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厮

pú sī [ pu si]
繁体 僕廝
注音 ㄆㄨˊ ㄙ

词语释义

仆人。

词语解释

  1. 仆人。

    宋 丁谓 《丁晋公谈录》:“须臾时,於是其奸贼自以手擒捉身体,扑於灵座前,亦一僕厮耳。”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四:“ 器之 不信,始入,即有蛇虺三四出屋室间。呼僕厮屏去。”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庶政·禁凌锢仆婢》:“若是买来僕厮,一言不合意便駡,一事不顺心要打,不知其独非人子乎?”

引证解释

⒈ 仆人。

宋丁谓《丁晋公谈录》:“须臾时,於是其奸贼自以手擒捉身体,扑於灵座前,亦一僕厮耳。”
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四:“器之不信,始入,即有蛇虺三四出屋室间。呼僕厮屏去。”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庶政·禁凌锢仆婢》:“若是买来僕厮,一言不合意便駡,一事不顺心要打,不知其独非人子乎?”

仆厮的网络释义

仆厮

  • pú sī
  • 仆厮(仆厮)
  • 仆人。 宋 丁谓 《丁晋公谈录》:“须臾时,於是其奸贼自以手擒捉身体,扑於灵座前,亦一仆厮耳。”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四:“ 器之 不信,始入,即有蛇虺三四出屋室间。呼仆厮屏去。”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庶政·禁凌锢仆婢》:“若是买来仆厮,一言不合意便骂,一事不顺心要打,不知其独非人子乎?”
  • 汉字详情

    pū,pú [pu]
    部首: 221
    笔画: 4
    五笔: WHY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OY
    四角: 232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向前跌倒

    仆,顿也。——《说文》。朱骏声曰:“前覆曰仆,后仰曰偃。”

    仆表决漏。——《史记·司马穰苴传》。索隐:“卧其表也。”

    度水跌仆。——《素问·经脉别论》

    卒仆济北。——《汉书·邹阳传》。注:“僵仆也。”

    卫士仆地。——《史记·项羽本纪》

    (2) 又如:前仆后继;仆然(扑通倒下的样子);仆顿(精疲力竭而倒仆);仆僵(跌倒;翻倒)

    (3) 下坠;倾倒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旧碑断折,其半仆地。——唐· 韩愈《祭湘君夫人文》

    (4) 又如:仆旗(放倒战旗。借指休战)

    (5) 败灭 。如:随起随仆(随时发生,随遭败灭)

    (6) 另见

    名词

    (1) (会意。从人,从菐,菐亦声。古文从臣,从菐。甲骨文字形,象一个罪人端着畚箕,从事卑贱劳动之形。本义:供役使的人。即奴隶)

    (2) 同本义

    僕,给事者。——《说文》

    景命有仆。——《诗·大雅·既醉》

    (3) 又

    其仆维何。

    隶臣僚,隶臣仆,仆臣台。——《左传·昭公七年》

    则是臣仆庶孽之事也。——《公羊传·宣公二十七年》

    仕于家曰仆。——《礼记·礼运》

    得僮仆贞。——《易·旅》

    (4) 又如:男仆;女仆;忠仆;仆童(未成年的仆人);仆斋(执役室中之仆人);仆马(仆从与乘马);仆乘(仆从与舆马);仆旅(跟随出行的仆从);仆舆(仆从与车乘)

    (5) 驾车的人

    召彼仆夫。——《诗·小雅·出车》

    (6) 又如:仆御(驾车马者)

    动词

    (1) 驾车

    子适卫, 冉有仆。——《论语·子路》

    (2) 又如:仆夫(驾车的人);仆圉(驾车养马)

    代词

    (1) 古时男子谦称自己

    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战国策·燕策》

    仆非敢如是也。——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2) 另见

    英文翻译

    fall forward; lie prostrate, prone; servant

    方言集汇

    ◎ 粤语:fu6 puk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fu5 puk7 [梅县腔] puk7 [宝安腔] fu5 puk7 [客英字典] puk8 [陆丰腔] puk8 [海陆丰腔] fu5 puk7 [客语拼音字汇] fu4 pug5 [东莞腔] puk7
    ◎ 潮州话:〖pog4 hu3 (phok hù)〗 〖bog8 (pô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芳遇去聲合口三等phyoh/phiuhpʰĭu
    [si]
    部首: 206
    笔画: 14
    五笔: DADR
    仓颉: MTCL
    四角: 71221

    详细解释

    名词

    (1) (从广,斯声。广( yǎn),就山崖作成的房子。厂( hǎn)山石之崖。“斯”也有表义作用。《汉书·严助传》“厮舆之卒”。颜师古注:“厮,析薪者。”“斯、析”都有“劈开”义。本义:古代干粗活的男性奴隶或仆役;服杂役者)

    (2) 同本义

    厮徒十万。——《史记·苏秦传》。正义:“谓炊烹供养杂役。”

    厮舆之卒。——《汉书·严助传》。注:“析薪者也。”

    厮役扈养,死者数百人。——《公羊传·宣公十二年》

    料大王之卒,悉之不过三十万,而厮徒在其中矣。——《战国策·韩策》

    (3) 又如:厮役(供差遣的奴仆);厮台(从事劳役的奴仆);厮养(从事析薪炊烹劳役的人);厮舆(砍柴与驾车的人);厮仆,厮竖(仆役);厮滥(出身低下者);女厮。又对男子轻蔑的称呼,犹小子。如:厮舍(仆役居屋)

    (4) 古时指无身分或下贱的人

    原来我的丈夫也吃这厮杀了。——《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

    张教头那厮,三回五次托人情去说…,越不肯应承。——《水浒传》

    (5) 又如:这厮;那厮;厮儿(家伙;小男孩;小子);厮佣(雇工);厮仆(仆役,佣人);厮波(专在酒楼、妓院等娱乐场所侍客索钱的闲汉)

    形容词

    (1) 相互

    莲子与人长厮类,无好意,年年苦在中心里。——宋· 欧阳修《渔家傲》

    德安云梦人,初参 妙喜…, 喜曰:“我闻你 安州人善厮扑,是否?”——《五灯会元·善真禅师》

    (2) 又如:厮共(共同);厮勾(互相接近;相亲相爱);厮称(相称);厮闹(吵闹;相互戏弄、胡闹);厮说(彼此说长道短);厮替(相互更替);厮抬厮敬(互相抬举,互相尊敬);厮朴行(专门从事相扑的团体);厮丢厮打(互相打斗);厮遮拦(相拦阻,阻挡);厮合燥(厮合造。混闹,胡闹);厮棵(拉扯,拽);厮揾(依偎,挨靠)

    动词

    (1) 役使

    厮征伯侨而役 羡门兮,属 岐伯使尚方。——《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2) 通“斯”。分散,分开

    乃厮二渠,以引其河。——《史记·河渠书》

    蹂尸舆厮,系累老弱。——《汉书·扬雄传下》

    乃厮二渠,以引其河。——《新唐书·李频传》

    (3) 又如:厮留(前后分离,不相衔接)

    英文翻译

    servant; to make a disturbance

    方言集汇

    ◎ 粤语:si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i1 [台湾四县腔] sii1 [梅县腔] se1 [海陆丰腔] sii1
    ◎ 潮州话:se1 (sur) 「潮阳」su1

    宋本广韵

    仆厮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