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chóu
〈名〉?
(1) (形声。从人,九声。(
)本义:匹偶,同伴)(2) 怨恨
仇者,讐也。——《史记·晋世家》
葛伯仇饷。——《孟子》
多仇少与。——《汉书·盖宽饶传》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 又如:仇忌(怨恨憎恶);仇嫌(怨仇;怨恨)
(4) 仇恨
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 韩报仇。——《史记·留侯世家》
(5) 又如:杀父之仇;仇疾(仇恨);仇害(因仇恨而伤害)
(6) 仇人;仇敌
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史记·魏公子列传》
智法之士与当塗之人,不可两存之仇也。——《韩非子·孤愤》
(7) 又如:仇仇(怨敌)
〈动〉?
(1) 报复
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国贼戾之士哉!——高启《书博鸡者事》
(2) 校对 。如:仇校(校对)
(3) 另见
;“雠”(4) 另见
qiú
名词
(1) (形声。从人,九声。本义:同伴)
(2) 同本义
仇,雠也。——《说文》。按,谓雠也,二人相当相对之谊。
仇,匹也,合也。——《尔雅·释诂》
赳赳武夫,公侯好仇。——《诗·周南·无衣》
公侯好仇。——《诗·周南·兔置》。笺:“怨耦曰仇。”
君子好仇。——《礼记·缁衣》
(3) 配偶
我仇有疾,不我能即。——《易·鼎》
结发辞严亲,来为君子仇。——三国魏· 曹植《浮萍篇》
(4) 姓
(5)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hiu2 chiu2 [陆丰腔] shu3 [梅县腔] shu2 shiu2 chiu2 kiu2 [东莞腔] siu2 [客英字典] chiu2 shiu2 [宝安腔] su2 [客语拼音字汇] su2 [台湾四县腔] siu2 ciu2
◎ 潮州话:ciu5 (chhîu) 〈姓〉kiu5(khîu)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
详细解释dài名词 (1) 见“大夫”、“大王” (2) 用同“代”。世代 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 (3) 另见 dà形容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 (2) 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古文大也,籀文介,改古文亦象人形。凡大人、大夫、太子、太君,皆尊词。——《说文》 遵彼大路兮。——《诗·郑风·遵大路》 大有。——《易》。释文:“大有,包容丰富之象。” 大报天而主日也。——《礼记·郊特牲》。 其朝践用两大尊。——《周礼·司尊彝》。司农注:“大,古之瓦尊。” 而祭大山之邑也。——《谷梁传·桓公元年》 然后会于大庙。——《礼记·祭统》。注:“始祖庙也。” 大,小大也。——《广韵》 奠高山大川。——《书·禹贡》 古田常上请爵禄而行之群臣,下大斗斛而施于百姓。——《韩非子·二柄》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列子·汤问》 忽一人大呼。——《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一只大口袋;山上的大白楼;大浸(大水);大美(大功德,大功业);大蔡(大龟);大泉(大钱) (4) 年辈较长或排行第一的 大兄言办饭,大嫂言视马。——汉乐府《孤儿行》 诸葛恢大女适太尉 庾亮儿。——《世说新语·方正》 (5) 又如:大妇(长子之妻);大宗(宗法社会以嫡系长房为“大宗”;余子为小宗) (6) 重要,重大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出师表》 愿牢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资治通鉴》 (7) 又如:大头脑(主脑;主旨);大八丈(大人物);大柄(大权);大趣(大旨;主要的旨趣) (8) 德高望重的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王年小而位大。——《世说新语·排调》 利见大人。——《易·乾》 (9) 又如:大操(高尚的操守);大贤(才德超群的人) (10) 超过一般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世说新语·贤缓》 (11) 学识渊博的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孟子·尽心上》 (12) 规模大 胡人大入塞。——《淮南子·人间训》 公子乃置酒大会宾客。——《史记·魏公子列传》 (13) 又如:大手术;大反攻 (14) 性质严重 欺君不忠,母病不孝,不忠不孝,其罪莫大。——《世说新语·政事》 (15) 尊称对方的事物 。敬语。如:大作;尊姓大名 (16) 用在时令、时间或节日前表示强调。如:大白天;大清早;大喜的日子 副词 (1) 达到很广范围或很高程度,大肆 约以连兵大举。——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此臣所课大患也。——宋· 苏轼《教战守》 (2) 又如:大长志气;大吃一惊;大大增加;大办农业 (3) 很,太,非常 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论语·雍也》 大谩,愿闻其要。——《庄子·天道》 告之以大古,教之以至顺。——《荀子·非十二子》 少年大骇。——《聊斋志异·促织》 门者答揖大喜奔出。——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又如:不大好;不大舒服;大肯(非常愿意) (4) 经常 ——加“不大”则表示不经常 。如:不大吃面;不大回家 (5) 前天或后天的前一天或后一天 。如:大前天;大后天 名词 (1) 大人 刘道生日夕在事,大小殊快。——《世说新语·赏誉》 小大稽首。——《诗·小雅·楚茨》 (2) 大小 今年杀诸贼奴,当取金印如斗大。——《世说新语·尤悔》 (3) 〈方〉∶父亲 。如:俺大叫俺来上海看看你 (4) 〈方〉∶指伯父或叔父 。如:俺三大是个劳模 (5) 姓 动词 (1) 长大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世说新语·言语》 (2) 超过 亦无大大王。——《战国策·秦策二》 (3) 另见 英文翻译big, great, vast, large, high
方言集汇◎ 粤语:daai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tai5 [海陆丰腔] tai5 [梅县腔] tai3 [台湾四县腔] tai5 [客英字典] tai5 [宝安腔] tai3 [客语拼音字汇] tai4 [陆丰腔] tai6 tai5 [东莞腔] tai5 ◎ 潮州话:dai6 dua7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去十四泰
详细解释名词 (1) (形声。从艸,古声。本义:苦菜) (2) 同本义,即“荼” 苦,大苦苓也。——《说文》 采苦采苦,首阳之下。——《诗·唐风·采苓》 濡豚包苦实蓼。——《礼记·内则》 天子于是食苦。——《穆天子传》 (3) 又如:苦苣(野苣。又名荼);苦荼(苦菜);苦賈(苦菜) (4) 病;病痛 自苦而居海上。——《吕氏春秋·遇合》。注;“伤也。” 皆甚苦之。——《吕氏春秋·贵卒》。注:“病也。” 苦垮之家。——《淮南子·精神》。注:“疾也。” (5) 又如:苦车(晕车。乘车时有晕眩呕吐等感觉);苦船(晕船。乘船时有晕眩呕吐等感觉) 形容词 (1) 苦味,跟“甘”、“甜”相对。古称“五味”之一 谁为荼苦。——《诗·邶风·谷风》 而凡味之似苦,亦命为苦。——《广雅》 以苦养气。——《周礼·疡医》。注:“火味也。” 苦胜辛。——《素问·五运行大论》 则苦雨数来。又,苦者人所恶。故甘苦为物之美恶,亦为人之爱恶。——《礼记·月令》 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明· 刘基《苦斋记》 (2) 又 其味皆苦。 良药苦口利于病。 李以苦存。 (3) 又如:苦瓠子(苦瓜。喻指受苦人);苦艳艳(苦味浓浓的);苦行(在寺院专事劳作的净人,即未出家的人);苦口师(指茶);苦荼(苦茶,苦茗。即茶) (4) 痛苦;困苦 其毒大苦。——《诗·小雅·小明》 妇啼一何苦。——唐· 杜甫《石壕吏》 俾困苦不可忍。——清· 方苞《狱中杂记》 其平居常苦于多疾。——宋· 苏轼《教战守》 (5) 又如:苦厄(苦难;厄运);苦主(命案中被害者的家属);苦脑子(命苦;可怜;苦命人;可怜的人);苦滴滴(形容人十分痛苦);苦淹淹(苦恹恹,苦厌厌。形容非常痛苦、悲惨);苦孜孜(痛苦悲切) (6) 刻苦 盖以苦学力文所致。——白居易《与元九书》。又如:苦读 (7) 劳苦;辛苦 母氏劳苦。——《诗·邶风·凯风》 辨其功苦。——《管子·小筐》。注:“谓滥恶。” 辨其苦良。——《周礼·典妇功》 从师苦而欲学之功也。——《吕氏春秋·诬徒》 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韩非子·五蠹》 (8) 又如:苦节(艰苦卓绝、守志不谕的节操);苦绷苦拽(不辞辛苦,东拼西凑) (9) 贫穷 苦,穷也。——《广雅》 (10) 又如:苦哈哈(非常穷的人);苦混混(穷人);苦胎(对穷人的蔑称);苦尽甘来(苦日子结束,好日子到来);苦日子 动词 (1) 困扰;困辱 长史自不欲苦物。——《世说新语·赏誉》 (2) 又如:苦计(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所使用的计策);苦恨(苦恼);苦煎(形容身心备受折磨) (3) 使困苦,困于 不苦一民。——《战国策·秦策》。注:“劳也。” 纳至忠甚苦。——《汉书·谷永传》。注:“劳也。” 何苦而不平(苦于山挖不平。)——《列子·汤问》 天下苦秦久矣。——《史记·陈涉世家》 若辈得无苦贫乎。——明· 崔銧《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4) 又如:苦热(苦于炎热;酷热);苦饥(困于饥饿;很饿) (5) 恨,怨嫌 人苦不知足。——《后汉书·岑彭传》 (6) 又如:苦竹哀丝(谓怨苦之情发于管弦);苦毒(痛恨) 副词 (1) 竭力;尽力 杨朗苦谏不从。——《世说新语·识鉴》 何必劳神苦思。——宋· 苏轼《教战守》 (2) 又如:苦死(拼命,极力);苦虑(苦思冥想);苦谏(苦心竭力地规劝) (3) 甚,很。表示程度 帝遂召武子苦责之。——《世说新语·方正》 (4) 又如:苦爱(酷爱);苦会(很会) (5) 幸好,幸亏 这孟州城是个小去处,那土城苦不甚高。——《水浒传》 英文翻译bitter; hardship, suffering
方言集汇◎ 粤语:fu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u3 fu3 [东莞腔] ku3 [沙头角腔] ku3 fu3 [宝安腔] ku3 fu3 [海陆丰腔] ku3 fu3 [梅县腔] fu3 ku3 [陆丰腔] ku3 [客英字典] ku3 fu3 [客语拼音字汇] fu3 ku3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上十姥
详细解释名词 (1) (形声。从水,深声( )。本是河流名。深浅的深,本作“深”。本义:水名)(2) 古水名 。即今湘水支流之一的潇水。今潇水上源至江华县一段仍称深水 深,深水。出 桂阳 南平,西入 营道。——《说文》 (3) 从上到下或从外到内的距离 穷高极远,而测深厚。——《礼记·乐记》。注:“深厚,山川也。” 测土深。——《周礼·大司徒》 深四尺。——《仪礼·觐礼》 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也。——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宋· 苏轼《石钟山记》 形容词 (1) 水深。与“浅”相对 深矣远矣。——《老子》。注:“深不可测也。” 深蒲。——《周礼·醢人》。司农注:“蒲蒻入水深,故曰深蒲。”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击,声如洪钟。—— 宋· 苏轼《石钟山记》 先茔在杭,江广河深,势难归葬。——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深潭(深水池);深广(指水、山谷等深邃而广阔);深堑(深沟);深隍(深而无水的护城壕);深沦(深水);深泓(深潭);深泥(很深的泥泞);深池(深的护城河) (3) 引申为距离大 遥闻深巷中犬吠。——《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 又如:深衢(岔路处);深禁(深宫);深堂(深处的厅堂);山侧的深裂隙;深峭(深邃陡峭);深峻(深川峻岭。喻指旅途);深衣(古代诸侯、大夫、士家居衣裳,又是庶人的常礼服。上衣和下裳相连,前后深长);深靓(深邃宁静);深谷底下一条河;深坑 (5) 深暗 。如:桃红的颜色比粉红色更深 (6) 玄妙,深奥 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易·系辞》 (7) 又如:深微(深奥精微);深诣(造诣很深);深赜(深奥精微);深严(深邃严密);深隐(深奥隐晦);深迂(深奥曲折) (8) 深刻;深远 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以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而又含有音乐及诗歌之意味,故感人尤深。——蔡元培《图画》 (9) 又如:深心(细心;多心);深心达算(老谋深算;内心精予计算);深相砥砺(互相切磋探讨,以求深入理解);深致(意义深远);深闳(深远宏大);深策(深远周密的计策);深渺(深远,深微);深赡(深刻而丰富);深切著明(深刻而显明);深大(深重广大) (10) 幽深; 幽静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奇秀深杳,不可殚。水府幽深,寡人暗昧,失子不远千里,将有为乎?——唐· 李朝威《柳毅传》 (11) 又如:深僻(幽深偏僻);深房(深邃的房舍);深閟(深邃静寂);深豁(深邃而空阔) (12) 苛刻 狱中多冤人,用刑深刻。——《后汉书·光武帝纪》 (13) 又如:深酷(苛刻严酷);深故(执法苛刻严峻,故意加人罪名) (14) 茂密 。如:深林(茂密的树林);深莽(深密的草丛);深郁(茂密);林深苔滑 (15) 深厚;亲密 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宋· 姜夔《扬州慢》 (16) 又如:交情深;深仁厚泽(深厚的仁爱和恩惠);深眷(深切的关怀、照顾) (17) 历时久 夜深忽梦少年事。——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8) 又如:深秋 (19) 大,重大 子布、 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资治通鉴》 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清· 刘开《问说》 (20) 又如:深恩(大恩) (21) 深重;厉害、严重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韩非子·喻老》 副词 (1) 很,甚 面深墨。——《孟子·滕文公上》。注:“深,甚也。” (2) 又如:深恐;深奸(内心非常奸诈);深企(非常仰慕);深娴(非常熟悉);深罪(很怪罪;过分责备);深韪(深以为是);深荷(深肥;承蒙) 动词 (1) 深入、彻底、周详地研究 。如:深不下去;深帷(深入思索) (2) 深挖 。如:决河深川;严城深池 (3) 测量 彼将处乎不深之度,而藏乎无端之纪。——《列子》 英文翻译deep; depth; far; very, extreme
方言集汇◎ 粤语:sam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im1 [梅县腔] chim1 [台湾四县腔] tsiim1 [宝安腔] cim1 [陆丰腔] chim1 [东莞腔] cim1 [海陆丰腔] chim1 [客英字典] chim1 [客语拼音字汇] cim1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