佃契

diàn qì [ dian qi]
注音 ㄉ一ㄢˋ ㄑ一ˋ

词语释义

佃契 diànqì

(1) 租用土地耕种的契约

tenancy contract

词语解释

  1. 中国 旧时佃农租种地主土地时的口头约定或书面契约。

引证解释

⒈ 中国旧时佃农租种地主土地时的口头约定或书面契约。

佃契的国语词典

佃农租耕土地时,与地主所订的书面或口头契约。

佃契的网络释义

佃契

  • 佃契亦称“佃约”、“租契”、“租约”、“租帖”、“租票”、“租字”、“租田票”、“揽地契”、“揽书”、“讨耕字”等。佃农耕种地主土地的凭证。分口头和书面两种形式。出现于唐代。随着历史的前进,口头契约减少,书面契约增多。内容一般包括土地类别、面积、地点 (四至),庄屋及其他附属设施,租佃期限,押租额,地租种类、数额与规格,交租方式和期限,其他附带条件、注意事项和中人责任。通常只规定佃农对地主的义务,由佃农单方面立契,并交由地主收执,起着约束佃农、强制其履行封建义务的作用。部分永佃契约列有约束地主的某些条款,并一式两份,由地主、佃农分别收执。
  • 汉字详情

    diàn,tián [dian,tian]
    部首: 221
    笔画: 7
    五笔: WLG
    五行:
    仓颉: OW
    四角: 26200

    详细解释

    diàn

    动词

    (1) (形声。从人,田声。“田”又兼表字义。①( tián)本义:耕种土地 ②引申义:租种田地)

    (2) 同引申义,也指向地主或在古代向官府租种土地 。如:承佃(旧社会农民被迫向地主租种土地);佃人(租种官府或地主田地的农民)

    (3) 〈方〉∶租借;租赁 。如:佃屋;佃铺面

    (4) 通“畋( tián)”。畋猎,猎取禽兽

    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易·系辞下》

    则又成王之所佃。——《诗·小雅·信南山》笺

    今观宰司之取士也,有似于司原之佃也。——《潜夫论·贤难》

    名词

    (1) 佃户;向地主租地的农户 。如:东佃(地主和佃户的合称)

    (2) 田租 。如:佃科(官田收租的章程)

    (3) 契约 。如:撤佃,退佃(地主收回租给农民的土地)

    (4) 另见 tián

    tián

    动词

    (1) (形声。从人,田声。本义:耕作)

    (2) 同本义

    畇畇原隰,曾孙田之。——《诗·小雅·信南山》

    即上言方佃作诗。——《汉书·韩安国传》

    (3) 又如:佃作(从事耕作);佃具(耕具,农具);佃器(农具)

    (4) 打猎

    以佃以渔。——《易·系辞下》

    齐侯至自佃。——《左传·昭公二十年》

    (5) 又如:佃渔(猎兽和捕鱼)

    (6) 另见 diàn

    英文翻译

    tenant farmer; be a tenant farmer

    方言集汇

    ◎ 粤语:din6 tin4
    ◎ 客家话:[东莞腔] ten3 [梅县腔] tien5 [台湾四县腔] tien5 [客英字典] tien5 [宝安腔] ten3 [海陆丰腔] tien6
    ◎ 潮州话:doiⁿ6 [揭阳、潮阳]daiⁿ6 ,tiang5 [潮州]tiê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一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年先開平聲開口四等dʰienden
    qì,qiè [qi,qie]
    部首: 308
    笔画: 9
    五笔: DHVD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QHK
    四角: 57804

    详细解释

    名词

    后时圣人易之以书契。——《易·系辞》

    掌稽布之书契。——《周礼·质人》。注:“取予市物之券也,其券之象书两札,刻其侧。”

    献粟者执右契。——《礼记·曲礼》

    翟璜操右契而乘轩。——《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得人遗契者。——《列子·说符》

    言已应,则执其契。——《韩非子·主道》

    (1) 又如:契卷(互相约束的证据);契印(骑缝印。预备分离后对证用);契箭(作符契用的箭);契面银(回赎或悔约时,按照契约规定须付出的费用);立契为凭

    (2) 古代在龟甲、兽骨上灼刻文字和灼刻文字用的刀具,皆称契

    (3) 刻龟甲的凿子

    菙氏掌共燋契,以待卜事。——《周礼》

    (4) 又如:契文

    (5) 泛指雕凿用具

    如室斯构而去其凿契,如水斯积而决其堤防。——晋· 干宝《晋纪总论》

    (6) 感情志趣投合的朋友

    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陶潜《桃花源诗》

    (7) 又如:契交(契士。情投意合的朋友);契旧(老朋友);契好(契交);契弟(结拜兄弟);契己(犹知己)

    (8) 友谊,情义 。如:契厚(交情深厚);契密(密切;亲密);契分(交谊,情分);契重(友情深厚);契谊(交情,友谊);契义(友谊,情分)

    动词

    (1) 通“栔”。用刀刻

    栔,刻也。——《说文》

    契,绝也。——《尔雅》。注:“今江东呼刻断物为契断。”

    爰契我龟。——《诗·大雅·緜》。传:“契,开也。”笺:“契灼其龟。”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遂契其舟。——《吕氏春秋·察今》

    (2) 又

    从其所契者。

    斯契船而求剑,守株而伺兔也。——《后汉书·张衡传》

    契臂(刻臂沥血);契令(古代管理刻印书籍的官吏);契领(断颈)

    (3) 投合 。如:契分(亲密投合的情分);契重(器重;投合尊重);契切(投契,意气相投);契心(心意投合;称心)

    (4) 合,符合 。如:契寝绳(比喻行为符合准则);契会(符合;相通)

    qiè

    (1) 古同“锲”,用刀子刻。

    英文翻译

    deed, contract, bond; engrave

    方言集汇

    ◎ 粤语:kai3 kit3 sit3
    ◎ 客家话:[梅县腔] ke.3 giet7 ke.5 [台湾四县腔] kie5 siet7 [客英字典] ke5 giet7 [海陆丰腔] kie5 siet7 [沙头角腔] kie5 [东莞腔] ke5 [客语拼音字汇] ke4 [宝安腔] ke5 [陆丰腔] ke3
    ◎ 潮州话:koi3 ngeg4 si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二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苦計齊開去聲開口四等kʰieikheh/q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