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侄

cóng zhí [ cong zhi]
繁体 從姪
注音 ㄘㄨㄥˊ ㄓˊ

词语释义

堂房侄子。

词语解释

  1. 堂房侄子。

    唐 杜甫 《醉歌行》自注:“别从侄 勤 落第归。” 唐 牛肃 《纪闻·吴保安》:“其乡人 郭仲翔 ,即 元振 从姪也。”

引证解释

⒈ 堂房侄子。

唐杜甫《醉歌行》自注:“别从侄勤落第归。”
唐牛肃《纪闻·吴保安》:“其乡人郭仲翔,即元振从姪也。”

从侄的网络释义

从侄

  • 从侄分为从父侄与从母侄。
  • 从父侄男/从父侄女:
  • 指的是从父兄弟的儿子。即父亲的侄孙,伯父叔父的孙子。
  • 是(男性的)儿子的再从父兄弟/再从父姊妹。(从祖兄弟/从祖姊妹)
  • 是(女性的)儿子的从父舅表兄弟/从父舅表姊妹。(从表兄弟/从表姊妹)。
  • 从母侄男/从母侄女:
  • 指的是从母兄弟的儿子。即母亲的甥孙,姨母的孙子。
  • 是(男性的)儿子的从母叔表兄弟/从母叔表姊妹。(从表兄弟/从表姊妹)。
  • 是(女性的)儿子的从母舅表兄弟/从母舅表姊妹。(从表兄弟/从表姊妹)。
  • 汉字详情

    cóng [cong]
    部首: 220
    笔画: 4
    五笔: WW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O
    四角: 880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

    (2) 同本义

    従,随行也。——《说文》

    客从拜辱于朝。——《周礼·司仪》

    或从王事。——《易·坤》

    啬人不从。——《易·夏小正》

    从以孙子。——《诗·邶风·击鼓》

    禽兽可羁而从之。——《淮南子·泛论》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从龙(随从帝王创业开国);从学(跟随受学);从骑(骑马随从的人);从嫁(陪嫁的侍婢);从井救人(跟着跳下井去营救落井者)

    (4) 顺从;依从

    不昭不从。——《左传·昭公十一年》

    妇人从人者也。——《礼记·郊特牲》

    从祀先公。——《左传·定公八年》

    (5) 》

    (6) 又如:从权(依从权宜之计);从时(顺合时宜);从允(答应,允许);从服(归附,顺从)

    (7) 参与其事

    故从事于道者。——《老子》。注:“为也。”

    (8) 又如:从戎(参军);从事(官名。汉以后三公和州郡长官都自设僚属,大多数为“从事”)

    (9) 听从,取法 。如:从法(遵守法令);从听(听从);从谏(听从谏言);从教(听从教导)

    (10) 采取某一种办法或原则 。如:从严,一切从简

    介词

    (1) 自,由 ——用作虚词,表示起点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2) 又如:从生(所由产生);从自(自从);从马上猛跌下来

    (3) 〈副〉 素来,一向 。如:从初(当初;先前);从复(重新,再次)

    名词

    (1) 因由

    欲贵其小女,道无从。——《汉书·外戚传》

    (2) 次要的、追随的人或物 。如:从车(次于主车的副车);主从;分别首从

    (3) 堂房亲属

    从祖 从父从母。——《尔雅·释亲》

    (4) 又如:从母(姨母,母亲的姊妹);从女(侄女);从子(侄子);从兄(同祖伯叔的儿子而年长于自己的人)

    形容词

    (1) 言词顺畅的

    贵在于意达言从,理归乎正。——《后汉书》

    (2) 次要 。如:从犯

    英文翻译

    from, by, since, whence, through

    方言集汇

    ◎ 粤语:cung4
    ◎ 潮州话:cong5(tshông) zong6(tsŏ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三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疾容平聲開口三等zyung/dzivngdzʰĭwoŋ
    zhí [zhi]
    部首: 221
    笔画: 8
    五笔: WGCF
    五行:
    仓颉: OMIG
    四角: 212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侄为姪的俗字)弟兄或其他同辈男性亲属的子女

    姪,兄之女也。从女,至声。——《说文》

    女子谓兄弟之子为姪。——《尔雅》

    谓吾姑者,吾谓之姪。——《仪礼·丧服传》

    大夫不名世臣姪娣。——《礼记·曲礼》。疏:“姪是妻之兄女。”

    继室以其姪。——《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姪其从姑。——《左传·僖公十五年》

    则我皇妣大姜之姪。——《国语·周语》。注:“女子谓昆弟之子,男女皆曰姪。”朱按,受姪称者,男女皆可通,而称人姪者,必妇人也。男子称兄弟之子曰从子。

    侄其从姑。——《左传·僖公十五年》

    (2) 又如:侄少爷(旧时对侄子的尊称);侄儿(侄子);侄儿子(侄儿,侄子);侄哥(对侄子的爱称);表侄;内侄;世侄

    英文翻译

    nephew

    方言集汇

    ◎ 粤语:zat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it8 [客英字典] chit8 [客语拼音字汇] cid6 [海陆丰腔] chit8 [宝安腔] ci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五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之日質A入聲開口三等眞Acjit/tjittɕĭĕ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