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媵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婢妾。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娇陈》:“﹝ 娇陈 ﹞竟如约入 柳氏 之门,执僕媵之礼。”
引证解释
⒈ 婢妾。
引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娇陈》:“﹝娇陈﹞竟如约入柳氏之门,执僕媵之礼。”
仆媵的网络释义
仆媵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pū
动词
(1) 向前跌倒
仆,顿也。——《说文》。朱骏声曰:“前覆曰仆,后仰曰偃。”
仆表决漏。——《史记·司马穰苴传》。索隐:“卧其表也。”
度水跌仆。——《素问·经脉别论》
卒仆济北。——《汉书·邹阳传》。注:“僵仆也。”
卫士仆地。——《史记·项羽本纪》
(2) 又如:前仆后继;仆然(扑通倒下的样子);仆顿(精疲力竭而倒仆);仆僵(跌倒;翻倒)
(3) 下坠;倾倒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旧碑断折,其半仆地。——唐· 韩愈《祭湘君夫人文》
(4) 又如:仆旗(放倒战旗。借指休战)
(5) 败灭 。如:随起随仆(随时发生,随遭败灭)
(6) 另见
pú
名词
(1) (会意。从人,从菐,菐亦声。古文从臣,从菐。甲骨文字形,象一个罪人端着畚箕,从事卑贱劳动之形。本义:供役使的人。即奴隶)
(2) 同本义
僕,给事者。——《说文》
景命有仆。——《诗·大雅·既醉》
(3) 又
其仆维何。
隶臣僚,隶臣仆,仆臣台。——《左传·昭公七年》
则是臣仆庶孽之事也。——《公羊传·宣公二十七年》
仕于家曰仆。——《礼记·礼运》
得僮仆贞。——《易·旅》
(4) 又如:男仆;女仆;忠仆;仆童(未成年的仆人);仆斋(执役室中之仆人);仆马(仆从与乘马);仆乘(仆从与舆马);仆旅(跟随出行的仆从);仆舆(仆从与车乘)
(5) 驾车的人
召彼仆夫。——《诗·小雅·出车》
(6) 又如:仆御(驾车马者)
动词
(1) 驾车
子适卫, 冉有仆。——《论语·子路》
(2) 又如:仆夫(驾车的人);仆圉(驾车养马)
代词
(1) 古时男子谦称自己
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战国策·燕策》
仆非敢如是也。——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fu5 puk7 [梅县腔] puk7 [宝安腔] fu5 puk7 [客英字典] puk8 [陆丰腔] puk8 [海陆丰腔] fu5 puk7 [客语拼音字汇] fu4 pug5 [东莞腔] puk7
◎ 潮州话:〖pog4 hu3 (phok hù)〗 〖bog8 (pôk)〗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赴 | 芳遇 | 滂 | 虞 | 去聲 | 遇 | 合口三等 | 虞 | 遇 | phyoh/phiuh | pʰĭu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女,朕(
)声。本义:指随嫁,陪送出嫁)(2) 同本义
媵御馂。——《仪礼·士昏礼》。注:“古者嫁女,必娣姪从之,谓之媵。”
以媵秦穆姬。——《左传·僖公五年》
(3) 又如:媵婢(陪嫁的婢女);媵从(陪嫁的女子);媵女(指侄娣从嫁者)。亦指以臣仆陪嫁。如:媵臣(古时随嫁的臣仆);媵从(随嫁的臣仆);媵御(古婚礼中男女双方的侍从)
(4) 相送;致送
媵,送也。——《尔雅》
媵布席于奥。——《仪礼·士昏礼》。注:“媵,送也。”
媵觚于宾。——《仪礼·燕礼》。注;“媵,送也。”
鱼鳞鳞兮来媵予。——《楚辞·九歌·河伯》
媵有莘之妇。——《楚辞·天问》
名词
(1) 古代嫁女时随嫁或陪嫁的人
从衣文之媵七十人。——《韩非子·外储》
(2) 小妻
且买妾纳媵,因聘为资。——南朝梁· 沈约《秦弹王源》
(3) 又如:媵侍(妾和婢);媵御(姬妾);媵嬖(宠妾)
(4) 庶贱者,服役的女人
媵人持汤沃灌。——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5) 又如:媵婢(侍婢);媵母(普通妇女)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yang3 [台湾四县腔] jin3 [客英字典] jin3 [海陆丰腔] rin3
◎ 潮州话:rêng6(jĕng) [揭阳、潮阳]uêng6(uĕ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孕 | 以證 | 以 | 蒸 | 去聲 | 徑 | 開口三等 | 曾 | 蒸 | jĭəŋ | jingh/jon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