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帑
繁体
倉帑
注音
ㄘㄤ ㄊㄤˇ
词语释义
粮仓和钱库的合称。
词语解释
粮仓和钱库的合称。
《后汉书·何敞传》:“时 竇 氏专政,处戚奢侈,后赐过制,仓帑为虚。”
引证解释
⒈ 粮仓和钱库的合称。
引《后汉书·何敞传》:“时竇氏专政,处戚奢侈,后赐过制,仓帑为虚。”
仓帑的网络释义
仓帑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盖儿,中间象一扇门,下面是进出的口儿,合起来表示仓库这个概念。本义:粮仓)
(2) 同本义
仓,谷藏也,仓黄取而藏之,故谓之仓。——《说文》
仓廪实而知礼节。——汉· 贾谊《论积贮疏》
藏帝藉之收于神仓。——《礼记·月令》。注:“藏祭祀之谷为神仓。”
(3) 又如:谷仓(粮仓);仓廒(粮库);仓敖(储藏米谷的地方)
(4) 泛指储藏物资的建筑物 。如:盐仓;货仓;添仓;填仓;义仓;仓府(贮存钱财和粮食的地方)
(5) 姓
英文翻译
granary; berth; sea
方言集汇
◎ 粤语:cong1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古时收藏钱财的府库
帑,金币所藏也。从巾,奴声。——《说文》
库藏曰帑。——《通俗文》
人食不足,而帑藏殷积。——《后汉书》
(2) 又如:帑实(府库中的财物);帑廪(国库与粮仓);帑廥(国家储藏金币和粮食的府库);帑藏(国库);帑储(府库储积);帑簿(国库登记财物的帐簿);帑银(国库中的银子)
(3) 指国家库藏的金帛
虚费府帑。——《汉书·匈奴传》
(4) 又如:国帑(国家的公款);帑金(钱币。多指国库所藏)
(5) 裹金帛的囊
行帑无寸金,卫兵不宿饱。——《旧唐书》
动词
(1) 藏匿
帑金帛舍。——《晋书音义》
(2) 又如:帑屋(帑舍。贮藏金银的库房);帑帛(库藏的丝织品)
英文翻译
a treasury; public funds
方言集汇
◎ 粤语:nou4 tong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ong2 nu2 [客英字典] nu2 tong3 [台湾四县腔] tong2 nu2 [梅县腔] nu2 [宝安腔] tong3 tong2 lu2 [客语拼音字汇] tong3
◎ 潮州话:no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ong2 nu2 [客英字典] nu2 tong3 [台湾四县腔] tong2 nu2 [梅县腔] nu2 [宝安腔] tong3 tong2 lu2 [客语拼音字汇] tong3
◎ 潮州话:no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一模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奴 | 乃都 | 泥 | 模 | 平聲 | 虞 | 開口一等 | 遇 | 模 | nu | no/n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