辩,吾欲伤之。’坐定,缚一人来。王问:‘何谓者?’左右曰:‘ 齐人,坐盗。’”
何谓的国语词典
什么是、什么叫做。
如:「此何谓也?」
何谓的网络释义
何谓
近义词
何谓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代词
(1) 什么
何节奄忽,蹄足洒血?——《文选·宋玉·高唐赋》。注:“何,问辞也。”
何调翰之乔桀?——《文选·潘岳·射雉赋》。注:“何,疑问之辞也。”
何以自绘。——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子何恃而往?——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何异断斯织。——《后汉书·列女传》
(2) 又如:何人;何物;有何困难;何干(有什么相干)
(3) 怎么样
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汤问》
如土石何。
问女何所思。——《乐府诗集·木兰诗》
得钱何所营。——唐· 白居易《卖炭翁》
何苦而不平。——《列子·汤问》
何不以锯中。——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何忧令名不彰。——《世说新语·自新》
羌笛何须怨杨柳。——唐· 王之涣《凉州词》诗
(4) 又如:何居(何故);何者(为什么);何意(为什么,何故);何缘(为什么)
(5) 哪里,什么地方
笑问客从何处来。——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何处得秋霜。——唐· 李白《秋浦歌》
(6) 又如:何往;此行何去?;何从(哪里);何止(哪里止,不止)
(7) 谁
何事非君,何使非民。——《孟子·万章下》
不知何氏之女。——《后汉书·列女传》
(8) 哪样,哪点
何有于我哉?(哪一样我能有呢?这是孔子自谦的话。)——《论语》
动词
(1) 问,盘问,诘问
陈列兵而谁何。——《史记·秦皇纪》
(2) 又如:谁何(盘问是谁)
(3) 通“诃(呵)”。谴责;呵斥
何,与诃通。——《正字通》
又下令不何止夜行;使民自便,境内以安。——《新唐书》
良将精弩寄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以定。——《史记·秦始皇本纪》
故其在大谴大何之域者,闻谴何则自冠氂缨。——《汉书·贾谊传》
副词
(1) 岂:怎 。如:何以这样?;几何?
(2) 甚;多么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唐· 李白《古风》
水何澹澹。——曹操《步出夏门行》
语气词
(1) 句中语气词,相当于“啊”
隐隐何甸甸。——《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o2 [陆丰腔] ho3 [沙头角腔] ho2 [台湾四县腔] ho2 [梅县腔] ho2 [客语拼音字汇] ho2 [客英字典] ho2 [宝安腔] ho2 [东莞腔] ho2
◎ 潮州话:ho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何 | 胡歌 | 匣 | 歌 | 平聲 | 歌 | 開口一等 | 果 | 歌 | ɣɑ | gha/ha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胃声。本义:告诉)
(2) 同本义
谓,报也。——《说文》
人以谓霍氏。——《汉书·霍光传》。注:“告语也。”
太后明谓左右。——《战国策·赵策》
谓安陵君曰。——《战国策·魏策》
谓唐雎曰。
谓岛曰。——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3) 说
谓,说也。——《广雅·释诂二》
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楚辞·九章·怀沙》
请往谓项伯,言 沛公不敢背 项王也。——《史记·项羽本纪》
不可谓智。——《墨子·公输》
不可谓仁。
不可谓忠。
不可谓知类。
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诗·小雅》
(4) 评论
子谓 子贱:“君子哉若人!”——《论语》
(5) 称为
谓之文也。——《论语》
谓为三横。——《世说新语·自新》
谓之天门。——清· 姚鼐《登泰山记》
皆谓之天门。
(6) 又如:何谓(什么叫做);称谓
(7) 认为,以为
谓为信然。——《三国志·诸葛亮传》
皆谓已死。——《世说新语·自新》
太守谓谁。——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予谓菊。——宋· 周敦颐《爱莲说》
(8) 意料
不谓严挺之乃有此儿也。——《唐语林》
(9) 援助
故节于身,谓于民。——《晏子春秋》
(10) 通“为(
)”。相当于“是”醉而不出,是谓伐德。——《诗·小雅·宾之初筵》
名词
意义;意思 。如:何谓
通“为”。因为
亦不以众人之观易其情貌,亦不谓众人之不观不易其情貌。——《列子》
啬之谓术也生于道理。——《韩非子·解老》
有一人不得其所,则谓之不乐。——《盐铁论·忧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