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货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敌对国家的商品和货物。
瞿秋白 《乱弹·“铁流”在巴黎》:“ 巴黎 的报纸、书籍……似乎不在‘仇货之列’。” 巴金 《家》八:“据说这两年来学生太爱闹事了,今天检查仇货,明天示威游行。”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各地学校纷纷组织抗日会,努力于宣传及抵制仇货的工作。”
引证解释
⒈ 敌对国家的商品和货物。
引瞿秋白《乱弹·“铁流”在巴黎》:“巴黎的报纸、书籍……似乎不在‘仇货之列’。”
巴金《家》八:“据说这两年来学生太爱闹事了,今天检查仇货,明天示威游行。”
夏丏尊叶圣陶《文心》:“各地学校纷纷组织抗日会,努力于宣传及抵制仇货的工作。”
仇货的网络释义
仇货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chóu
〈名〉?
(1) (形声。从人,九声。(
)本义:匹偶,同伴)(2) 怨恨
仇者,讐也。——《史记·晋世家》
葛伯仇饷。——《孟子》
多仇少与。——《汉书·盖宽饶传》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 又如:仇忌(怨恨憎恶);仇嫌(怨仇;怨恨)
(4) 仇恨
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 韩报仇。——《史记·留侯世家》
(5) 又如:杀父之仇;仇疾(仇恨);仇害(因仇恨而伤害)
(6) 仇人;仇敌
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史记·魏公子列传》
智法之士与当塗之人,不可两存之仇也。——《韩非子·孤愤》
(7) 又如:仇仇(怨敌)
〈动〉?
(1) 报复
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国贼戾之士哉!——高启《书博鸡者事》
(2) 校对 。如:仇校(校对)
(3) 另见
;“雠”(4) 另见
qiú
名词
(1) (形声。从人,九声。本义:同伴)
(2) 同本义
仇,雠也。——《说文》。按,谓雠也,二人相当相对之谊。
仇,匹也,合也。——《尔雅·释诂》
赳赳武夫,公侯好仇。——《诗·周南·无衣》
公侯好仇。——《诗·周南·兔置》。笺:“怨耦曰仇。”
君子好仇。——《礼记·缁衣》
(3) 配偶
我仇有疾,不我能即。——《易·鼎》
结发辞严亲,来为君子仇。——三国魏· 曹植《浮萍篇》
(4) 姓
(5)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hiu2 chiu2 [陆丰腔] shu3 [梅县腔] shu2 shiu2 chiu2 kiu2 [东莞腔] siu2 [客英字典] chiu2 shiu2 [宝安腔] su2 [客语拼音字汇] su2 [台湾四县腔] siu2 ciu2
◎ 潮州话:ciu5 (chhîu) 〈姓〉kiu5(khîu)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详细解释名词 (1) (形声。从贝,化声。本义:财物) (2) 财物,金钱珠玉布帛的总称 货,财也。——《说文》 二曰货。——《书·洪范》。郑注:“掌金帛之官。” 商贾阜通货贿。——《周礼·太宰》。注:“金玉曰货,布帛曰贿。” 司货。——《礼记·曲礼》 多货则伤于德。——《仪礼·聘礼》。注:“货,天地所化生谓玉也。” 假货居贿。——《国语·晋语》 患货之不足。 而货财寡。——《韩非子·五蠹》 贪于财货。——《史记·项羽本纪》 治行则货积。——《商君书·立本》 居为奇货。——《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货儿(货郎);货易(即贸易);货财(财物);货贿(金玉布帛,即财物) (4) 钱币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易·系辞下》 先是汉川悉以绢为货。——《宋书·刘秀之传》 (5) 又如:货布(古代钱币名。王莽时所铸。又泛指货币);货贝(古代用贝壳作的货币);货法(货币流通的法令);货泉(王莽时货币名。亦指货币的通称) (6) 货物,具有经济用途或者能满足经济上的某种需要的东西 。如:百货;送货上门;上等货;货真价实;货全部合格;发货;到货;卸货;装货;货包(货物包裹) (7) 对人的贬称(多为詈语或玩笑语) 。如:蠢货;宝货;货头(货色,东西。多用于对人蔑称) 动词 (1) 买进,卖出 所货西洋珠。——明· 崔铣《洹词·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2) 又如:货卖(出售);货卜(卖卜;卖卦);货畚(售畚箕);货与(卖给;效力);货产(典卖财产) (3) 贿赂 曹伯之竖侯鑐货筮史。——《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4) 又如:货贿(以财物贿赂官吏);货求(谓受贿);货赂(贿赂);货遗(贿赂) (5) 购买 。如:货取(买进);货买(购买,采购);货籴(买进谷物) 英文翻译goods, commodities, products
方言集汇◎ 粤语:fo3
宋本广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