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羡慕

lìng rén xiàn mù [ling ren xian mu]

词语释义

让人爱慕,钦慕,希望自己拥有。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杨用之那番红光满面,春风得意的神情,看来着实令人羡慕。”

成语用法

令人羡慕作谓语、定语;用于口语。

令人羡慕造句

青春是一种令人羡慕的资本。凭着无限的活力,你可以创造出一个崭新的世界。
李记餐馆,食客近悦远来、生意兴隆,十分令人羡慕。
你椿萱并茂,家庭和睦,真令人羡慕。
他年纪轻轻,就在官场上飞黄腾达,真令人羡慕。
或许会有人认为赛场是男生的天下,但在赛场上却活跃着许多女生的身影。他们与男生一样驰骋赛场,拼搏赛场,也与男生一样拥有了胜利的喜悦,拥有了令人羡慕的掌声与鲜花;他们的飒爽风姿引人注目,在他们身上折射出有如女足运动员般的坚定新年与不屈精神,他们是盛开在赛场上的铿锵玫瑰,他们是一朵朵充满生命力
你好厉害!耙于向书本提出问题,你的勇气令人羡慕。
他的家椿萱并茂,儿女双全,夫妻恩爱,家庭和睦,令人羡慕。
他俩夫妻恩爱,花好月圆,真令人羡慕。
这对孪生姐妹同时考上了大学,多么令人羡慕!
青春是一种令人羡慕的资本。凭着激情的梦想,你可以创造出一个辉煌的人生。
别人都说你是世界上最完美,最幸福,最令人羡慕的人,又有谁知道你的痛苦;别人都说你最镇定,最冷静,又有谁知道你连自己都已迷失;别人都想过你的日子,又有谁知道你竟是为别人活着。
小明的作文在《少年报》上发表了,真令人羡慕。
当一个衣着入时,身姿婀娜的女孩与你母亲擦肩而过,你妈妈不禁回过头来追随她的背影很久,直到她消失到人流中,心头掠过一丝淡淡的悲哀与惆怅,甚至妒嫉,她也曾有过令人羡慕的身姿,如今,微微隆起的小腹已经破坏了她体形的完美。
青春是一种令人羡慕的资本。凭着无穷的活力,你可以开拓出一片广袤的土地。
有的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就像是流星,瞬间迸发出令人羡慕的火花,却注定只是匆匆而过。
他有令人羡慕的大智大勇。
青春是一种令人羡慕的资本。
老爷爷年过八十,每天坚持锻炼身体,如今腰板笔直,双目炯炯有神,走路飞快,真令人羡慕。
其实那些红颜并不是祸水的,只是太美而令人羡慕妒忌而已。
作为实力和偶像兼备的男歌手,解晓东经历了在歌坛的大红大紫,也经历过后辈新人的冲击,多年来一直坚持自己的音乐和事业并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就。

汉字详情

líng,lǐng,lìng [ling]
部首: 220
笔画: 5
五笔: WYCU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INI
四角: 80302

详细解释

líng

动词

(1) 听从。后作“聆”

故古之圣王,审顺其天而以行欲,则民无不令矣。——《吕氏春秋》

(2) 名词。通“鸰”

脊令在源,兄弟急难。——《诗·小雅·常棣》。按:脊令即鶺鸰

(3) 假设语气词

令,设辞也。——《助字辨略》

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史记·张释之冯唐传》

令五人保其首领。——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4) 另见 lǐnglìng

lǐng

量词

(1) 纸的数量单位, 原张的纸500张为一令。

(2) 另见 líng;lìng

lìng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集聚的“集”;下面是“人”,象跪在那里听命。从集从人,表示集聚众人,发布命令。本义:发布命令)

(2) 同本义(上对下有所指示)

令,发号也。——《说文》

倒之颠之,自公令之。——《诗·齐风·东方未明》

既不能令,又不受命。——《孟子·离娄上》

其身正,不令而行。——《论语·子路》

令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陈寿《三国志》

召令徒属曰。——《史记·陈涉世家》

乃下令。——《战国策·齐策》

(3) 又

令初下。

令所过毋供张。——清· 张廷玉《明史》

(4) 又如:令书(天子所下的书面命令);令官(行酒令的指挥官);令君(县令);令人(宋代命妇的封号。太中大夫以上官员之妻封令人;又指衙役,差役);令牌(发令的木牌);令众(号令示众);喝令(大声命令)

(5) 通“命”。命名

昔黄帝以其缓急作五声,以政五钟。令其五钟:一曰青钟大音,二曰…——《管子》

(6) 使,让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史记》

令贼知也。——明· 魏禧《大铁椎传》

火烧令坚。——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令人目不忍睹。——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7) 又

令人丧气若此。

(8) 又如:令人深思;令人恶心;令人神往

名词

(1) 命令;法令

臣下罔攸禀令。——《书·说命上》

犯令陵政则杜之。——《周礼·夏官·大司马》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战国策·齐策》

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 平伐其功。——《史记·屈原列传》

(2) 又如:政令;将令(军令);传令(传达命令);功令(旧时指法令)

(3) 时令,季节

群葩当令时。——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4) 又如:令序(时令次序)

(5) 逮捕状,没收状 。如:搜查令;扣押令

(6) 用于强行一种权力者 。如:进入令;归还土地与所有权人令

(7) 酒令,饮酒时做的可分输赢的游戏

今日也行一个令才有意思。——《红楼梦》

(8) 又如:令章(酒令);令官(行酒令的指挥官);令酒(行酒令的人;最初必自先饮一杯,称令酒)

(9) 词调、曲调名,即“小令”,又称“令曲”,一般字少调短,如词中的《十六字令》,元曲中的《叨叨令》之类

词之难于令曲,如诗之难于绝句,不过十数句,一句一字闭不得。——张炎《词源·令曲》

(10) 官名

卜皮为县令。——《韩非子·内储说上》

(11) 中国古代政府某部门或机构的长官。如:尚书令;大司农令;郎中令;令史(本为掌文书的官员,宋时已降为一般的办事人员)

(12) 县一级的行政长官

魏文侯时, 西门豹为 邺令。—— 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海令为母寿。—— 清· 张廷玉《明史》

刺史守令。——清· 周容《芋老人传》

守令皆不在。——《史记·陈涉世家》

华阴令欲媚上官。——《聊斋志异·促织》

(13) 又如:县令;令尹(官名。春秋时楚国最高的军政长官;明清时称知县为令尹);令长(汉官名。即县令、县长)

(14) 名声

饰小语以干县(悬)令。——《庄子》

(15) 通“鸰”。鶺鴒。鸟名,大如鷃雀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诗·小雅·常棣》

形容词

(1) 美善

巧言令色。——《论语·学而》。集解:“令色,善其颜色。”

何忧令名不彰。(令名不彰,好的名声不会显扬。)——《世说新语·自新》

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如:令色(和悦的面容;善于用谄媚和悦的颜色取悦人);令辰(美好的时辰);令居(吉善的住处);令音(美言,佳音);令政(善政,德政);令望(好的名望)

(3) 吉祥,吉利 。如:令日(吉祥的日子);令月(吉祥的月份);令旦(吉日);令年(吉祥的年份);令辰(吉日;吉利的时辰)

(4) 你的——尊称他人的亲属

岂合令郎君。——《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 又

有此令郎君。

(6) 又如:令阃(称对方妻子的敬辞);令嗣(令郎。称对方儿子的敬辞);令子(对别人儿子的美称);令母(尊称他人的母亲);令似(尊称他人的儿子);令妹(称自己的妹妹。后用作敬称对方的妹妹)

连词

(1) 假使,假设

藉第令毋斩,戌死者固十六七矣。——《史记·陈涉世家》

(2) 另见 líng;lǐng

英文翻译

command, order; 'commandant', magistrate; allow, cause

方言集汇

◎ 粤语:lim1 ling4 ling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in6 lin2 lin3 [东莞腔] lin5 [沙头角腔] lin5 [陆丰腔] lin6 [梅县腔] lin5 [台湾四县腔] lin5 lin2 lin3 [客英字典] lin5 [宝安腔] lin5 | lin2 [客语拼音字汇] lin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力延仙A開平聲開口三等仙Alienlĭɛn
rén [ren]
部首: 220
笔画: 2
五笔: WWWW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
四角: 80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 同本义

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说文》

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礼记·礼运》

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列子·黄帝》

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清· 洪亮吉《治平篇》

(3) 又如:人王(人中之王);人满(人多);人寰(人世);人欲(人的嗜欲);人人言(人的评论);人色(人的正常面色);人头号令(用人头示众以示儆戒);人淘里(人群里)

(4) 某人;某种人;某些人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智伯说,又令人请地于 魏。——《韩诽 子·十过》

(5) 又如:人兵(兵马);猎人;主持人;盲人;工人;介绍人;行人;证人;法人;报人;强人;恩人

(6) 人材;杰出人物 。如:人材(有才学、品貌好的人);人英(俊杰,英杰);人龙(比喻人中俊杰)

(7) 指人手,干事的人 。如:人役(仆役;奴婢;差役,差人);人奴(家奴;奴仆);人匠(工匠;匠人)

(8) 别人,他人

与人罕言语。——明· 魏禧《大铁椎传》

(9) 又如:人去不中留(本人坚决要离去,他人要留是留不住的);人皆下之(人家都瞧不起他);人物(别人的东西);人我(他人与我);人言(别人的评议)

(10) 民,百姓

吴广素爱人。——《史记·陈涉世家》

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清· 林觉民《与妻书》

(11) 又如:人帐(常人);人佚(民佚);人黎(平民,百姓);人听(即民听,指老百姓的视听);人上(众人之上);人宗(众人的楷模);人等(众人,许多人)

(12) 智人 。如:北京人;蓝田人;弗洛里斯巴德人

(13) 指成年人

以一人生三计之。——清· 洪亮吉《治平篇》

(14) 又如:人种(能传种接代的男人)

(15) 人事,泛指人生所接触到的一切社会现象 。如:人遐世远(人情世事久远);人非物换(人和东西都不同于过去的了);人心浇薄(人情淡漠);人功(人事,指人情事故);人故(人事,人之所为);人术(谓处置人事的谋略);人瑞(人事方面的吉祥征兆);人籍(载有人事内容的典籍);人验(指可资验证的人事)

(16) 尘世;人世 。如:人家(人间);人我相(佛教指没有真正解脱时的状况);人曹官(人间的官员);人道(佛教六道之一。犹人界);人代(人世);人宇(人间);人封(人间;尘世);人境(尘世)

(17) 人的身体 。如:我今天人不舒服;他人在心不在

(18) 指人情事理 。如:人功道理(人情事理);人意儿(人情)

(19) 男女性交 。如:人道惧绝(丧失了性交能力);人道(指男女交合);人事(男女间情欲之事)

(20) 伴侣

上与神明为友,下与造化为人。——《淮南子》

(21) 果仁。后作“仁”

核者,人也。古曰核,今曰人。——《尔雅·释木》郝懿行义疏

(22) 通“仁”。仁爱

谓之好人。——《管子·侈靡》

术礼义而情爱人。——《荀子·修身》

故君子责人则以人,责己则以义。——《吕氏春秋·举难》

代词

(1) 每人 一定人群中的每一个

人皆贺之。——《淮南子·人间训》

(2) 又如:人人(每个人;所有的人);人不可貌相

形容词

人为,人造成的 。如:人厄(人为的困苦、灾难);人火(因人为过失造成的火灾);人均(人为的乐声);人患,人妖(人为的灾祸)

英文翻译

man; people; mankind; someone else

方言集汇

◎ 粤语:jan4
◎ 客家话:[梅县腔] ngin2 [沙头角腔] gnin2 [客英字典] ngin2 [海陆丰腔] ngin2 [客语拼音字汇] ngin1 ngin2 [东莞腔] ngin2 [宝安腔] ngin2 [台湾四县腔] ngin2 [陆丰腔] gnin3
◎ 潮州话:nang5 (nâng) ring5 (jîng)[揭阳]rê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如鄰眞A平聲開口三等眞Anjin/rin
xiàn [xian]
部首: 619
笔画: 12
五笔: UGUW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TGIMO
四角: 8018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本义:羡慕,因喜爱而希望得到)

(2) 同本义

羡,贪欲也。——《说文》

羡,贪慕也。——《广韵》

慕欲曰羡。——《字林》

帝谓文王,无然畔援,无然歆羡。——《诗·大雅·皇矣》

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淮南子·说林训》

(3) 又如:歆羡(羡慕);艳羡(十分羡慕);称羡(称赞羡慕);欣羡(喜爱而羡慕);叹羡(赞叹羡慕)

(4) 超过,盖过

德隆乎三皇,功羡于 五帝。—— 司马相如《上林赋》

(5) 又如:羡田(在已入藉或规定的土地数目之外另占有的田地,是不纳租赋的隐匿田);羡利(盈利)

形容词

(1) 富余,足够而多余

四方有羡。——《诗·小雅·十月之交》

以羡补不足。——《孟子·滕文公下》

钧羡不足。——《管子·国蓄》

以其余为羡。——《周礼·小司徒》

喜乐无羡赏,忿怒无羡刑。——《晏子春秋》

浮食奇民,欲擅管山海之货,以致富羡。——《史记·平准书》

虽残文羡语,皆不敢忽。——《元史·许谦传》

(2) 又如:羡力(多余的力量);羡田(余田,指不纳租税的私垦田地);羡溢(富饶丰足)

(3) 长

壁羡以起度。——《周礼》

英文翻译

envy, admire; praise; covet

方言集汇

◎ 粤语:sin4 sin6
◎ 客家话:[东莞腔] je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三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似面仙A開去聲開口三等仙Azsienh/szienn
[mu]
部首: 338
笔画: 14
五笔: AJD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TAKP
四角: 44338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莫声。本义:依恋;向往)

(2) 同本义

慕,习也。——《说文》。按,思也。

其往也如慕。——《礼记·檀弓》

巨室之所慕。——《孟子·万章》

人少,则慕父母。

(3) 又如:慕义(向往正义);慕向(思慕向往);慕企(企慕,仰慕);慕位(思慕权位);慕尚(向往推崇);慕思(向往;仰慕思念)

(4) 仰慕;羡慕

诱慕于名位。——《淮南子·原道》。注:“贪也。”

衡不慕当世。——《后汉书·张衡传》

(5) 又如:慕古(仰慕古人);慕仰(仰慕);慕羡(羡慕);慕艳(艳羡);慕效(羡慕仿效);慕利(追求财利);慕蔺(钦慕贤能的人);慕化(仰慕归化);慕古薄今(厚古薄今);慕用(仰慕信赖);慕仰(仰慕)

名词

英文翻译

long for, desire; admire

方言集汇

◎ 粤语:mou6
◎ 客家话:[梅县腔] mu5 [沙头角腔] mu5 [客英字典] mu5 [陆丰腔] mu5 [客语拼音字汇] mu4 [东莞腔] mu5 [台湾四县腔] mu5 [宝安腔] mu5 [海陆丰腔] mu5
◎ 潮州话:mo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故去聲開口一等mumoh/mu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