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但

hé dàn [ he dan]
注音 ㄏㄜˊ ㄉㄢˋ

词语释义

犹何必。 岂止。

词语解释

  1. 犹何必。

    《汉书·武帝纪》:“单于能战,天子自将待边;不能,亟来臣服。何但亡匿幕北寒苦之地为?”

  2. 岂止。

    《汉书·严助传》:“且 秦 举 咸阳 而弃之,何但 越 也!”《孔子家语·相鲁》:“虽天下可乎,何但 鲁国 而已哉!” 宋 叶适 《湖南运判到任谢表》:“若姑以疲惫临之,则何但卤莽而已,更虞闕败,上累生成。”

引证解释

⒈ 犹何必。

《汉书·武帝纪》:“单于能战,天子自将待边;不能,亟来臣服。何但亡匿幕北寒苦之地为?”

⒉ 岂止。

《汉书·严助传》:“且秦举咸阳而弃之,何但越也!”
《孔子家语·相鲁》:“虽天下可乎,何但鲁国而已哉!”
宋叶适《湖南运判到任谢表》:“若姑以疲惫临之,则何但卤莽而已,更虞闕败,上累生成。”

何但的国语词典

何必。反问语气,表示不只、不必。

何但的网络释义

何但

  • “何但”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hé dàn,指何必,岂止,《汉书·武帝纪》有所记载。
  • 汉字详情

    [he]
    部首: 221
    笔画: 7
    五笔: WSK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MNR
    四角: 21220

    详细解释

    代词

    (1) 什么

    何节奄忽,蹄足洒血?——《文选·宋玉·高唐赋》。注:“何,问辞也。”

    何调翰之乔桀?——《文选·潘岳·射雉赋》。注:“何,疑问之辞也。”

    何以自绘。——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子何恃而往?——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何异断斯织。——《后汉书·列女传》

    (2) 又如:何人;何物;有何困难;何干(有什么相干)

    (3) 怎么样

    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汤问》

    如土石何。

    问女何所思。——《乐府诗集·木兰诗》

    得钱何所营。——唐· 白居易《卖炭翁》

    何苦而不平。——《列子·汤问》

    何不以锯中。——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何忧令名不彰。——《世说新语·自新》

    羌笛何须怨杨柳。——唐· 王之涣《凉州词》诗

    (4) 又如:何居(何故);何者(为什么);何意(为什么,何故);何缘(为什么)

    (5) 哪里,什么地方

    笑问客从何处来。——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何处得秋霜。——唐· 李白《秋浦歌》

    (6) 又如:何往;此行何去?;何从(哪里);何止(哪里止,不止)

    (7) 谁

    何事非君,何使非民。——《孟子·万章下》

    不知何氏之女。——《后汉书·列女传》

    (8) 哪样,哪点

    何有于我哉?(哪一样我能有呢?这是孔子自谦的话。)——《论语》

    动词

    (1) 问,盘问,诘问

    陈列兵而谁何。——《史记·秦皇纪》

    (2) 又如:谁何(盘问是谁)

    (3) 通“诃(呵)”。谴责;呵斥

    何,与诃通。——《正字通》

    又下令不何止夜行;使民自便,境内以安。——《新唐书》

    良将精弩寄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以定。——《史记·秦始皇本纪》

    故其在大谴大何之域者,闻谴何则自冠氂缨。——《汉书·贾谊传》

    副词

    (1) 岂:怎 。如:何以这样?;几何?

    (2) 甚;多么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唐· 李白《古风》

    水何澹澹。——曹操《步出夏门行》

    语气词

    (1) 句中语气词,相当于“啊”

    隐隐何甸甸。——《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英文翻译

    what, why, where, which, how

    方言集汇

    ◎ 粤语:ho4 ho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o2 [陆丰腔] ho3 [沙头角腔] ho2 [台湾四县腔] ho2 [梅县腔] ho2 [客语拼音字汇] ho2 [客英字典] ho2 [宝安腔] ho2 [东莞腔] ho2
    ◎ 潮州话:ho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七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胡歌平聲開口一等ɣɑgha/ha
    dàn [dan]
    部首: 221
    笔画: 7
    五笔: WJGG
    五行:
    仓颉: OAM
    四角: 26210

    详细解释

    副词

    (1) (形声。从人,旦声。①本义:脱去上衣,露出身体的一部分。经传皆以袒为之。②只,仅,不过)

    (2) 表示范围,相当于“只”,“仅”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乐府诗集·木兰诗》

    天下所以贵者,但以闻声。——《史记·李斯传》

    (3) 又如:但已(仅此而已);但凭(任凭;随便);但可(只须)

    (4) 只管,尽管

    此系私室,但坐不妨。——《红楼梦》

    (1) 只是;但是——表示转折

    公干有逸气,但未遒耳。——曹丕《与吴质书》

    (2) 又如:勤锻炼但不要过分

    (3) 只要——表示假设或条件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 王昌龄《出塞二首》

    但出牌呼妾,妾便出来。——《警世通言》

    英文翻译

    only; but, however, yet, still

    方言集汇

    ◎ 粤语:daan6
    ◎ 客家话:[东莞腔] tan3 [沙头角腔] tan3 [海陆丰腔] tan6 (dan5) [梅县腔] tan3 [陆丰腔] dan5 [客英字典] tan5 [台湾四县腔] tan5 (dan5) [客语拼音字汇] tan4 [宝安腔] ta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五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干平聲開口一等dandʰɑ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