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侬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方言。他人,别人。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三·读曲歌》:“诈我不出门,冥就他儂宿。鹿转方相头,丁倒欺人目。”《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六·孟珠曲》:“ 扬州 石榴花,摘插双襟中。葳蕤当忆我,莫持艳他儂。”
引证解释
⒈ 方言。他人,别人。
引《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三·读曲歌》:“诈我不出门,冥就他儂宿。鹿转方相头,丁倒欺人目。”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六·孟珠曲》:“扬州石榴花,摘插双襟中。葳蕤当忆我,莫持艳他儂。”
他侬的网络释义
他侬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代词
(1) (本作“佗”。形声。从人,“它”省声。本义:负担)
(2) 古代、近代泛指男女及一切事物,现代则用于称代自己和对方以外的男性第三者
某以非他故。——《仪礼·士昏礼》。注:“弥亲之辞。”
他用刚日。——《仪礼·士虞礼记》
(3) 又如:他家(他或她);他每(他们,他懑);他爹(他大。方言。孩子的爹);他俩(他们两人)。任指第三者。当没有必要区分性别或性别不明时用“他”。如:他谁(犹言何人、谁);他适(指女子改嫁他人,改嫁)
(4) 表示指称,相当于“别的”、“其他的”,与“此”相对 。
又况于他物乎?——《吕氏春秋·贵生》。注:“犹异也。”
我亦无他。——宋· 欧阳修《归田录》
他工辈。——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此无他。——清· 黄宗羲《原君》
不在他人。——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5) 又如:他山(别处的山);他心(别的打算;异心);他志(别的想法、企图);他故(别的理由、原因;别的事);他室(别室);他途(别的途径。多指不正当的途径);他处(别处);他肠(异心,恶意);他意(别的企图;异心)
(6) 虚指 。如:吃他一顿;打他个措手不及。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ta1 [台湾四县腔] ta1 [海陆丰腔] ta1 [客语拼音字汇] gi2 ta1 [梅县腔] ta1 [宝安腔] ta1 [客英字典] ta1 [陆丰腔] ta1 [东莞腔] ta1
◎ 潮州话:ta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佗 | 託何 | 透 | 歌 | 平聲 | 歌 | 開口一等 | 歌 | 果 | tha | tʰɑ |
详细解释
代词
(1) (形声。从人,农声。本义:我)
(2) 同本义
人道横江好,侬道 横江恶。—— 唐· 李白《横江词》
(3) 又如:侬阿(我);侬家(我);侬辈(我等)
(4) 〈方〉∶你
劝郎莫上南高峰,劝侬莫上 北高峰。—— 杨维桢《西湖竹枝集》
(5) 古时吴越一带称他人为“侬”
鸡亭故侬去,九里新侬还。——《乐府诗集》
(6) 人。泛指一般人
鸡亭故侬去,九里新侬还。——《寻阳乐》
赫赫盛阳月,无侬不握扇。——《乐府诗集》
名词
侬人,在广西云南交界地区居住的壮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