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夫

huǒ fū [ huo fu]
繁体 伙伕
注音 ㄏㄨㄛˇ ㄈㄨ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伙夫 huǒfū

(1) 旧时在机关、学样、军队的厨房中挑水、做饭的人

mess cook

词语解释

  1. 亦作“ 伙夫 ”。旧指军队、机关、学校等单位中挑水、做饭的人。

    毛泽东 《井冈山的斗争》:“从军长到伙伕,除粮食外,一律吃五分钱的伙食。” 沙汀 《记贺龙》:“你看看我们那些伙伕马伕吧!” 柳青 《铜墙铁壁》第三章:“区秘书 尚生光 和伙夫 老王 下来, 金树旺 和 曹安本 就在另一眼窰里,同他们商量给客人做饭的事。”参见“ 火夫 ”。

  2. 见“ 伙伕 ”。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伙夫”。旧指军队、机关、学校等单位中挑水、做饭的人。参见“火夫”。见“伙伕”。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从军长到伙伕,除粮食外,一律吃五分钱的伙食。”
沙汀《记贺龙》:“你看看我们那些伙伕马伕吧!”
柳青《铜墙铁壁》第三章:“区秘书尚生光和伙夫老王下来, 金树旺和曹安本就在另一眼窰里,同他们商量给客人做饭的事。”

伙夫的国语词典

专司炊爨的人。如:「客人太多,厨房里的伙夫忙得不可开交。」也作「火夫」

伙夫的网络释义

伙夫

  • 伙夫,指旧时在机关、学校、军队的厨房中挑水、做饭的人。
  • 伙夫的翻译

    英语: mess cook (old)​

    伙夫造句

    他在部队曾做过伙夫,所以非常会做面食甜点。
    士兵们走后,留下伙夫继续忙早饭,张辛留下王二去帮手,穷三被吵醒打这哈欠做到了校尉营帐木台阶上醒瞌睡。
    青年伙夫的心中,偷偷潜入一种初恋、情不自禁的感情。这种感情是那样地新鲜,又是那样难以理解地激动人心,弄得这位生性好斗、富有反抗精神的孩子十分不安。奥斯特洛夫斯基 
    在这些抗日队伍中,老红军的伙夫、骡夫都当了连长。
    这不,如今在上海在家庭顾保姆上,就实现了“白天是伙夫”的新气象。
    炒菜的,叫伙夫;养马的,叫马夫;种地的,叫农夫;卖肉的,叫屠夫;习武的,叫武夫;开车的,叫车夫;我是管账的,你叫我啥自己看着办吧!
    其中,打工族“搭伙夫妻”现象尤为典型,理应成为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社会问题。
    码头上,数不清的披着破烂褂子的挑运伙夫卖力地搬运着一个个沉沉的麻袋,一边在心里默数今天收工时能拿多少工钱。
    当时制度规定,每个京官都可依品秩高低,配给勤务员、伙夫、马夫、门卫、抄写员等皂役,如果不要这些人员的话,可以折算成工食银归己有。
    这个数目除了官员以外,还包括警察、职员、文书、警卫、伙夫、通讯员和饲养员等。

    汉字详情

    huǒ [huo]
    部首: 221
    笔画: 6
    五笔: WOY
    五行:
    吉凶:
    仓颉: OF
    四角: 2928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同“火”。古兵制十人为火,同火的人互称火伴。俗作伙伴,同伴 。如:同伙;伙家(伙伴,相与共事的人;对同辈人或同伴的称呼)

    (2) 合伙;由若干人结成的一群 。如:入伙;成群结伙;合伙(合股营业);伙中(大家的银钱中)

    动词

    群聚;结伴;联合一起干 。如:从不伙他们去干;伙会(结伙会合);伙着(伙同,合伙);伙着用

    量词

    一群的人 。如:一伙武装歹徒;这伙学生

    名词

    (1) 伙食。饭食 。如:包伙;搭伙;伙伕(伙夫。旧指军队、单位的炊事员);伙勇(清代湘军、淮军中的伙头军);伙头军(旧指军队中烧饭的人)

    英文翻译

    companion, colleague; utensils

    方言集汇

    ◎ 粤语:fo2
    ◎ 客家话:[宝安腔] fo3 [梅县腔] fo3 [陆丰腔] fo3 [客英字典] fo3 [客语拼音字汇] fo3 [沙头角腔] fo3 [台湾四县腔] fo3 [海陆丰腔] fo3 [东莞腔] fo3

    宋本广韵

    fū,fú [fu]
    部首: 308
    笔画: 4
    五笔: FW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QO
    四角: 508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站着的人形(大),上面的“一”,表示头发上插一根簪( zān),意思是成年男子,是个丈夫了。古时男子成年束发加冠才算丈夫,故加“一”做标志。本义:成年男子的通称)

    (2) 同本义

    夫,丈夫也。——《说文》。按,夫从一大,会意兼象形。周制以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

    夫也不良。——《诗·陈风·墓门》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孟子》。注:“将必将为匹夫。”

    二田为一夫。——《管子·乘马》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汤问》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汉· 贾谊《论积贮疏》

    (3) 又如:夫公(古代敬称男子为夫公);夫男(男人,丈夫);夫家(男女。丁男无妻者谓夫,有妻者谓家)

    (4) 女子的正式配偶

    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乐府诗集·陌上桑》

    (5) 又如:夫主(丈夫);夫室(丈夫);夫党(丈夫的亲属)

    (6) 旧称从事某种体力劳动的人 。如:农夫;人力车夫;马夫;轿夫;夫头(夫役的头目)

    (7) 大丈夫。对男子的美称

    西川 刘禅本非夫, 文灿贪庸亦竖奴。—— 柳亚子《诸将六首》

    (8) 剑衣

    剑则启椟,盖袭之,加夫襓与剑焉。——《礼记·少仪》

    (9) 通“趺”。足背

    渠长丈六尺,夫长丈二尺,臂长六尺。——《墨子·备城门》

    副词

    (1) 通“复”。再,又一次

    回志怯来从玄谋,获我所求夫所思?——张衡《思玄赋》

    (2) 另见

    代词

    (1) “夫”假借为“彼”。他,她,它,他们 ——第三人称代词。如:使夫往而学焉

    (2) 那,那个,那些 ——表示远指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这,这个,这些 ——表示近指

    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论语·先进》

    (4) 所有的,大家。相当于“凡”

    夫知保抱携持厥妇子。——《书·召诰》

    助词

    (1) 用于句首,有提示作用

    夫秦有虎狼之心。——《史记·项羽本径》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 秦。—— 宋· 苏洵《六国论》

    夫战,勇气也

    (2) 用于句中,舒缓语气

    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战国策·齐策》

    (3) 用于句尾名,表示感叹

    孟子曰:“术不可不慎。”信夫!—— 清· 方苞《狱中杂记》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宋· 苏洵《六国论》

    (4) 另见

    英文翻译

    man, male adult, husband; those

    方言集汇

    ◎ 粤语:fu1 fu4
    ◎ 客家话:[梅县腔] fu1 fu2 [海陆丰腔] fu1 bu1 [客英字典] fu1 [宝安腔] fu1 [客语拼音字汇] fu1 [东莞腔] fu1 [沙头角腔] fu1 [陆丰腔] fu1 fu3 [台湾四县腔] fu1 b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防無平聲合口三等bʰĭubyo/b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