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物

cóng wù [ cong wu]
繁体 從物
注音 ㄘㄨㄥˊ ㄨˋ

词语释义

谓追求物质享受或功名富贵。 顺从自然。

词语解释

  1. 谓追求物质享受或功名富贵。

    《荀子·哀公》:“日选择於物,不知所贵,从物如流,不知所归。” 杨倞 注:“为外物所诱荡而不返也。”《后汉书·周磐传》:“昔 方回 、 支父 嗇神养和,不以荣利滑其生术。吾亲以没矣,从物何为?” 宋 秦观 《和渊明<归去来辞>》:“内取足於一身,復从物兮何求!”

  2. 顺从自然。

    《管子·内业》:“是故圣人与时变而不化,从物而不移。”《列子·汤问》:“人性婉而从物,不竞不争,柔心而弱骨,不骄不忌。”

引证解释

⒈ 谓追求物质享受或功名富贵。

《荀子·哀公》:“日选择於物,不知所贵,从物如流,不知所归。”
杨倞注:“为外物所诱荡而不返也。”
《后汉书·周磐传》:“昔方回、支父嗇神养和,不以荣利滑其生术。吾亲以没矣,从物何为?”
宋秦观《和渊明<归去来辞>》:“内取足於一身,復从物兮何求!”

⒉ 顺从自然。

《管子·内业》:“是故圣人与时变而不化,从物而不移。”
《列子·汤问》:“人性婉而从物,不竞不争,柔心而弱骨,不骄不忌。”

从物的网络释义

从物

  • 从物是相对于主物的的。根据两个物在物理上相互独立,而在经济用途上又相互联系的关系,把物划分为主物与从物。在必须结合适用才能发挥经济效益的两个独立的物中,其主要效用的为主物;在两个独立物结合使用中处于附属地位,起辅助和配合作用的是从物。如船和配合其使用的桨等。
  • 从物造句

    经过仿真计算,传播常数的引入不仅使问题的求解过程从物理概念上变得非常清晰,而且求解也更加简明。
    但是,单极或者多极世界与两极世界相比,无论从物还是从学角度来说,都是不经之谈。
    马克亦认识小兰,说他参加了小兰在威尼斯大学的毕业考试,那天小兰弹中国古琴的时候,所在的大房子的窗忽然都自动打开了,真是奇怪。如果从物理方面讨论这个奇迹,是不是很无趣?阿城 
    人们要有一百度强烈的意愿才有可能从物质升华至精神灵性;才会从大地进入天空;从平凡进入卓越。
    本文分析了高校特困生的成因,并从物质扶贫与精神解困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由于文中完全从物理概念出发给出了变形体虚功原理充分性的证明,从而比用数学方法更好地揭露出该原理的物理实质。
    除了从物资上济助灾胞,连日来,内地一些民众的行为,也反映了在大灾难面前,人民的善良品质自然地流露出来。
    这世界是个学习的机会,很多现象看起来是很矛盾的——有限的时间是学习永恒的一个机会,身体是一个学习无身体的机会,从物质我们学习意识心灵,从性我们学习到三摩地。奥修 
    当货币的形态从物物交换、黄金一直演进到符号货币后,经济主体的理性行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从物理教材教参中的印刷错误对学生不同时期、不同程度的影响等几个角度作归类分析,提出减少物理教材教参印刷错误的建议。
    目空一切的集体主义背后,是村民从物质到精神都不得不仰仗集体及其领导者的鼻息,陷入权利意义上的双重贫困。
    从物业服务费或实际管理人筹集的管理费中列支,并单独立账。
    如果我们从物理意义或者,概率密度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把波函数平方。
    而且一些房屋所有者考虑退出房产市场的原因纯粹是投机性的,最初很多房屋所有者没有房屋投机者的紧迫感他们是辛苦多年才攒到房子,他们并不想从物业主变成了包租公这将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
    汝性褊急,志之所滞,其欲必行,意所不存,从物回改。
    父辈是从物质稀缺的年代跌打滚爬过来的,他们最明白钱的来之不易。
    从物理定律我们可以推算出,究竟需要多少质量才能稳住这些运动,避免系统的分解。
    本文从物理光学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晶体旋转法测试液晶分子预倾角的原理,并对测试方法进行了描述。

    汉字详情

    cóng [cong]
    部首: 220
    笔画: 4
    五笔: WW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O
    四角: 880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

    (2) 同本义

    従,随行也。——《说文》

    客从拜辱于朝。——《周礼·司仪》

    或从王事。——《易·坤》

    啬人不从。——《易·夏小正》

    从以孙子。——《诗·邶风·击鼓》

    禽兽可羁而从之。——《淮南子·泛论》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从龙(随从帝王创业开国);从学(跟随受学);从骑(骑马随从的人);从嫁(陪嫁的侍婢);从井救人(跟着跳下井去营救落井者)

    (4) 顺从;依从

    不昭不从。——《左传·昭公十一年》

    妇人从人者也。——《礼记·郊特牲》

    从祀先公。——《左传·定公八年》

    (5) 》

    (6) 又如:从权(依从权宜之计);从时(顺合时宜);从允(答应,允许);从服(归附,顺从)

    (7) 参与其事

    故从事于道者。——《老子》。注:“为也。”

    (8) 又如:从戎(参军);从事(官名。汉以后三公和州郡长官都自设僚属,大多数为“从事”)

    (9) 听从,取法 。如:从法(遵守法令);从听(听从);从谏(听从谏言);从教(听从教导)

    (10) 采取某一种办法或原则 。如:从严,一切从简

    介词

    (1) 自,由 ——用作虚词,表示起点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2) 又如:从生(所由产生);从自(自从);从马上猛跌下来

    (3) 〈副〉 素来,一向 。如:从初(当初;先前);从复(重新,再次)

    名词

    (1) 因由

    欲贵其小女,道无从。——《汉书·外戚传》

    (2) 次要的、追随的人或物 。如:从车(次于主车的副车);主从;分别首从

    (3) 堂房亲属

    从祖 从父从母。——《尔雅·释亲》

    (4) 又如:从母(姨母,母亲的姊妹);从女(侄女);从子(侄子);从兄(同祖伯叔的儿子而年长于自己的人)

    形容词

    (1) 言词顺畅的

    贵在于意达言从,理归乎正。——《后汉书》

    (2) 次要 。如:从犯

    英文翻译

    from, by, since, whence, through

    方言集汇

    ◎ 粤语:cung4
    ◎ 潮州话:cong5(tshông) zong6(tsŏ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三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疾容平聲開口三等zyung/dzivngdzʰĭwoŋ
    [wu]
    部首: 422
    笔画: 8
    五笔: TRQR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HQPHH
    四角: 275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2) 同本义

    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说文》

    物以群分。——《礼记·乐记》

    四时之散精为物。——《淮南子·天文》

    物也者,大共名也。——《荀子·正名》

    九曰物贡。——《周礼·太宰》

    (3) 又如:物品(各种财货、物件);物母(万物的本源);物曲(物的性能);物如(事物的本源);物序(事物的规律);物祖(万物之祖);物际(事物的界限);物恺(愿各物安乐);物灵(万物之灵);物用(百物器用)

    (4) 物件,东西

    庞然大物。——唐· 柳宗元《三戒》

    润物细无声。——唐· 杜甫《春夜喜雨》

    一物无所持。——明· 魏禧《大铁椎传》

    夺其物。

    (5) 又如:物外(有形事物之外);物变(事物变化);物隐(事物的隐秘);物端(东西,物品);物诱(为外物所引诱);物势(事物的趋势、态势);物惑(外物的诱惑);物则(事物的法则);物像(样子)

    (6) 事;事情

    有物有则。——《诗·大雅·烝民》。传:“事也。”

    (7) 又如:物务(事务);物事(事情);物格(事理得到穷究)

    (8) 社会,外界环境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9) 又如:物外人(尘世以外的人);物道(世道);物运(世运);物外交(超世脱俗的交谊)

    (10) 杂色牛

    三十维物,尔牲则具。——《诗·小雅·无羊》。毛传:“异毛色者三十也。”

    (11) 杂色的旗

    杂帛为物,以杂色缀其边为燕尾,将帅所建,象物杂色也。——《释名》

    司常掌九旗之物品,各有属以待国事:日月为常,旃龙为旂,通帛为旃,杂帛为物…。——《周礼》

    (12) 牲畜的种类、 品级

    辨六马之属,种马一物,戎马一物……驽马一物。——《周礼》

    (13) 又如:物类(同类,物的同类;种类);物汇(物类)

    (14) 颜色

    比物四骊。——《诗·小雅·六月》

    (15) 又如:物采(色彩)

    (16) 哲学用语。物质,与“心”相对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苏轼《赤壁赋》

    (17) 又如:唯物论;物气(物质性的妖气);物观(客观)

    (18) 物产

    此物故非西产。——《聊斋志异·促织》

    (19) 又如:物图(物产分布图);物殷俗阜(物产丰盛,风俗淳厚);物阜民康(物产丰富,人民安康);物阜(物产丰盛)

    (20) 他人;众人

    损己以利物。——唐· 魏征《十渐不克终疏》

    (21) 又如:物听(众人的言论);物意(众人的心意);物师(众人的师表);物鬼(人鬼);物迹(人迹);物轨(众人的榜样);物宗(众人所景仰的人);物和(人和);物物(人对于万物的役使、支配);物忌(众人忌惮或忌妒);物心(人心);物望(人望;众望)

    (22) 景物 。如:物华(自然景物);物是人非(景物依然,人事已非);物景(景物)

    (23) 财富,财物;特指不动产 。如:物业(家业;家产);公物

    (24) 物品。某一有形物品 。如:物帛(物品财帛);物殉(用物品殉葬)

    (25) 神灵

    辑江淮物,会大海气,以合 泰山。——《汉书》

    (26) 标记,记号

    叔孙氏之甲有物,吾未敢以出。——《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动词

    (1) 选择

    以物地事授地职,而待其政令。——《周礼》

    (2) 观察

    物土方,议远迩。——《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英文翻译

    thing, substance, creature

    方言集汇

    ◎ 粤语:mat6
    ◎ 客家话:[陆丰腔] wut8 [东莞腔] wut8 [海陆丰腔] wut8 [梅县腔] wut8 [沙头角腔] wut8 [宝安腔] wut8 [台湾四县腔] wut8 [客语拼音字汇] vud6 [客英字典] vu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八物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文弗入聲合口三等mĭuətmyot/mi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