佉卢

qū lú [ qu lu]
繁体 佉盧
注音 ㄑㄨ ㄌㄨˊ

词语释义

亦作'佉楼'。 佉卢虱咤的省称。 借指横行书写的文字。

词语解释

  1. 亦作“ 佉楼 ”。 佉卢蝨吒 的省称。

    《出三藏记集》卷一:“昔造书之主凡有三人,长名曰 梵 ,其书右行,次曰 佉楼 ,其书左行,少者 苍頡 ,其书下行。” 清 赵翼 《题百体寿字》诗:“佉楼剏画演贝叶, 勃泥 进表写木皮。” 清 黄遵宪 《和钟西耘庶常津门感怀诗》:“昔闻 靺鞨 歌西乐,今见 佉卢 制左书。”

  2. 借指横行书写的文字。

    黄质 《题朱生君实延龄遗墨》:“佉卢旁行竞 欧 化,变色风云惊叱咤。” 潘飞声 《寄尘社兄寄示海天诗话率题二十八字志佩》诗:“君为广大教化主,重译佉卢作正声。”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佉楼”。

⒉ 佉卢蝨吒的省称。

《出三藏记集》卷一:“昔造书之主凡有三人,长名曰梵,其书右行,次曰佉楼,其书左行,少者苍頡,其书下行。”
清赵翼《题百体寿字》诗:“佉楼剏画演贝叶, 勃泥进表写木皮。”
清黄遵宪《和钟西耘庶常津门感怀诗》:“昔闻靺鞨歌西乐,今见佉卢制左书。”

⒊ 借指横行书写的文字。

黄质《题朱生君实延龄遗墨》:“佉卢旁行竞欧化,变色风云惊叱咤。”
潘飞声《寄尘社兄寄示海天诗话率题二十八字志佩》诗:“君为广大教化主,重译佉卢作正声。”

佉卢的网络释义

佉卢

  • 佉卢是汉语词汇,拼音qū lú ,出处《出三藏记集》。
  • 汉字详情

    [qu]
    部首: 221
    笔画: 7
    五笔: WFCY
    仓颉: OGI
    四角: 24232

    详细解释

    动词

    通“祛”。驱逐

    佉,去也。——《荀子》。注:“佉,与祛同。”——《篇海类编》

    名词

    (1) 译音用字。如:佉沙(古时西域国名。在今新疆喀什噶尔);佉楼(人名。佛教所称古代创造一种古印度拼音文字的人);佉卢文(古印度的一种文字,横书左行)

    (2) 姓

    英文翻译

    surname; name of a divine being; transliteration of Sanskrit 'kh'

    方言集汇

    ◎ 粤语:keoi1
    ◎ 客家话:[梅县腔] ki1 [台湾四县腔] ki1 [客英字典] ki1 [海陆丰腔] k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八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丘伽戈三開平聲開口三等kʰĭɑkhia/qia
    [lu]
    部首: 232
    笔画: 5
    五笔: HNE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YS
    四角: 21207

    详细解释

    (1) (形声。甲骨文字形,从皿,虎声。本义:饭器)

    (2) 同本义

    卢,饭器也。——《说文》

    (3) 通“庐”。房屋

    君卢屋妾。——《荀子·富国》

    (4) 瞳人

    玉女无所眺其清卢兮。——《汉书·扬雄传》

    (5) 通“颅”。头盖骨

    蹶蹏足以破卢陷匈。——《淮南子·修务》

    (6) 〈形〉 黑色

    卢弓一。——《书·文侯之命》

    是犹绁韩卢而责之获也。——《汉书·王莽传下》。师古曰:“韩卢,古 韩国之名犬也。黑色曰卢。”

    卢奴城内西北隅有水,渊而不流,…水色正黑,俗名曰‘黑水池’。水黑曰卢,不流曰奴,故此城藉水以取名矣。——《水经注·滱水》

    上九。与荼有守,辞于卢首不殆。——汉· 扬雄《太玄经》。 范望注:荼,白也;卢,黑也。

    于是乎卢橘夏熟。——《史记·司马相如传》

    (7) 又如:卢弓;卢矢;卢瞳(黑眼珠);卢狗(即韩卢。战国时韩国良犬);卢猎(即卢鹊);卢鹊(古代良犬韩卢、宋鹊的并称。亦泛指良犬);卢卢(呼犬声)

    (8) 姓

    英文翻译

    cottage, hut; surname; black

    方言集汇

    ◎ 粤语:lou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