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弋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帮助射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卫 人有佐弋者,鸟至,因先以其裷麾之,鸟惊而不射也。”
秦 及 汉 初掌管弋射事务的官职名。
《史记·秦始皇本纪》:“佐弋 竭 。” 裴骃 集解引《汉书·百官表》:“ 秦 时少府有佐弋, 汉武帝 改为佽飞,掌弋射者。”按,今本《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佐”作“左”。
引证解释
⒈ 帮助射鸟。
引《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卫人有佐弋者,鸟至,因先以其裷麾之,鸟惊而不射也。”
⒉ 秦及汉初掌管弋射事务的官职名。按,今本《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佐”作“左”。
引《史记·秦始皇本纪》:“佐弋竭。”
裴骃集解引《汉书·百官表》:“秦时少府有佐弋, 汉武帝改为佽飞,掌弋射者。”
佐弋的网络释义
佐弋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本作左。形声。从人,左声。本义:辅助,帮助)
(2) 同本义(古人以“右”为尊,“左”为卑。“佐”常用于下对上、弱对强的帮助。上对下,强对弱时用“佑”)
佐,助也。——《广雅》
故周公旦佐相天子。——《墨子·贵义》
陈胜佐之。——《史记·陈涉世家》
太宰之职,常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周礼·天官》
四岳佐之。——《国语·周语下》
予佐尔贾。——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佐以科学。——蔡元培《图画》
佐读勤苦。——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又如:佐理(助理,帮助处理);佐事(辅助事奉);佐戎(参与军事);佐相(辅助);佐佑(辅助;支持);佐检(辅助);佐州(辅佐州政);佐谋(辅助筹划);佐治(辅佐治理)
(4) 陪同 。又如:佐觞(陪酒助兴);佐享(陪同受祭祀)
(5) 劝
召之,使佐食,比已食,三叹。——《国语·晋语》。韦昭注:“佐,犹劝也。”
(6) 又如:佐觞(劝酒)
名词
(1) 处于辅助地位的官员,僚属
有赵孟以为大夫,有 伯瑕以为佐。——《左传》
(2) 又如:佐杂(地方官署的辅佐官员);佐吏(汉时辅佐地方政事的小官);佐将(太平天国前期对军中带兵官和地方行政名的通称)
(3) 姓
形容词
副,第二位
掌佐车之政。——《周礼·田仆》
郑周父御佐车。——《左传·成公二年》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o3 [海陆丰腔] zo3 [宝安腔] zo3 [梅县腔] zo3 [客语拼音字汇] zo3 [客英字典] zo3 [东莞腔] zo3 [陆丰腔] zo3
◎ 潮州话:zo2(tsó) zo6(tsǒ)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佐 | 則箇 | 精 | 歌 | 去聲 | 箇 | 開口一等 | 歌 | 果 | cah/zah | tsɑ |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本义:小木桩。今字作“杙”)
(2) 同本义
以钩弋压下枝,令着地。——《齐民要术》
(3) 系有绳子的箭,用来射鸟 。如:弋(系有丝绳的射鸟短矢);弋罗(矢缴和罗网);弋缴(猎取飞鸟的箭)
(4) 指禽鸟
十二月,鸣弋。弋也者,禽也。——《大戴礼记》
(5) 姓氏
美孟弋矣。——《诗·傭风·桑柔》
动词
(1) 射。用带绳子的箭射猎
戈,缴射也。——《玉篇》
弋凫与雁。——《诗·郑风·女曰鸡鸣》。疏:“弋,谓以绳系矢而射之也。”
公弋取彼在穴。——《易·小过卦》。虞注:“弋,矰缴射。”
夫弓弩毕弋机变之知。——《庄子·佉箧》
善弋者下鸟乎百仞之上。——《吕氏春秋·功名》。注:“弋,缴射之也。”
(2) 又如:弋射(射鸟)
(3) 取 。如:弋窃(用不正当的手段占据)
形容词
(1) 黑色
身衣弋绨。——《汉书·文帝纪》
(2) 又如:弋祶(黑色粗厚的丝织物)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it8 [海陆丰腔] rit8 [梅县腔] jit8 [宝安腔] jit8 [客语拼音字汇] yid6 [台湾四县腔] jit8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弋 | 與職 | 以 | 職開 | 入聲 | 職 | 開口三等 | 曾 | 蒸 | jĭək | jik/jo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