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谂仍旧
词语释义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
(2) 同本义
従,随行也。——《说文》
客从拜辱于朝。——《周礼·司仪》
或从王事。——《易·坤》
啬人不从。——《易·夏小正》
从以孙子。——《诗·邶风·击鼓》
禽兽可羁而从之。——《淮南子·泛论》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从龙(随从帝王创业开国);从学(跟随受学);从骑(骑马随从的人);从嫁(陪嫁的侍婢);从井救人(跟着跳下井去营救落井者)
(4) 顺从;依从
不昭不从。——《左传·昭公十一年》
妇人从人者也。——《礼记·郊特牲》
从祀先公。——《左传·定公八年》
(5) 》
(6) 又如:从权(依从权宜之计);从时(顺合时宜);从允(答应,允许);从服(归附,顺从)
(7) 参与其事
故从事于道者。——《老子》。注:“为也。”
(8) 又如:从戎(参军);从事(官名。汉以后三公和州郡长官都自设僚属,大多数为“从事”)
(9) 听从,取法 。如:从法(遵守法令);从听(听从);从谏(听从谏言);从教(听从教导)
(10) 采取某一种办法或原则 。如:从严,一切从简
介词
(1) 自,由 ——用作虚词,表示起点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2) 又如:从生(所由产生);从自(自从);从马上猛跌下来
(3) 〈副〉 素来,一向 。如:从初(当初;先前);从复(重新,再次)
名词
(1) 因由
欲贵其小女,道无从。——《汉书·外戚传》
(2) 次要的、追随的人或物 。如:从车(次于主车的副车);主从;分别首从
(3) 堂房亲属
从祖 从父从母。——《尔雅·释亲》
(4) 又如:从母(姨母,母亲的姊妹);从女(侄女);从子(侄子);从兄(同祖伯叔的儿子而年长于自己的人)
形容词
(1) 言词顺畅的
贵在于意达言从,理归乎正。——《后汉书》
(2) 次要 。如:从犯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cong5(tshông) zong6(tsŏ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從 | 疾容 | 從 | 鍾 | 平聲 | 冬 | 開口三等 | 鍾 | 通 | zyung/dzivng | dzʰĭwoŋ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念声。本义:规谏)
(2) 同本义
谂,深谏也。——《说文》
昔辛伯谂 周桓公。——《左传·闵公二年》
使吾无忘谂。——《国语·鲁语》
使果敢者谂之。——《国语·晋语》
(3) 告诉
世忠以书来谂, 飞复曰:“均为国家,何分彼此?”——《宋史》
(4) 通“念”。思念
岂不怀归,是用作歌,将母来谂。——《诗·小雅·四牡》
为我得法,使有司藏之,使吾无忘谂。——《国语·鲁语上》
(5) 知悉
我谂知这几日相思滋味。——王实甫《西厢记》
(6) 又如:谂知(知悉)
(7) 通“淰”。躲闪,鱼惊走
故龙以为畜而鱼鲔不谂。——《孔子家语·礼运》
形容词
详尽
觉我形秽,自知既谂,而不敢不勉,以期无玷于知己。——明· 陈子壮《与孔玉横少宗伯》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人,乃声。本义:因袭,依旧)
(2) 同本义
仍,因也。——《说文》
彫玉仍几。——《书·顾命》
仍旧贯。——《论语·先进》
据行事,仍人道。——《汉书·艺文志》
天灾仍重,朕甚惧焉。——《汉书·成帝纪》
(3) 又如:仍复(仍然;依旧);仍前(仍按先前;照旧);仍了旧贯(做了过去的事);一仍其旧;仍几(保留原样的几案)
(4) 接续;连续
夫吉凶之相仍兮。——《文选·张衡·思玄赋》
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朱淑贞《减字木兰花》
旧雨仍新雨,今年胜去年。——宋· 杨万里《和周仲容春日二律句》
(5) 又如:仍接(接连不断);仍岁(连年;多年);仍世(累世;历代);仍耗(不断消耗)
(6) 通“扔”。牵引
随飘风之所仍。——《楚辞·九章·悲回风》
副词
(1) 仍旧,还是
一狼仍从。——《聊斋志异·狼三则》
(2) 又如:仍然(仍旧。照前不变或恢复原状)
(3) 一再;频繁
今大将军仍复克获。——《汉书·武帝纪》。注:“频也。”
(4) 又如:仍叠(频繁);仍重(频繁)
(5) 于是;乃
帝叱之,皆散,仍收药而反。——《南史·宋武帝纪》
(6) 又如:仍就(就,便);仍因(依托;凭借)
名词
仍孙,自本身往下数第八世孙。也泛指后代子孙 。如:仍云(第八代与第九代孙)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jin2 [台湾四县腔] jin2 [海陆丰腔] rin2 [宝安腔] jin2 [梅县腔] jin2 [客语拼音字汇] yin2 [客英字典] jin2 [陆丰腔] jin3 [东莞腔] jin2
◎ 潮州话:rong5 [揭阳、潮阳]riong5 [澄海、饶平]rêng5 (旧时:jêng jîo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仍 | 如乗 | 日 | 蒸 | 平聲 | 蒸 | 開口三等 | 曾 | 蒸 | nʑĭəŋ | njing/rong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萑”(
),鸱鸟类;下面是“臼”,作声符。本义:鸟名)(2) 鸺鶹,即猫头鹰
(3) 故交,老交情
待之若旧。——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与之有旧。——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与相国有旧。——清· 周容《芋老人传》
(4) 又如:怀旧;有旧;念旧;亲戚故旧;旧雨
(5) 原有的典章制度
不必循旧。——《淮南子·泛论》
(6) 又如:复旧;照旧
(7) 指世族 。如:旧家(世家望族);旧家子(世家子弟)
(8) 通“丘(
)”。丘冢,坟墓越王不隳旧冢。——《说苑·尊贤》
越王不颓旧冢,而 越人服。——《大戴礼·保傅》
形容词
(1) 过时的;陈旧的(跟“新”相对)
保守也故永旧。——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2) 又如:旧牌儿(旧谱子。旧规矩;老样子);旧楮(旧纸币);旧垒(旧的堡垒、营垒);旧矩(老规矩);旧车;旧衣服;旧流丢(破旧的样子)
(3) 从前的;原先的
告尔旧止。——《诗·大雅·抑》
其旧如之何?——《诗·豳风·东山》
非旧器者举毁。——《礼记·王制》
还于旧都。——诸葛亮《出师表》
风景旧曾谙。——唐· 白居易《忆江南》
增其旧制。——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临摹旧作。——蔡元培《图画》
(4) 又如:旧来(原来);旧司(原来的职守);旧姻(原先的配偶);旧望(向来的门第);旧瘴(原有的瘴气);旧格(原来的风格);旧腊(去年腊月);旧恩(往日的情谊);旧岁(去年);旧家(从前住过的房宅);旧志(从前的抱负);旧我(从前的我)
(5) 长久
旧,久也。——《小尔雅》
旧井无禽。——《易·井》
旧劳于外。——《书·无逸》
周虽旧邦。——《诗·大雅·文王》
修旧也。——《公羊传·庆公二十九年》
(6) 又如:旧邦(历史长久的国家;故国);旧人(久于其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