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级趣味

dī jí qù wèi [ di ji qu wei]
繁体 低級趣味
注音 ㄉ一 ㄐ一ˊ ㄑㄨˋ ㄨㄟ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指庸俗的思想情趣。

词语解释

  1. 指庸俗的思想情趣。

    鲁迅 《伪自由书·后记》:“ 中国 之君子,叹人心之不古,憎匪人之逆伦,而惟恐人间没有逆伦的故事,偏要用笔铺张扬厉起来,以耸动低级趣味读者的眼目。”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二章:“社会上总有那么一部分人,拿自己的低级趣味,忖度旁人崇高的心情。”

引证解释

⒈ 指庸俗的思想情趣。

鲁迅《伪自由书·后记》:“中国之君子,叹人心之不古,憎匪人之逆伦,而惟恐人间没有逆伦的故事,偏要用笔铺张扬厉起来,以耸动低级趣味读者的眼目。”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二章:“社会上总有那么一部分人,拿自己的低级趣味,忖度旁人崇高的心情。”

低级趣味的国语词典

泛指粗俗无聊的事物。

如:「那些没水准的低级趣味,我们不要也罢!」

低级趣味的网络释义

低级趣味

  • 低级趣味是成语,拼音dī jí qù wèi,用于形容人的品味很庸俗,喜欢做一些无法登上大雅之堂的行径。带有贬义的色彩。所谓低级趣味,应当是从动物进化进程中而言相对初始的、固有的、所有动物共同的那部分。此处丝毫没有在褒贬语言环境中带有鄙视的任何成分。
  • 低级趣味造句

    现在很多电视剧都一味迎合某些观众的低级趣味。
    有些刊物为了赚钱,却忽视了社会效益,不惜去迎合一些人的低级趣味,内容俗不可耐。
    他对这些低级趣味的作品不屑一顾。
    他对这些低级趣味的作品向来不屑一顾。
    我们坚决反对那些迎合低级趣味的作品上市。
    他惟恐人间没有逆伦的故事,偏要用笔铺张扬厉起来,以耸动低级趣味读者的眼目。
    他唯恐人间没有逆伦的故事,偏要用笔铺张扬厉起来,以耸动低级趣味读者的眼目。
    说轻点是低级趣味,说重点是别有用心,应当坚决制止。
    这些低级趣味正从其所好。
    我本人也曾有过这样的低级趣味和庸陋习气。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到光棍节了,提醒单身的好友们要做就做一个高尚的光棍,不招风引蝶;一个纯粹的光棍,不乱送秋波;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光棍,不勾三搭四。听到没光棍兄?
    加突显出我作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健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的崇高品质!我这人办事低调,你知道就行了,不要声张!
    智者,总是享受着自己的生命,享受着自己的闲暇时间;而那些愚不可耐得人总是害怕空闲,害怕空闲带给自己的无聊,所以总是给自己找些低级趣味的游戏,给自己一点暂时的快感。
    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怕自己吃亏的人,才是高尚的、有道德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你可不应该为迎合某些人的低级趣味而写这些乌七八糟的东西。
    幸福是最珍贵的葡萄美酒,但对低级趣味的人来说,就味同嚼蜡了。
    他讲了许多低级趣味的笑话,有些还是取笑在座的显要人物。
    有时候,俺觉得唯一还能挽救人生乐趣的,有很简易的,只剩下一些节制的庸俗低级趣味了。
    我们可以看到,文件,罐头瓶,使用后扔掉,食品,只是因为它浪费了低级趣味,服装只是由于被丢弃的旧时尚。

    汉字详情

    [di]
    部首: 221
    笔画: 7
    五笔: WQAY
    五行:
    仓颉: OHPM
    四角: 2224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人,氐( )声。本义:下,与“高”相对)

    (2) 同本义

    (3) 向上伸展的长度相对较小的

    风吹草低见牛羊。——《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

    (4) 又如:低水位;低仰(忽高忽低);低小(低矮窄小);低狭(低矮狭小)

    (5) 程度或强度处于正常情况以下的。如:低烧;低大气压

    (6) 声音细微的。如:低声说话;低低(低声,轻声)

    (7) 比例、数量或价值在正常标准以下的。如:低收入阶层;低价;低微(低廉;低下)

    (8) 接近赤道的低纬度的。如:低北纬地区

    (9) 低下。指身分地位、才能见识等。如:身分低;低搭(卑劣;低贱)

    (10) 质量差 。如:低货;低档(等级低的)

    (11) 坏,恶劣 。如:低人(坏人,品质恶劣的人);低心(坏心肠)

    (12) 等级在下的 。如:低等;低年级

    动词

    (1) 向下;向下垂

    低,低昂。——《广韵》

    据轼低头,不能出气。——《庄子·盗跖》

    封君皆低首仰给。——《史记·平淮书》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 李白《静夜思》

    (2) 又如:低忖(低头思量);低腰(弯着腰);低眉(眼向下看);低首(低颜,低簪。低着头);低首下心(形容屈从恭顺的样子)

    (3) 使向下,放低 。如:低就(降低身分成就某事)

    (4) 通“抵”。触犯

    天之道,虚其无形,虚则不屈,无形则无所低赶。——《管子·心术上》

    英文翻译

    low; to lower, hang, bend, bow

    方言集汇

    ◎ 粤语:dai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ai1 di1 [东莞腔] dai1 [沙头角腔] dai1 [宝安腔] dai1 [台湾四县腔] dai1 di1 [陆丰腔] dai1 [梅县腔] dai1 [客语拼音字汇] dai1 [客英字典] dai1 te1
    ◎ 潮州话:d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二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都奚齊開平聲開口四等te/teitiei
    [ji]
    部首: 332
    笔画: 6
    五笔: XEYY
    五行:
    吉凶:
    仓颉: VMNHE
    四角: 271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及声。本义:丝的次第)

    (2) 同本义

    级,丝次弟也。——《说文》。段玉裁注:“本谓丝之次弟,故其字从系。引申为凡次弟之称。”

    (3) 引申为等级,特指官阶爵位的品级

    级,等也。——《广雅》

    拾级聚足。——《礼记·曲礼》。注:“等也。”

    级,阶次也。——《声类》

    以别贵贱等级之度。——《礼记·月令》

    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史记·秦始皇本纪》

    (4) 又如:超级(超过一般等级的);震级(地震等级);晋级(升到较高的等级);级差(等级之间的差距)

    (5) 石阶

    乃领宾者延之而上,分级而立。——《吕氏春秋》

    澄源寻视其侧,得级。——《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其级七千有余。——清· 姚鼐《登泰山记》

    (6) 又如:石级

    (7) 形容词或副词用于比较中的一种形式或一组形式,以表示数量、质量或关系的特定强度或标准 。如:比较级;最高级

    (8) 年级。如:同级生;留级;升级

    量词

    (1) 上或下石阶或楼梯时放脚的踏脚处 。如:十几级台阶

    (2) 一系列层中的一层 。如:成斜坡的花园,一级一级陡峭地向水边倾斜;多级火箭

    (3) 秦制,战争中斩敌首一,赐爵一级,称为首级。后以“级”为所斩之首的量词

    凡斩首七千六百级。——《汉书·赵充国传》

    (4) 又如:斩级万余

    英文翻译

    level, rank, class; grade

    方言集汇

    ◎ 粤语:kap1

    宋本广韵

    qù,cù [qu,cu]
    部首: 716
    笔画: 15
    五笔: FHBC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GOSJE
    四角: 478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古通“促”)

    (2) 督促;催促

    趣,疾也。从走,取声。——《说文》

    趣其稼事。——《周礼·县止》

    趣民收敛。——《礼记·月令》

    趣为我语。——《汉书·周勃传》

    趣赵兵亟入关。——《史记·陈涉世家》

    王夫人又趣使大臣立 栗姬为皇后。——《汉书·外戚传上》

    (3) 又如:趣使(督促);趣董(催促);趣督(督促)

    (4) 赶快;从速

    趣执之,无使得遁。——《明史·海瑞传》

    (5) 又如:趣装(速整行装);趣袭(急袭,快速攻击)

    (6) 另见

    形容词

    (形声。从走,取声。本义:急,赶快) 同本义

    趣,疾也。——《说文》

    若不趣降汉, 汉今虏若,若非 汉敌也。——《史记》

    动词

    (1) 通“促”。催促;督促

    趣其稼事。——《周礼·县正》

    趣民收敛。——《礼记·月令》

    趣为我语。——《汉书·周勃传》

    督趣司隶。——《汉书·翟方进传》

    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2) 通“趋”。趋向;奔向

    左右趣之。——《诗·大雅·棫朴》

    来朝趣马。——《诗·大雅·棫》

    汝先观吾趣。——《列子·汤问》

    (3) 又如:趋时(努力与当时的形势、环境及条件相适应);趣向(向往;趋附)

    (4) 赶上

    富在俭力趣时,不在岁司羽鸠也。——《盐铁论》

    (5) 又如:趣走(奔走;行走);趣役(奔走服侍)

    (6) 通“取” 。如:趣舍(取舍)

    (7) 谓众生因善恶行为不同死后趋向不同地方转生

    趣,谓所往。——《俱舍论》

    (8) 小步快走。古代一种示敬的礼节 。如:趣走(小步疾行,以示礼敬)

    (9) 取笑;打趣

    众人便知他趣白日间湘云醉卧的事。——《红楼梦》

    名词

    (1) 旨趣;意思

    趣舍不同。——《庄子·齐物论》

    以博其趣。——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2) 又如:趣寄(趣向,志向);趣识(旨趣见识)

    (3) 乐趣;兴趣

    园日涉以成趣。——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 又如:趣势(趣味);欢乐之趣;异趣;养趣;趣向(兴味);趣兴(乐趣;兴致)

    (5) 志趣,好尚 。如:趣向(志趣;好尚);趣尚(志趣和好尚);趣造(志趣);趣操(志趣情操)

    (6) 意味;情态或风致 。如:趣尚(情致;风格);趣致(情趣风致)

    (7) 作为

    见其趣如是,作《憎王孙》云。——柳宗元《憎王孙文》

    英文翻译

    what attracts one's atten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ceoi3 cuk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i5 [客英字典] ci5 ce5 [海陆丰腔] ci5 [陆丰腔] ci6 [客语拼音字汇] qi4 [梅县腔] ci5 [东莞腔] ci5 [宝安腔] c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五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蒼苟上聲開口一等tsʰəuchux/cov
    wèi [wei]
    部首: 319
    笔画: 8
    五笔: KFIY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RJD
    四角: 6509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口,未声。本义:滋味)

    (2) 同本义

    味,滋味也。——《说文》

    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周礼·疾医》

    味者,气之父母也。——《鹖冠子·泰录》

    五味六和十二食。——《礼记·礼运》

    一镬之味。——《吕氏春秋·察今》

    其味皆苦。——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味亦苦。

    味苦而微辛。

    (3) 又如:味如嚼蜡(比喻诗文枯燥,读后令人心情不舒);入味(有滋味);味口(犹胃口。指食欲);味欲(对美味的嗜好);口味(饮食品的滋味)

    (4) 食物

    食不二味,坐不重席。——《韩非子》

    (5) 体味;体会 。如:味精(体味精深)

    (6) 佛教语。六尘之一 。如:味尘(佛教谓六尘之一。谓饮食之五味能使人起贪欲而污真性,故谓味尘)

    (7) 旨趣;意义 。如:情味(情调意味);韵味(含蓄的意味);味况(情味和情状);味外味(文字言辞之外的意境、情味)

    (8) 气味 。如:茉莉花的香味

    动词

    (1) 辨别滋味;品尝 。如:品味(品尝);味赏(玩味欣赏)

    (2) 用心通过阅读和思考、观察和实验求得知识 。如:味览(用心细览)

    量词

    ——用于中药配方药物的一种为一味

    加入几味祛风的药。——《儒林外史》

    英文翻译

    taste, smell, odor; delicacy

    方言集汇

    ◎ 粤语:mei6
    ◎ 客家话:[梅县腔] mi5 [宝安腔] mui3 [客英字典] mui3 mi5 [东莞腔] mui5 [客语拼音字汇] mi4 mui4 [海陆丰腔] mui6 [沙头角腔] mui5 [台湾四县腔] mui5 [陆丰腔] mui6
    ◎ 潮州话:bhi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八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無沸微合去聲合口三等mĭwəimyoih/mv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