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邮

fù yóu [ fu you]
繁体 付郵
注音 ㄈㄨˋ 一ㄡˊ

词语释义

交给邮局递送。

词语解释

  1. 投交邮局寄送。

    鲁迅 《书信集·致章廷谦》:“这回是要托你仍在 翁隆盛 买三斤茶……该茶叶店如也可以代寄,那就托他们代寄罢。否则,如无便人,托你付邮。”

引证解释

⒈ 投交邮局寄送。

鲁迅《书信集·致章廷谦》:“这回是要托你仍在翁隆盛买三斤茶……该茶叶店如也可以代寄,那就托他们代寄罢。否则,如无便人,托你付邮。”

付邮的国语词典

交给邮局寄送。

如:「本期的要目已于日前付邮,读者可于近期内收到。」

付邮的网络释义

付邮

  • 鲁迅 《书信集·致章廷谦》:“这回是要托你仍在 翁隆盛 买三斤茶……该茶叶店如也可以代寄,那就托他们代寄罢。否则,如无便人,托你付邮。”
  • 近义词

    付邮造句

    而此种通知正式付邮的证件,应视为送达此种通知的充分证明。
    物品在宁波市,您也可以选择自取,这样就可以不付邮寄费了。
    她这信付邮之后,就等着那命运所系的一日,心中交混着恐惧和切望的感情。
    他们还表示,如果我愿意支付邮费,他们可以把那些文件寄还给我。
    据记载,齐白石每次刻好印,“必自制木盒,亲书地址和姓名付邮,从不假手他人”。
    邮简可以不用信封,折叠后便可付邮的印刷品。
    我要把这些信件粘上邮票并立即付邮。
    我需要这封信立刻付邮。

    汉字详情

    [fu]
    部首: 221
    笔画: 5
    五笔: WF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DI
    四角: 242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人,从寸。从“寸”,表示与手的动作有关。意思是:以手持物交付给别人。本义:给予)

    (2) 同本义

    付,与也。——《说文》

    付,予也。——《广雅》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诸葛亮《出师表》

    操当以 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3) 又如:付法(传授佛法);付任(把事情交给别人去做);付治(交有司治罪);付推(交付有审问);付度(移交,交代);付命(授以天命)

    (4) 支付

    当下付了茶钱。——《儒林外史》

    (5) 又如:付借款的利息

    (6) 托付。委托他人照料或管理 。如:付仗(付托依靠);付属(托付);付嘱(吩咐;叮嘱);付授(嘱托授予)

    (7) 通“敷”。涂;搽

    永不得着绮穿罗,再不能施朱付粉。——《金瓶梅词话》

    (8) 通“符”( )。符合

    计凡付终,务本饬末,则富。——《管子·幼官》

    (9) 通“附”。归附,附着

    皇天既付中国民。——《书·梓材》

    致德,其民和平以静;致道,其民付而不争。——《管子·正》

    (10) 又如:付山(归山)

    英文翻译

    give, deliver, pay, hand over; entrust

    方言集汇

    ◎ 粤语:fu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u5 [东莞腔] fu5 [沙头角腔] fu5 [宝安腔] fu5 [梅县腔] fu5 [台湾四县腔] fu5 [客英字典] fu5 [陆丰腔] fu5 [客语拼音字汇] fu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方遇去聲合口三等pyoh/piuh
    yóu [you]
    部首: 212
    笔画: 7
    五笔: MB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LWNL
    四角: 576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邑垂。垂,边郵;邑,城邑。“邮”,从邑,由声。本义:古地名。)

    (2) 同本义

    邮,左冯翊高陵,从邑,由声。——《说文》。按,邮亭,邮乡,在今陕西西安府高陵县。

    (3) 传递文书的驿站

    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孟子·公孙丑上》

    因邮上封事。——《汉书》

    缮治邮亭。——《汉书·赵充国传》

    (4) 又如:邮吏(驿战管邮递的小官);邮馆(设在驿站的旅店);邮驿(古时办理传送公务信件的地方)

    (5) 指传送文书的人

    殷洪乔不为致书邮。——《晋书·殷浩传》

    (6) 又如:邮人(传递公文书信的人)

    (7) 古代井田间田官督耕所居的庐舍 。如:邮舍(古代田官督耕居住的庐舍)

    (8) 通“尤”。过失,罪过

    不知其邮。——《诗·小雅·宾之初筵》

    邮又甚焉。——《国语·晋语四》。韦昭注:“邮,过也。”

    以显朕邮。——《汉书·成帝纪》

    (9) 又如:邮罚(判人罪过,处罚其身)

    动词

    (1) 传递;邮寄 。如:邮子(驿卒。传送文书、公物的差役);邮书(寄递的书信);信已经邮去;这月给母亲邮三十元

    (2) 通“尤”。责怪

    己无邮人。——《荀子·成相》

    罪人不邮其上。——《荀子·议兵》

    英文翻译

    postal, mail; post office

    方言集汇

    ◎ 粤语:jau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以周平聲開口三等ju/joujĭə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