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惹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传染。
明 唐顺之 《牌》:“飢民有饿死,尪羸或有时疾者,令其别坐一处,无致传惹诸人。”
引证解释
⒈ 传染。
引明唐顺之《牌》:“飢民有饿死,尪羸或有时疾者,令其别坐一处,无致传惹诸人。”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chuán
动词
(1) 传递;传送
速于置郵而传命。——《孟子·公孙丑上》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 又如:传家(传于后代子弟);传衣(继承衣钵);传首(传送首级);传运(传递运输);传演(传递演变)
(3) 传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4) 又如:传度(传授);传派(传授的流派);传旨(传授意旨);传书(传授书籍)
(5) 让位;传代
不传于贤而传于子。——《孟子》
(6) 又如:传位(传授帝王权位);传政(传授政权)
(7) 留传
功如丘山,名传后时。——《盐铁论·非鞅》
此世所以不传也。——苏轼《石钟山记》
居第当传子孙。——司马光《训俭示康》
(8) 又如:传世(后传到后世);传灯(传留佛法);传祚(流传后世);家传秘方
(9) 充分或确切地表明;表达
传神写照。——《世说新语·巧艺》
(10) 又如:传真(画肖像)
(11) 召,叫来。发出命令叫人来
老太太那里传晚饭了。——《红楼梦》
(12) 又如:传嘴(传话);传会(传呼);传答(传达);传证人
(13) 另见
zhuàn
名词
(1) 驿站所备的车
晋侯以传召 伯宗。——《左传·成公五年》
周公旦从鲁闻之,发急传而问之。(急传:特快的驿车)——《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非传非遽(驿马),载奇皮革,罪死不赦。——《韩非子·爱臣》
(2) 驿站;驿舍
昔者赵氏袭 卫,车舍人不休传。——《战国策·齐策五》
发人修道,缮理亭传。——《后汉书·陈忠传》
(3) 又如:传车(古代驿站的专用车辆);传吏(驿舍的官吏);传马(驿站所用的马);传乘(驿站的车马);传宰(管理驿站的小官)
(4) 符信
凡所达货贿者,则以节传出之。——《周礼》
诈刻传出关归家。——《汉书·宁成传》
(5) 传记
吾已作传。——清· 袁枚《祭妹文》
善传游侠。——孙文《序》
(6) 又
为五百人立传。
(7) 又如:自传;外传;别传;传状(传记行状);传叙(人物传记);传诔(传记和诔文)
(8) 指以描述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如:《水浒传》;《儿女英雄传》
(9) 注释或阐述经义的文字
六艺经传。——唐· 韩愈《师说》
(10) 又如:传注(解释经籍的文字);传诂(解释经籍的文字);传疏(诠释经义的文字);传笺(谓《诗经》的注解)
动词
(1) 作传;记载
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 唐· 韩愈《送杨少尹序》
(2) 又如:前半部传的是傅仪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tuang5(thûang)[潮州]tuêng5〗 〖deng7 [揭阳、潮阳]duang7〗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若声。本义:招引)
(2) 同本义
春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何逊《九日侍宴乐游苑》
(3) 又如:惹口面(惹麻烦);惹邪(魅人);惹起(引起);惹口舌(引起口角是非)
(4) 触犯;触动 。如:惹发(触犯);惹翻(因语言、行动触犯对方,使其生气、翻脸);惹厌(犹讨厌);惹动(挑动;触动);惹犯(冒犯)
(5) 引起
到处顽耍,惹的乡下孩子们三五成群跟着他笑。——《儒林外史》
只因清明都来西湖上闲玩,惹出一场事来。——《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
(6) 沾染;染上
二月杨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衣。——唐· 薛涛《柳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岑参《寄左省杜拾遗》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慧能《六祖坛经·自序品》
(7) 牵扯;羁绊 。如:惹绊(牵扯;羁绊)
(8) 牵引
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归卧叹清贫。—— 唐· 李贺《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9) 牵挂
阿几时教我腹内无烦恼,心上无萦惹。——元· 关汉卿《拜月亭》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ngia1 ngia2 ngia5 [海陆丰腔] ngia1 ngia5 ngia3 [客英字典] ngia1 ngia3 [沙头角腔] ngia1 [客语拼音字汇] ngia1 [陆丰腔] gnia1 [东莞腔] ngia3 [台湾四县腔] ngia1 ngia5 ngia3 [宝安腔] ngia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罗马字 |
若 | 人者 | 日 | 麻三開 | 上聲 | 馬 | 開口三等 | 假 | 麻 | njax/ra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