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肠

tā cháng [ ta chang]
繁体 他腸
注音 ㄊㄚ ㄔㄤˊ

词语释义

异心;恶意。

词语解释

  1. 异心;恶意。

    《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卫綰 ﹞有功,常让他将。上以为廉,忠实无他肠,乃拜 綰 为 河间王 太傅。”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 安禄山 恩宠寖深,上前应对,杂以谐謔,而贵妃常在坐……虽 林甫 养有之,而 国忠 激怒之,然其他肠有所自也。” 清 戴名世 《先大人诗序》:“先君为人醇厚忠谨,无他肠,顾内自忧思刻苦,竟以终其身。”

引证解释

⒈ 异心;恶意。

《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卫綰﹞有功,常让他将。上以为廉,忠实无他肠,乃拜綰为河间王太傅。”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上:“安禄山恩宠寖深,上前应对,杂以谐謔,而贵妃常在坐……虽林甫养有之,而国忠激怒之,然其他肠有所自也。”
清戴名世《先大人诗序》:“先君为人醇厚忠谨,无他肠,顾内自忧思刻苦,竟以终其身。”

他肠的网络释义

他肠

  • 他肠,读音 tā chánɡ,汉语词语,指异心;恶意。
  • 汉字详情

    [ta]
    部首: 221
    笔画: 5
    五笔: WB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OPD
    四角: 24212

    详细解释

    代词

    (1) (本作“佗”。形声。从人,“它”省声。本义:负担)

    (2) 古代、近代泛指男女及一切事物,现代则用于称代自己和对方以外的男性第三者

    某以非他故。——《仪礼·士昏礼》。注:“弥亲之辞。”

    他用刚日。——《仪礼·士虞礼记》

    (3) 又如:他家(他或她);他每(他们,他懑);他爹(他大。方言。孩子的爹);他俩(他们两人)。任指第三者。当没有必要区分性别或性别不明时用“他”。如:他谁(犹言何人、谁);他适(指女子改嫁他人,改嫁)

    (4) 表示指称,相当于“别的”、“其他的”,与“此”相对 。

    又况于他物乎?——《吕氏春秋·贵生》。注:“犹异也。”

    我亦无他。——宋· 欧阳修《归田录》

    他工辈。——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此无他。——清· 黄宗羲《原君》

    不在他人。——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5) 又如:他山(别处的山);他心(别的打算;异心);他志(别的想法、企图);他故(别的理由、原因;别的事);他室(别室);他途(别的途径。多指不正当的途径);他处(别处);他肠(异心,恶意);他意(别的企图;异心)

    (6) 虚指 。如:吃他一顿;打他个措手不及。

    英文翻译

    other, another; he, she, it

    方言集汇

    ◎ 粤语:taa1 to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ta1 [台湾四县腔] ta1 [海陆丰腔] ta1 [客语拼音字汇] gi2 ta1 [梅县腔] ta1 [宝安腔] ta1 [客英字典] ta1 [陆丰腔] ta1 [东莞腔] ta1
    ◎ 潮州话:ta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七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託何平聲開口一等thatʰɑ
    cháng [chang]
    部首: 444
    笔画: 7
    五笔: ENRT
    五行:
    仓颉: BNSH
    四角: 77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肉,昜( yáng)声。本义:人和动物消化器官之一)

    (2) 肠子或肠子制成的食品 。如:小肠;肥肠;香肠

    (3) 内心,情怀 。如:心肠(用心;存心);肠肚(心思);肠荒(心慌意乱)

    英文翻译

    intestines; emotions; sausage

    方言集汇

    ◎ 粤语:coeng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