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述

chuán shù [ chuan shu]
繁体 傳述
注音 ㄔㄨㄢˊ ㄕㄨˋ

词语释义

转述;传授;传说。

词语解释

  1. 转述;传授;传说。

    《后汉书·西域传论》:“ 张騫 但著地多暑溼,乘象而战, 班勇 虽列其奉浮图,不杀伐,而精文善法导达之功靡所传述。”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音辞》:“ 江 南学士读《左传》,口相传述,自为凡例。”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三:“至若 丘明 而下, 公 、 穀 、 邹 、 郟 数子止取传述而已。” 王先谦 《<续古文辞类纂>序》:“百餘年来,转相传述,徧於东南。”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写于深夜里》:“到壮美时,随着观看的人们,便喝一声采,后来还传述开去。”

引证解释

⒈ 转述;传授;传说。

《后汉书·西域传论》:“张騫但著地多暑溼,乘象而战, 班勇虽列其奉浮图,不杀伐,而精文善法导达之功靡所传述。”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江南学士读《左传》,口相传述,自为凡例。”
宋文莹《玉壶清话》卷三:“至若丘明而下, 公、穀、邹、郟数子止取传述而已。”
王先谦《<续古文辞类纂>序》:“百餘年来,转相传述,徧於东南。”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写于深夜里》:“到壮美时,随着观看的人们,便喝一声采,后来还传述开去。”

传述的国语词典

辗转述说。

如:「他神奇英勇的冒险事迹,将永远在人们的口中传述。」

传述的网络释义

传述

  • 传述,指转述;传授。语出《后汉书·西域传论》:“ 张骞但著地多暑溼,乘象而战, 班勇虽列其奉浮图,不杀伐,而精文善法导达之功靡所传述。”
  • 传述造句

    我不肯传述这样闲话。
    乡村音乐传述著真实不加渲染的爱情故事和生活中的艰难。
    再者,他们显然对耶稣充满了敬仰,在传述他的故事时并不一定客观。
    自己是海南椰雕大师文传述的弟子,自小便对雕刻产生了独特的兴趣,钻研这们工艺少说也有十几年了,掌握了比较全面的民间椰雕手法。
    席先生听完他们传述的消息,先是半信半疑,后来全信了。
    边疆幽默有一大部分是由口头传述的。
    使徒行传述了使徒们冒风险将耶稣的福音传播开来的一些精彩事迹。
    通过大篇幅展板将北海南珠文化以全方面多角度地向游客传述,使他们在了解中国海洋文化同时也了解北海特产和本土文化。
    战斗和胜利的故事总是被不断传述,过去,由每次袭击的领导者来记录过去的事。
    通过大篇幅的展板将北海的南珠文化以全方面多角度地向游客传述,使他们在了解中国的海洋文化的同时也了解北海的特产和本土文化。
    在列邦中传述他的光荣,在万民中阐扬他的奇事传述造句。
    我被传述得越多,人们就会更相信我。
    巴狄斯丁姑娘曾把当天晚上发生在主教院里的那些事对人传述过无数次,以致几个现在还活着的人都还记得极其详尽。
    像这样重大的事件,日后一定会在我们的儿孙辈间传述。
    战斗和胜利的故事总是被不断传述,过去,这些故事是由每次袭击的领导者来记录的。
    此外,圣训最伟大的传述人也是一名妇女,即众信士之母阿依莎。
    口头传述的消息永远是不准确的。
    这一座纪念馆永远不会消失,它将不断给子孙们传述那一段被见证的历史。
    一句流行已久的民间讲法,形象地传述着当地老百姓对此山谷的无比爱慕和莫名敬畏。
    而且每个人的传述方式都有其独到之处。

    汉字详情

    chuán,zhuàn [chuan,zhuan]
    部首: 221
    笔画: 6
    五笔: WFN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QNI
    四角: 25232

    详细解释

    chuán

    动词

    (1) 传递;传送

    速于置郵而传命。——《孟子·公孙丑上》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 又如:传家(传于后代子弟);传衣(继承衣钵);传首(传送首级);传运(传递运输);传演(传递演变)

    (3) 传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4) 又如:传度(传授);传派(传授的流派);传旨(传授意旨);传书(传授书籍)

    (5) 让位;传代

    不传于贤而传于子。——《孟子》

    (6) 又如:传位(传授帝王权位);传政(传授政权)

    (7) 留传

    功如丘山,名传后时。——《盐铁论·非鞅》

    此世所以不传也。——苏轼《石钟山记》

    居第当传子孙。——司马光《训俭示康》

    (8) 又如:传世(后传到后世);传灯(传留佛法);传祚(流传后世);家传秘方

    (9) 充分或确切地表明;表达

    传神写照。——《世说新语·巧艺》

    (10) 又如:传真(画肖像)

    (11) 召,叫来。发出命令叫人来

    老太太那里传晚饭了。——《红楼梦》

    (12) 又如:传嘴(传话);传会(传呼);传答(传达);传证人

    (13) 另见 zhuàn

    zhuàn

    名词

    (1) 驿站所备的车

    晋侯以传召 伯宗。——《左传·成公五年》

    周公旦从鲁闻之,发急传而问之。(急传:特快的驿车)——《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非传非遽(驿马),载奇皮革,罪死不赦。——《韩非子·爱臣》

    (2) 驿站;驿舍

    昔者赵氏袭 卫,车舍人不休传。——《战国策·齐策五》

    发人修道,缮理亭传。——《后汉书·陈忠传》

    (3) 又如:传车(古代驿站的专用车辆);传吏(驿舍的官吏);传马(驿站所用的马);传乘(驿站的车马);传宰(管理驿站的小官)

    (4) 符信

    凡所达货贿者,则以节传出之。——《周礼》

    诈刻传出关归家。——《汉书·宁成传》

    (5) 传记

    吾已作传。——清· 袁枚《祭妹文》

    善传游侠。——孙文《序》

    (6) 又

    为五百人立传。

    (7) 又如:自传;外传;别传;传状(传记行状);传叙(人物传记);传诔(传记和诔文)

    (8) 指以描述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如:《水浒传》;《儿女英雄传》

    (9) 注释或阐述经义的文字

    六艺经传。——唐· 韩愈《师说》

    (10) 又如:传注(解释经籍的文字);传诂(解释经籍的文字);传疏(诠释经义的文字);传笺(谓《诗经》的注解)

    动词

    (1) 作传;记载

    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 唐· 韩愈《送杨少尹序》

    (2) 又如:前半部传的是傅仪

    (3) 另见 chuán

    英文翻译

    summon; propagate, transmit

    方言集汇

    ◎ 粤语:cyun4
    ◎ 潮州话:〖tuang5(thûang)[潮州]tuêng5〗 〖deng7 [揭阳、潮阳]duang7〗

    宋本广韵

    shù [shu]
    部首: 306
    笔画: 8
    五笔: SYP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YID
    四角: 33309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chuò),术声。本义:遵循)

    (2) 同本义

    述,循也。——《说文》

    报我不述。——《诗·邶风·日月》

    遂述命曰。——《仪礼·少牢礼》

    述大禹之戒以作歌。——《书·五子之歌》

    (3) 又如:述遵(遵循);述旧(遵行旧规);述祖(遵循祖训)

    (4) 陈述,记叙

    识礼乐之文者能述。——《礼记·乐记》

    小有述职。——《左传·昭公五年》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孟子》

    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成述其异,宰不信。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鸡,果如 成言。——《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综述(综合叙述);口述;重述一遍;述知(陈述;告诉);述事(陈述事理);述载(陈述记载);述圣(陈述圣人之道);述历(一一陈述);述而不作(传述先哲的理论,不再自创新意)

    (6) 传述;传承;阐述前人成说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

    (7) 又如:述宣(继承和发扬);述修(修治;修明);述附(承袭)

    名词

    (1) 泛指叙述的文字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德琏常斐然有述作之意,其才学足以著书。——三国魏· 曹丕《与吴质书》

    (2) 又如:述作(著作);述撰(撰述;著作);述制(记述;著作);述造(著作)

    英文翻译

    narrate, state, express

    方言集汇

    ◎ 粤语:seot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hut8 sut8 [陆丰腔] sut7 [东莞腔] sut8 [客英字典] shut8 sut8 [梅县腔] shut8 [台湾四县腔] sut8 sut8 [客语拼音字汇] sud6 [宝安腔] su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六術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食聿入聲合口三等zsjyt/djvitdʑʰĭuĕ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