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诸

fù zhū [ fu zhu]
注音 ㄈㄨˋ ㄓㄨ

词语释义

付诸 fùzhū

(1) 使改变形状或性质

统帅部所设想的计划…这些小组正将其付诸行动
transpose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transpose] 使改变形状或性质统帅部所设想的计划这些小组正将其付诸行动 【词目】付诸 【读音】fùzhū 【释义】表示:交付使用。 2.付:兼词,交,给,把。 诸:“之于”或“之乎”二字的合音。 【示例】1.统帅部所设想的计划…这些小组正将其付诸行动。 2.付诸一炬、付诸东流、付诸洪乔。

付诸的网络释义

付诸

  • 付诸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fùzhū,交付使用的意思。
  • 付诸造句

    他虽然能将大道理讲得头头是道,却总是无法付诸行动。
    几年的心血付诸东流,怎不叫他心痛惋惜。
    要成功就得付诸实行,单靠纸上谈兵是不行的。
    一个早已"束之高阁"的计划不日将付诸实施。
    光有卷土重来的决心,却不付诸行动,也是枉然。
    你不要天天在这儿空想,要付诸一定的行动。
    眼看多年的心血将付诸东流,他感到非常痛苦。
    计划虽然好,但不付诸实施也是枉然。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曾经被当作异想天开的无土栽培技术已经付诸实践了。
    他的一腔热血付诸东流。
    我每天的努力就像滔滔江水一样付诸东流一去不复返。
    伟大的成就,来自为远大的目标所花费的巨大心思和付诸的最大努力。
    大小公司都已意识到,设立员工专注于的献计献策并付诸实施是有需要、有价值的。
    你的策划通过了,上有名了。你的建议采纳了,开始付诸行动了。你的订单飞来了,企业起死回生了。还是老板会夸奖:有文化的猪就是不一样!
    为此我们将祈祷付诸以行动,即是我们对仁波切做出贡献的最好机缘,让他在自己的老家甘丹寺拥有属于自己的家。
    煽情的话有时只是一个形式、它远远替代不了所付诸的行动。
    若心目中有一门事业认为可供发展,应该大胆付诸实行。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曾被当作异想天开的无土栽培技术已经付诸实践了。
    付诸是一种幸福,是一种源于灵魂深处的喜悦。当天空慷慨地洒下清凉的细雨,当大树快乐地吐出清新的氧气时,当蜜蜂辛勤地酿成甜美的蜂蜜的,他们的内心一定充满了喜悦和骄傲。它们的生命因此更有光彩,更显得瑰丽。
    虽然广州市也计划对各区市设置奖惩措施,但是针对居民个人、环卫工人以及物业小区的奖惩措施却仍然付诸阙如。

    汉字详情

    [fu]
    部首: 221
    笔画: 5
    五笔: WF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DI
    四角: 242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人,从寸。从“寸”,表示与手的动作有关。意思是:以手持物交付给别人。本义:给予)

    (2) 同本义

    付,与也。——《说文》

    付,予也。——《广雅》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诸葛亮《出师表》

    操当以 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3) 又如:付法(传授佛法);付任(把事情交给别人去做);付治(交有司治罪);付推(交付有审问);付度(移交,交代);付命(授以天命)

    (4) 支付

    当下付了茶钱。——《儒林外史》

    (5) 又如:付借款的利息

    (6) 托付。委托他人照料或管理 。如:付仗(付托依靠);付属(托付);付嘱(吩咐;叮嘱);付授(嘱托授予)

    (7) 通“敷”。涂;搽

    永不得着绮穿罗,再不能施朱付粉。——《金瓶梅词话》

    (8) 通“符”( )。符合

    计凡付终,务本饬末,则富。——《管子·幼官》

    (9) 通“附”。归附,附着

    皇天既付中国民。——《书·梓材》

    致德,其民和平以静;致道,其民付而不争。——《管子·正》

    (10) 又如:付山(归山)

    英文翻译

    give, deliver, pay, hand over; entrust

    方言集汇

    ◎ 粤语:fu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u5 [东莞腔] fu5 [沙头角腔] fu5 [宝安腔] fu5 [梅县腔] fu5 [台湾四县腔] fu5 [客英字典] fu5 [陆丰腔] fu5 [客语拼音字汇] fu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方遇去聲合口三等pyoh/piuh
    zhū [zhu]
    部首: 226
    笔画: 10
    五笔: YFT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IVJKA
    四角: 3476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者声。本义:辩,问辩) 同本义

    诸,辩也。——《说文》。按,者亦意辩词也。

    诸诸便便,辩也。——《尔雅》

    穷研细诸问,岂得信虚辞!——《敦煌变文集·燕子赋》

    (2) 又如:诸问(问辩)

    形容词

    (1) 众;各

    诸郡县苦秦吏。——《史记·陈涉世家》

    西和诸戎。——《三国志·诸葛亮传》

    诸道桥梁。——《资治通鉴·唐纪》

    (2) 又

    诸将皆失色。

    诸越则桃李冬实。(诸越,即“百越”,指两广地区。)——宋· 沈括《梦溪笔谈》

    诸峰之顶,亦低于山顶之地面。——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仆必能从诸君子之后。(诸君子,指谭嗣同等)——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率诸少年。——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诸余(诸般;种种);编辑部诸先生;诸恶(各种恶行);诸种(各种;各个种族);诸众(众多);诸相(佛教指一切事物外观的形态)

    代词

    (1) 代人,代事,代物,相当于“之”

    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

    与诸乎?——《左传·僖公十三年》

    诸人不知,瞒不得你。——《西厢记》

    (2) 又如:诸处(别处);诸人(别人);诸方(别的地方)

    (3) 作定语,相当于“其”

    无效齐庆封弑其君而弱其孤,以盟诸大夫!——《史记·楚世家》

    助词

    表示语气,相当于“啊”

    日居月诸,照临下土。——《诗·邶风·日月》

    名词

    (1) 干果

    桃诸,藏桃也。诸,储也。藏以为储,待给冬月用之也。——《释名》

    (2) 古地名 。春秋时鲁邑,在今山东省诸城县西南

    城诸及 防。——《春秋》

    (3) 姓。如:诸葛(复姓)

    (1) “之于”的合音

    君子求诸己。——《论语·卫灵公》

    投诸渤海之尾。——《列子·汤问》

    穆公访诸 蹇叔。——《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谋诸漆工,作断纹焉。(诸:之于。)——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2) 又

    谋诸篆工。

    (3) 又

    匣而埋诸土。

    (4) 又

    献诸朝。

    献诸抚军。——《聊斋志异·促织》

    归而形诸梦。——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5) “之乎”的合音

    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

    王尝语 庄子以好乐,有诸?——《孟子·梁惠王上》

    子闻诸?——《左传》

    介词

    相当于“于”

    宋人资章甫适诸 越。——《庄子·逍遥游》

    英文翻译

    various, all, these;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zyu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