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导

chuán dǎo [ chuan dao]
繁体 傳導
注音 ㄔㄨㄢˊ ㄉㄠˇ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传导 chuándǎo

(1) 传输光、热、声音或电流等

conduct

词语解释

  1. 传呼引导。

    《剪灯新话·申阳洞记》:“未及瞑目,忽闻传导之声自远而至。”

  2. 传递,输送。

    《十月》1981年第5期:“一股热流传导,迅速流遍了 胡浩 的周身。”

引证解释

⒈ 传呼引导。

《剪灯新话·申阳洞记》:“未及瞑目,忽闻传导之声自远而至。”

⒉ 传递,输送。

《十月》1981年第5期:“一股热流传导,迅速流遍了胡浩的周身。”

传导的国语词典

两物体接触时,温度或电流由一物体传至另一物体的现象。

传导的网络释义

传导 (物理学术语)

  • 常见的传导分为热传导和电传导。是指热或电从物体的一部分传到另一部分。
  • 热从物体温度较高的部分沿着物体传到温度较低的部分,叫做热传导。传导是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之一(传导、对流和辐射)。 热传导是固体中热传递的主要方式。在气体或液体中,热传导过程往往和对流同时发生。各种物质都能够传导热,但是不同物质的传热本领不同。
  • 传导 (汉语词汇)

  • 传导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huán dǎo,解释为指传呼引导;传递,输送。
  • 传导造句

    逆向传导不经常进行。
    当一个电子跃迁到传导带,它会在价带留下一个“凹陷”。
    可不可以给癌细胞包裹上一层传导性物质,然后用无线电波烧死癌细胞?
    流体贮存器必须为热传导流体提供适当的停留时间,以保证能够进行充分的热交换。
    给出了由热辐射和热传导引起的径向温度变化的解析表达式,计算分析了轴向温控仪对激光管管壁温度和径向温度分布的作用机制。
    生物陶瓷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一定的骨传导性等优点,已经作为骨组织支架材料广泛应用于骨修复和骨替代等很多领域。
    从传热学的基本理论出发,通过离散积分形式的热传导方程,构造出了网络拓扑法的通用计算格式。
    这个常数就叫做热传导系数。
    不带电荷的可溶有机物不能传导电流。
    这是六月里一个典型的傍晚,大气的平衡达到了精细的程度,传导性也十分敏锐,所以没有生命的东西也似乎有了两三种感觉,如果说没有五种的话。
    如果所测的传导率小于表中的值,则该水符合传导率测试的要求。
    除了噪音,玩撞球时,同一幢房子的三四楼住户都能感觉到墙壁传导的振动。
    众所周知,传导电流意味着传输电子。
    通道的开放抑制了电信号传导率,我们可以联系到一个事实,如,癫痫发作的控制。
    不对称的细胞分裂过程中,通过特异分子的不平衡遗传导致细胞分裂成两个不同的子代细胞。
    外贸就是这二项利益能量的最重要传导体;即使有负面的,但更多的还是积蓄与传播正能量。
    水的高传导率使神经传导成为身体内有效而灵敏的机制。
    电极就位后,便可以绘制心脏电脉冲活动与传导的详细情况。
    珀力弥瓦开发出辊内部构造多项技术,确保所产塑胶产品的冷却与加热过程中热传导高度均匀。
    电机散热应该通过热传导流体的循环流动来完成,这些流体从一体式贮存器流经内铸管道,进入电机定子外壳。

    汉字详情

    chuán,zhuàn [chuan,zhuan]
    部首: 221
    笔画: 6
    五笔: WFN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QNI
    四角: 25232

    详细解释

    chuán

    动词

    (1) 传递;传送

    速于置郵而传命。——《孟子·公孙丑上》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 又如:传家(传于后代子弟);传衣(继承衣钵);传首(传送首级);传运(传递运输);传演(传递演变)

    (3) 传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4) 又如:传度(传授);传派(传授的流派);传旨(传授意旨);传书(传授书籍)

    (5) 让位;传代

    不传于贤而传于子。——《孟子》

    (6) 又如:传位(传授帝王权位);传政(传授政权)

    (7) 留传

    功如丘山,名传后时。——《盐铁论·非鞅》

    此世所以不传也。——苏轼《石钟山记》

    居第当传子孙。——司马光《训俭示康》

    (8) 又如:传世(后传到后世);传灯(传留佛法);传祚(流传后世);家传秘方

    (9) 充分或确切地表明;表达

    传神写照。——《世说新语·巧艺》

    (10) 又如:传真(画肖像)

    (11) 召,叫来。发出命令叫人来

    老太太那里传晚饭了。——《红楼梦》

    (12) 又如:传嘴(传话);传会(传呼);传答(传达);传证人

    (13) 另见 zhuàn

    zhuàn

    名词

    (1) 驿站所备的车

    晋侯以传召 伯宗。——《左传·成公五年》

    周公旦从鲁闻之,发急传而问之。(急传:特快的驿车)——《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非传非遽(驿马),载奇皮革,罪死不赦。——《韩非子·爱臣》

    (2) 驿站;驿舍

    昔者赵氏袭 卫,车舍人不休传。——《战国策·齐策五》

    发人修道,缮理亭传。——《后汉书·陈忠传》

    (3) 又如:传车(古代驿站的专用车辆);传吏(驿舍的官吏);传马(驿站所用的马);传乘(驿站的车马);传宰(管理驿站的小官)

    (4) 符信

    凡所达货贿者,则以节传出之。——《周礼》

    诈刻传出关归家。——《汉书·宁成传》

    (5) 传记

    吾已作传。——清· 袁枚《祭妹文》

    善传游侠。——孙文《序》

    (6) 又

    为五百人立传。

    (7) 又如:自传;外传;别传;传状(传记行状);传叙(人物传记);传诔(传记和诔文)

    (8) 指以描述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如:《水浒传》;《儿女英雄传》

    (9) 注释或阐述经义的文字

    六艺经传。——唐· 韩愈《师说》

    (10) 又如:传注(解释经籍的文字);传诂(解释经籍的文字);传疏(诠释经义的文字);传笺(谓《诗经》的注解)

    动词

    (1) 作传;记载

    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 唐· 韩愈《送杨少尹序》

    (2) 又如:前半部传的是傅仪

    (3) 另见 chuán

    英文翻译

    summon; propagate, transmit

    方言集汇

    ◎ 粤语:cyun4
    ◎ 潮州话:〖tuang5(thûang)[潮州]tuêng5〗 〖deng7 [揭阳、潮阳]duang7〗

    宋本广韵

    dǎo [dao]
    部首: 307
    笔画: 6
    五笔: NFU
    五行:
    仓颉: RUDI
    四角: 7734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寸,道声。“寸”与“手”意思相近。本义:以手牵引,引导)

    (2) 同本义

    导,引也。——《说文》

    其治宜导引按轎。——《素问》。注:“谓摇筋骨动支节。”

    导官令本。——《续汉书·百官志》。注:“择也。”

    导官。——《后汉书·邓后纪》。注:“主导择米以供祭祀。”

    导一茎六穗于庖。——《汉书·司马相如传》。郑氏曰:“导,择也。”

    虞人导前,鹰犬罗后。——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又如:导子(官员出行时在前面开路的仪仗队);导从(古代官员出行时,担任前导和后从的人);导仗(前导的仪仗)

    (4) 教导

    而不可以导人。——《淮南子·缪称》。注:“教也。”

    手持杯珓导我掷,云此最吉余难同。——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5) 又如:导播(电视台中指导表演、监督整个节目播出的专业人员);导训(引导而使和顺)

    (6) 疏通

    为川者决之使导。——《国语·周语上》

    (7) 又如:导行费(汉灵帝时,郡国、地方每在进贡朝廷之外,另有物品给中署,做为所献之物的导行费);导款(疏通);导泄(疏导排泄)

    (8) 启发,开导

    忠信以导之。——《吕氏春秋·适威》。注:“犹先也。”

    是以导于民。——《国语·晋语》。注:“训也。”

    然后导以取保,出启于外。——清· 方苞《狱中杂记》

    (9) 又如:导谕(劝导晓谕);导示(指导启示)

    (10) 传导 。如:导电;导热

    (11) 引诱

    导之以政。——《论语》。皇疏:“谓诱引也。”

    (12) 又如:导欲宣淫(倡导情欲,宣泄淫乱之事);导谀(谄媚阿谀,曲意逢迎。)

    (13) 导致;引起 。如:导因(起因);导迎(招致)

    名词

    (1) 向导,引路人

    乌孙发导译送骞还。——《史记·大宛列传》

    (2) 又如:导首(前导;领头);前导(领头人)

    介词

    顺着

    英文翻译

    direct, guide, lead, conduct

    方言集汇

    ◎ 粤语:dou6
    ◎ 潮州话:dau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