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绪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条理;头绪。
宋 朱熹 《答张敬夫书》:“ 两淮 屯田,两年来措置,不知成伦绪否?”《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二年》:“帝问 王安石 :‘制置条例如何?’ 安石 曰:‘已检讨文字,略见伦绪。’”
引证解释
⒈ 条理;头绪。
引宋朱熹《答张敬夫书》:“两淮屯田,两年来措置,不知成伦绪否?”
《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二年》:“帝问王安石 :‘制置条例如何?’ 安石曰:‘已检讨文字,略见伦绪。’”
伦绪的网络释义
伦绪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人,仑(
)声。本义:辈,类)(2) 同本义
伦,辈也。——《说文》
人伦并处。——《荀子·富国》
儗人必于其伦。——《礼记·曲礼下》
毛犹有伦。——《礼记·曲礼下》
廉颇赵奢之伦。—— 汉· 贾谊《过秦论》
(3) 又如:伦辈(伦匹,伦党,伦伍);伦序(流辈;等类);伦表(流辈之上);伦品(等类品第);伦侯(秦爵名。与列侯相类而无封邑);伦望(流辈中的声望);伦族(所属之族)
(4) 条理,顺序
悌乃知序,序乃伦;伦不腾上,上乃不崩。——《逸周书》
(5) 又如:伦叙(有条理,有顺序);伦次(条理次序);伦绪(条理秩序)
(6) 人伦,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伦常,纲纪,封建礼教规定的人与人之间正常关系,特指尊卑长幼之间的关系
只是父亲伯叔兄弟之伦,因是圣人遗训,不敢违忤。——《红楼梦》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论语》
(7) 又如:天伦(古代指父子、兄弟等关系);伦物(人伦物理);伦经(天道人伦的常则);伦质(人伦道德之理);伦谊(人伦大义)
(8) 道理,义理
我不知其彝伦攸叙。——《书·洪范》
(9) 又如:伦脊(道理;条理)
(10) 意义
夫祭有十伦焉。——《礼记·祭统》
(11) 通“论”
有伦有义。——《庄子·齐物论》
(12) 姓
动词
(1) 顺其纹理
析开必伦。——《周礼》
(2) 类比,匹敌
德伦三五,配皇作烈。——三国 魏· 曹植《学宫颂》
暴殄天物之罪,岂有伦哉!——康有为《大同书》
(3) 又如:伦列(等比,类比);伦侪(比并)
(4) 选择。通“抡” 。如:伦色(选择合适的颜色);伦肤(选择精美的肉类);伦党(拣选同类的人)
(5) 通“论”。议论
有伦、有义、有分、有辩。——《庄子·齐物论》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
),者声。本义:丝的头)(2) 同本义
绪,丝端也。——《说文》
凡茧滚沸时,以竹签拨动水面丝绪。——《天工开物》
(3) 又如:绪余(抽丝后留在蚕茧上的残丝)
(4) 头绪,开端
反覆终始,不知其端绪。——《淮南子·精神训》
扰百绪于眼前。——谢庄《曲池赋》
(5) 又如:端绪(头绪);入绪(有了头绪);绪次(头绪)
(6) 情绪,心情
都门帐饮无绪。——柳永《雨霖铃》
幽情苦绪何人见。——《聊斋志异》
霜轻两鬓欲相侵,悉绪无端不可寻。——唐· 李频《长安寓居寄柏侍郎》
(7) 又如:愁绪(忧愁的情绪);情绪(情思意绪)
(8) 次序
诞敢纪其绪。——《书·大诰》
(9) 世系
系唐统,接 汉绪。—— 陆游《丞相率文武官僚贺寿皇正旦表》
(10) 又如:绪胄(世系和后代)
(11) 前人遗留下来的未竟的事业
缵禹之绪。——《诗·鲁颂·閟宫》
荒坠厥绪,覆宗绝祀。——《书·五子之歌》
(12) 又如:绪功(未完成的功业;遗业)
(13) 姓。明代有绪纪、绪珊
(1) 余留的,遗留下来的
唉秋冬之绪风。——《楚辞·涉江》
先王有绪言而去。——《庄子·渔父》
道之真以治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治天下。——《庄子》
(2) 又如:绪风(残余之风。即“余风”);绪音(余音);绪余(事物之残余或主体以外所剩余);绪业(遗业,事业)
(3) 用同“絮”,比喻多而连绵不断 。如:绪咶(絮咶。唠叨;啰嗦);绪绪叨叨(絮絮叨叨);绪谈;绪语
动词
(1) 寻绎;整理
苍为计相时,绪正律历。——《汉书》
(2) 又如:绪次(整理编排);绪正(理出头绪,排正序次)
(3) 叙述
会病不起,余与伯成绪其志而为之。—— 宋· 赵衍《重刊李长吉诗集序》
(4) 顺;顺从
仁君年壮气盛,绪信所嬖。——《文选》
(5) 又如:绪信(依从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