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班

dài bān [dai ban]
注音 ㄉㄞˋ ㄅㄢ

词语释义

代班,全称为代理班主任,是指非正式的主管或经理。

代班的国语词典

代别人值班。

如:「我只是来代班,详细的情形恐怕得问正班人员才知道。」

代班的网络释义

代班 (名词)

  • 代班,全称为代理班主任,是指非正式的主管或经理。
  • 代班的翻译

    英语: (Tw)totakeoversb'sjob,tosubstitutefor

    汉字详情

    dài [dai]
    部首: 221
    笔画: 5
    五笔: WA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IP
    四角: 232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小篆字形,从人,弋( )声。本义:更迭,代替)

    (2) 同本义

    代,更也。凡以此易彼,以后续前,皆曰代。——《说文》

    县壶以代哭者。——《周礼·挈壶氏》

    与君代兴。——《左传·昭公十二年》。注:“更也。”

    使子父代处。——《国语·晋语》。注:“更也。”

    岁代处,故曰代田。——《汉书·食货志》。注:“易也。”

    韩地代相干也。——《汉书·地理志》

    四时迭代。——张衡《东京赋》

    转相攻伐,代为雌雄。——《汉书·刑法志》

    日月迭炤,四时代御。——《荀子·天论》

    孝成王使 括( 赵括)代 廉颇为将。—— 汉· 刘向《列女传》

    逆夷更觉胆落心寒,亟请广州府余暨 南、 番二县代求解免。——《广州军务记》

    (3) 又如:代比(代人接受惩罚);代茶(以茶代物,自谦微薄);代馆(代理教书);代运(代替运行);代力(代为劳作)

    (4) 把活计接到家里做 。如:代洗衣服;代饭(搭伙吃饭)

    (5) 托转达 。如:请代我们向所有的朋友问好

    名词

    (1) 父子相继为“代”、“世代”

    代,世也。——《后汉书·窦何传》注

    五代,谓唐虞夏殷周也。——《后汉书·王符传》注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汉家 李将军,三代将门子。—— 王维《李陵咏》

    (2) (这个意义唐以前写作“世”,唐人为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将“世”写成“代”,后人一直沿用)

    (3) 历史上的某一时期或年代

    未知始自何年,更不知止于何代。——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4) 又如:古代的雕刻

    (5) 时代,历史上的或人类发展,尤指文化发展方面的一个时期 。如:当代

    (6) 朝代

    老人邻有西塾,闻其师为弟子说前代事。——清· 周容《芋老人传》

    (7) 又如:唐代

    (8) 特指五个主要地质分代 。如:古生代

    (9) ∶代词的省称

    (10) 中医脉象之一,指脉搏跳动时出现较长的停歇现象

    英文翻译

    replace, replacement (of person or generation >); era, genera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doi6
    ◎ 客家话:[陆丰腔] toi6 [梅县腔] toi5 [东莞腔] toi3 [客英字典] toi5 [宝安腔] toi3 [沙头角腔] toi5 [台湾四县腔] toi5 [海陆丰腔] toi6 [客语拼音字汇] toi4
    ◎ 潮州话:toi3 (thòi) do7(tō)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九代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耐去聲開口一等dʰɒidaih/doy
    bān [ban]
    部首: 436
    笔画: 10
    五笔: GYT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MGILG
    四角: 11114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玨,从刀。金文,中间是刀,左右是玉。象用刀割玉。本义:分割玉)

    (2) 分瑞玉。瑞玉是古代玉质的信物,中分为二,各执其一以为信

    班,分瑞玉也。——《说文》

    班瑞于群后。——《书·舜典》

    (3) 又如:班瑞(颁还瑞玉;颁赐祥瑞)

    (4) 分开;离群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5) 又如:班马

    (6) 赏赐;分给

    晋侯执 曹伯,班其所取侵地于诸侯也。——《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

    (7) 又如:班扬符赏(颁布相应的赏赐);班授(颁发授予);班散(分给);班赐(颁赐;分赏)

    (8) 分布;铺开

    遇之于郑郊,班荆相与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9) 又如:班卖(摊开出卖);班荆

    (10) 颁布。后作“颁”

    周公…制礼乐,班度量,而下大服。——《汉书·翟方进传》

    (11) 又如:班政(颁布政令);班论(颁布);班布(犹公布)

    (12) 返回

    请班师。——《左传·襄公十年》。注:“还也。”

    (13) 又如:班军(回师,撤军);班旋(犹班师)

    (14) 排列

    班位于天下。——《韩非子·存韩》

    名词

    (1) 职位等次,位次;等级

    班在九人。——《左传·文公六年》。注:“位也。”

    徐勉为吏部尚书,定为十八班。——《隋书·百官志》

    (2) 又如:班秩(官员的品级);班禄(班位和俸禄);班资(官阶和资格)

    (3) 序列;排列等级

    班,次也。——《小尔雅》

    班,列也。——《方言三》

    班,序也。——《广雅》

    (4) 又如:按部就班;班次(补授或提升官职的先后次序);班列(按班排列)

    (5) 引申朝班。指朝庭上臣下所站的队列

    班朝治军。——《礼记·曲礼》

    使鲁为其班。——《左传·桓公六年》

    (6) 又如:班部(大臣在朝见时按次序排成的行列);班台(古代以司马、司空、司徒为三台,故以泛称朝官之前列显要者)

    (7) 按照职务或为某种需要而编成的组织 。也指旧时对剧团的称呼。如:班首(班头;为首的);班本(指戏文本);戏班;文班;武班

    (8) 按时在教员指导之下学习同一学科、听教员讲授或进行有指导的讨论或演习的一群学生的组织 。如:西班牙语班

    (9) 现行军队的基层单位,在排以下 。如:三连六班冲上去!

    (10) 一天之内按工作时间划分的段落 。如:三班倒;上夜班

    (11) 指妓院 。如:班子(方言。指妓院)

    (12) 姓

    形容词

    (1) 通“斑”。杂色,亦指杂色斑点或斑纹

    纷总总其离合兮,班陆离其上下。——屈原《离骚》

    有妇人出于室者,发班白,衣缁布之衣。——《晏子春秋·外篇》

    班白者不徒行。——《韩非子·外储说左》

    (2) 又如:班衣戏彩(《二十四孝》中的故事。言年已古稀的老莱子,身穿花衣,手持玩具,作儿童状以取悦双亲);班驳(杂色,色彩斑斓)

    (3) 定时开行的 。如:班机;班车

    量词

    (1) 用于人群

    忙出来吩咐雇了两班脚子。——《儒林外史》

    (2) 又如:一班人马

    (3) 用于定时开行的交通运输工具 。如:头班船;二班车

    英文翻译

    class, group, grade; squad; job

    方言集汇

    ◎ 粤语:baan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ban1 [陆丰腔] ban1 [梅县腔] ban1 [沙头角腔] ban1 [东莞腔] ban1 [台湾四县腔] ban1 [宝安腔] ban1 [海陆丰腔] ban1 [客语拼音字汇] ba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七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布還刪開平聲開口二等panpran/p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