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仇敌
(1) 有积恨的敌人
词语解释
有积恨的敌人。
《左传·昭公五年》:“ 晋 ,吾仇敌也。”《隋书·北狄传·突厥》:“仇敌怨偶,泣血拊心。” 清 侯方域 《太子丹论》:“以忠臣孝子不得已之深心苦行,不痛惜其不幸,而反以为罪,则何以为后之国家者处仇敌法也?” 巴金 《寒夜》十八:“为什么这两个他所爱而又爱他的女人必须象仇敌似的永远互相攻击呢?”
指仇恨、敌对。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而 满洲 五部、 长白山 二部,则皆 建州卫 ,处 辽 瀋 之东,世相仇敌。”
引证解释
⒈ 有积恨的敌人。
引《左传·昭公五年》:“晋,吾仇敌也。”
《隋书·北狄传·突厥》:“仇敌怨偶,泣血拊心。”
清侯方域《太子丹论》:“以忠臣孝子不得已之深心苦行,不痛惜其不幸,而反以为罪,则何以为后之国家者处仇敌法也?”
巴金《寒夜》十八:“为什么这两个他所爱而又爱他的女人必须象仇敌似的永远互相攻击呢?”
⒉ 指仇恨、敌对。
引清魏源《圣武记》卷一:“而满洲五部、 长白山二部,则皆建州卫,处辽瀋之东,世相仇敌。”
仇敌的国语词典
仇人、敌人。
如:「常言道:『仇敌相见,分外眼红。』这下子,他们两个人可真要大打出手了!」
仇敌的网络释义
仇敌
仇敌 (汉语词语)
仇敌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chóu
〈名〉?
(1) (形声。从人,九声。(
)本义:匹偶,同伴)(2) 怨恨
仇者,讐也。——《史记·晋世家》
葛伯仇饷。——《孟子》
多仇少与。——《汉书·盖宽饶传》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 又如:仇忌(怨恨憎恶);仇嫌(怨仇;怨恨)
(4) 仇恨
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 韩报仇。——《史记·留侯世家》
(5) 又如:杀父之仇;仇疾(仇恨);仇害(因仇恨而伤害)
(6) 仇人;仇敌
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史记·魏公子列传》
智法之士与当塗之人,不可两存之仇也。——《韩非子·孤愤》
(7) 又如:仇仇(怨敌)
〈动〉?
(1) 报复
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国贼戾之士哉!——高启《书博鸡者事》
(2) 校对 。如:仇校(校对)
(3) 另见
;“雠”(4) 另见
qiú
名词
(1) (形声。从人,九声。本义:同伴)
(2) 同本义
仇,雠也。——《说文》。按,谓雠也,二人相当相对之谊。
仇,匹也,合也。——《尔雅·释诂》
赳赳武夫,公侯好仇。——《诗·周南·无衣》
公侯好仇。——《诗·周南·兔置》。笺:“怨耦曰仇。”
君子好仇。——《礼记·缁衣》
(3) 配偶
我仇有疾,不我能即。——《易·鼎》
结发辞严亲,来为君子仇。——三国魏· 曹植《浮萍篇》
(4) 姓
(5)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hiu2 chiu2 [陆丰腔] shu3 [梅县腔] shu2 shiu2 chiu2 kiu2 [东莞腔] siu2 [客英字典] chiu2 shiu2 [宝安腔] su2 [客语拼音字汇] su2 [台湾四县腔] siu2 ciu2
◎ 潮州话:ciu5 (chhîu) 〈姓〉kiu5(khîu)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
详细解释动词 (1) (形声。从攴( ),啇( )声。本义:匹敌;对等)(2) 同本义 敌,仇也。——《说文》 敌,匹也。——《尔雅》 四国之兵敌。——《战国策·秦策》。注:“强弱等也。” 且夫自敌以下。——《国语·楚语》 敌国宾至。——《国语·周语》 敌则能战之。——《孙子·谋攻》 (3) 又如:试看天下谁能敌;敌体(彼此地位相等,不分上下);敌礼(平等的礼节);匹敌(谓才艺相当);势均力敌 (4) 抵抗;抵挡 (司马懿)乃 魏之名将,恐汝不能敌之。——《三国演义》 (5) 又如:敌不住;寡不敌众 (6) 攻击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聊斋志异·狼三则》 名词 (1) 仇敌;敌人 秦人开关延敌。—— 汉· 贾谊《过秦论》 (2) 又如:政敌;天敌;敌不可假(不可宽容敌人);敌垒(敌人的营垒);敌特;敌探 英文翻译enemy, foe, rival; resist
方言集汇◎ 粤语:dik6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入十五鎋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