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佐料
(1) 烹调用的配料;调味品
词语解释
烹调用的配料;调味品。
孙犁 《白洋淀纪事·村歌上篇》:“小店的历史这样长,祖父孙三代又保持着分量大,佐料足的卖面方针,老主顾就特别多。” 萧乾 《粟子·忧郁者的自白》:“我忧郁,我却永不以忧郁为然。我十分清醒它的毒质。为艺术,这也许还是一剂不很坏的佐料。”
引证解释
⒈ 烹调用的配料;调味品。
引孙犁《白洋淀纪事·村歌上篇》:“小店的历史这样长,祖父孙三代又保持着分量大,佐料足的卖面方针,老主顾就特别多。”
萧乾《粟子·忧郁者的自白》:“我忧郁,我却永不以忧郁为然。我十分清醒它的毒质。为艺术,这也许还是一剂不很坏的佐料。”
佐料的国语词典
调味用的配料。如糖、盐、醋、酱油等。
佐料的网络释义
佐料
佐料的翻译
佐料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本作左。形声。从人,左声。本义:辅助,帮助)
(2) 同本义(古人以“右”为尊,“左”为卑。“佐”常用于下对上、弱对强的帮助。上对下,强对弱时用“佑”)
佐,助也。——《广雅》
故周公旦佐相天子。——《墨子·贵义》
陈胜佐之。——《史记·陈涉世家》
太宰之职,常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周礼·天官》
四岳佐之。——《国语·周语下》
予佐尔贾。——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佐以科学。——蔡元培《图画》
佐读勤苦。——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又如:佐理(助理,帮助处理);佐事(辅助事奉);佐戎(参与军事);佐相(辅助);佐佑(辅助;支持);佐检(辅助);佐州(辅佐州政);佐谋(辅助筹划);佐治(辅佐治理)
(4) 陪同 。又如:佐觞(陪酒助兴);佐享(陪同受祭祀)
(5) 劝
召之,使佐食,比已食,三叹。——《国语·晋语》。韦昭注:“佐,犹劝也。”
(6) 又如:佐觞(劝酒)
名词
(1) 处于辅助地位的官员,僚属
有赵孟以为大夫,有 伯瑕以为佐。——《左传》
(2) 又如:佐杂(地方官署的辅佐官员);佐吏(汉时辅佐地方政事的小官);佐将(太平天国前期对军中带兵官和地方行政名的通称)
(3) 姓
形容词
副,第二位
掌佐车之政。——《周礼·田仆》
郑周父御佐车。——《左传·成公二年》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o3 [海陆丰腔] zo3 [宝安腔] zo3 [梅县腔] zo3 [客语拼音字汇] zo3 [客英字典] zo3 [东莞腔] zo3 [陆丰腔] zo3
◎ 潮州话:zo2(tsó) zo6(tsǒ)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佐 | 則箇 | 精 | 歌 | 去聲 | 箇 | 開口一等 | 歌 | 果 | cah/zah | tsɑ |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斗,从米,表示用斗量米。本义:称量)
(2) 计数;计量;核计
料,量也。从斗,米在其中,会意。——《说文》
宣王料民于 太原。——《国语·晋语》。注:“数也。”
楚师可料也。——《国语·楚语》
夫古者不料民而知其多少。——《国语·周语上》
(3) 又如:料校(计数检核);料民(计点人数);料数(计数);料算(估算)
(4) 估量;揣度;料想
捭之者,料其情也。——《鬼谷子·捭阖》
不复料其虚实。——《资治通鉴》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史记·项羽本纪》
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史记·淮阳侯列传》
(5) 又如:料知(犹估计);料来(估计;料想);料量(估计,测度);料道(估计到,预料);料得(预测到;估计到);料敌(估量、判断敌情);料知(料想到);料然(料想);料莫(想来);料猜(猜测);料世(揣度时势)
(6) 选择,挑选
逊料得精兵八千余人。——《三国志·陆逊传》
(7) 又如:料人(选择人才);料取(选取);料选(挑选;拣选);料择(选择);料拣(选择,拣择)
(8) 安排,料理;管理
料,理也。——《玉篇》
比当料理。——《晋书·王徽之传》
导后料检中书故事。——《晋书·周顗传》
料检太祖巾箱。——《宋书·王僧绰传》
琴童料持下晌午饭。——王实甫《西厢记》
(9) 又如:料持(料理,安排;对付,收拾);料吏(指管理胥吏);料度机宜(料理事务);料实(清点,查实);料检(犹查点;清理);如:料视(照料);料高(看守;登高守望。是一种苦役)
(10) 小看
常言“海水不可斗量”,你休料我。——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
(11) 丢,撂
我何不把银子料在水里,也呼地的响一声?——《醒世恒言》
(12) 敌,对付
问众官:“你怎生料敌?”——《三国志平话》
名词
(1) 隋及唐宋时官吏于俸禄外所津贴的食料、口粮
官优有禄料。——白居易《咏所乐》
(2) 又如:料食(犹俸禄);料钱(唐宋旧制,官吏除俸禄外,有时另给食料或折钱发给,称料钱)
(3) 材料;原料 。如:料子服(指毛料制成的衣服);料壶(料质的壶)
(4) 供人畜食用或为植物提供营养的物品
每月但(只)是纳草纳料的,有些常例钱。——《水浒传》
(5) 又如:马料;饮料;肥料;草料;料袋(盛装牲口草料的口袋);料谷(饲养牲口的谷物);料槽(放置牲口食料的食槽)
(6) 中国旧时一种人造的半透明物,以玛瑙、紫石英等为原料,可以用来仿造珠玉;也可抽成丝 。如:料丝(制作工艺品的一种丝状原料);料货(各种料制器物的总称)
量词
宗,番
一连打了两料,打得宋江皮开肉绽,鲜血迸流。——《水浒传》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liau3 [陆丰腔] liau6 [客语拼音字汇] liau4 [海陆丰腔] liau6 [客英字典] liau5 [沙头角腔] liau5 [东莞腔] liau3 [台湾四县腔] liau5 [宝安腔] liau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聊 | 落蕭 | 來 | 蕭 | 平聲 | 蕭 | 開口四等 | 效 | 蕭 | lieu | le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