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此而已

jǐn cǐ ér yǐ [ jin ci er yi]
注音 ㄐ一ㄣˇ ㄘˇ ㄦˊ 一ˇ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仅此而已 jǐncǐ’éryǐ

(1) 只是这样罢了

no more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11章:“不过,一切也都仅此而已了。”

成语用法

仅此而已作谓语、状语、分句;指唯独如此。

仅此而已的网络释义

仅此而已 (汉语词语)

  • 仅此而已,读音jǐn cǐ ér yǐ,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只是这样。
  • 仅此而已的翻译

    俄语: ничего больше <только и всего>

    仅此而已造句

    你好,我想告诉你,我喜欢你,仅此而已。
    我喜欢你,我爱你,仅此而已,如果你需要更缠绵更悱恻的话语,则是你自己的事情了。
    所以,我选择告诉你,我喜欢你,仅此而已。如果,我让你很困扰,那真的很抱歉,请原谅在漫长的等待中曾经期待并一直期待的寂寞的我,我只是希望自己能如烟火,即使刹那风华,也要绽放于你的眼前,燃尽自己,才能不带留恋的走开。
    也许他会在接到你的电话的时候,淡淡地安慰你几句,却也仅此而已。
    无论多成熟的女人都害怕孤独,就像纯真的孩子一样总希望有一个伙伴陪伴在自己身边,没有刻骨的感情,也没有深邃的思想交流,只是愿意身边有一个同性的伙伴,仅此而已。
    我们可以看着收到的卡片浮想联翩,但仅此而已。
    女生的小心思,就是告诉你我也找到新欢了,不必你差,我也是有人喜欢的,仅此而已。
    我渐渐发现,我并不爱你,对你只有依赖,仅此而已。
    无非是读读三字经,学得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字,不至于目不识丁,仅此而已。
    在无数个回眸间,我曾扪心自问我们来自哪里?将去往哪里?我们生存的意义何在?难道是活着,然后死去!仅此而已。
    没经历过,你就不会弄得什么是友情,什么是爱情,什么是绝望,什么是震惊,什么是无可奈何,在你经历之前,它们只是词汇,仅此而已。
    所谓天会告诉你该走的路,没有一个神一个天意要你怎么走,反而想你按自己性情走,仅此而已。人还是有走路的自主权的。
    仅此而已,别无亮点宾利的模型是这样式的……
    正巧遇上了大型超级网络游戏的运营,获得无数金手指的他在游戏中混的风生水起,无敌天下!而他心中想要的仅仅是温馨的家庭,仅此而已!
    我知道你要的只是真心,所以我给你的同样只是仅此而已。
    男人视女人为猎物,就别怪女人视男人为玩物。男人视女人为植物,就别怪女人视男人为动物。其实女人想做男人的宝物,男人想做女人的吉祥物,仅此而已。
    这不是一篇很有见地的文章只是一篇补白,仅此而已。
    物体是没有生命的,不该触动人。我们使用物体,将它们放回原处,在它们中间生活,它们是有用的,仅此而已。然而它们居然触动我,真是无法容忍。我害怕接触它们,仿佛它们是有生命的野兽。
    “我只是,希望心爱的女人得到幸福,对成天刀不离手的我来说,不可能了,所以我只希望她能和某个普通人结婚生子,平凡的生活下去,仅此而已。”,“辣啊,好辣,可恶,辣的眼泪都流出来了,好辣。”。土方十四郎。
    如果说人生离合是一场戏,那么百年的好合更是早有安排!

    汉字详情

    jǐn,jìn [jin]
    部首: 221
    笔画: 4
    五笔: WCY
    五行:
    仓颉: OE
    四角: 27240

    详细解释

    jǐn

    副词

    (1) (形声。从人,堇( qín)声。本义:仅能,只能) 同本义

    仅,才能也。——《说文》

    仅逮是月也。——《公羊传·僖公十六年》

    仅然后得兔。

    余一人仅亦守府。——《国语·周语》

    仅以救亡者。——《战国策·秦策》

    仅得免死。——《战国策·齐策四》

    仅容旋马。(仅仅能够让一匹马转过身。)——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室仅方丈。——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仅循资迁。——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绝无仅有;仅有二元;仅见他三次;不仅听见它,也看见了它;他仅十岁

    (3) 另见 jìn

    jìn

    副词

    (1) 将近 。如:山城仅百层;士卒仅千人

    (2) 另见 jǐn

    英文翻译

    only, merely, solely, just

    方言集汇

    ◎ 粤语:gan2

    宋本广韵

    [ci]
    部首: 447
    笔画: 6
    五笔: HXN
    五行:
    仓颉: YMP
    四角: 22110

    详细解释

    代词

    (1) (会意。从止,从人。甲骨文字形,左边是一只脚(止),右边是“人”,意思是一只脚踩在别人身上,是“跐”( )的本字。①本义:踩,踏。②指示代词,这)

    (2) 这;这个 。表示近指的代词,与“彼”相对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欧阳修《卖油翁》

    (3) 又如:此等(这样);此生(这辈子);此地(这里);此个(这个);此家(此人)

    (4) 表示此时或此地 。如:由此往南;此外;此发彼应

    (5) 如此,这般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柳宗元《黔之驴》

    (6) 又如:此以(是以,因此)

    副词

    乃;则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礼记·大学》

    英文翻译

    this, these; in this case, then

    方言集汇

    ◎ 粤语:ci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ih3 [陆丰腔] cih3 [东莞腔] cu3 [台湾四县腔] cih3 [梅县腔] ze3 [宝安腔] cu3 [客语拼音字汇] ci3 [海陆丰腔] cih3 [沙头角腔] c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雌氏支A開上聲開口三等支Achiex/cieetsʰĭe
    ér [er]
    部首: 604
    笔画: 6
    五笔: DMJ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MBLL
    四角: 1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而,颊毛也。——《说文》

    (1) 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2) 表示并列关系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表示递进关系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4) 表示承接关系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宋· 苏轼《石钟山记》

    (5) 表示转折关系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6) 表示假设关系

    诸君而(如果)有意;瞻余马首可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7) 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吾恂恂而起。——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代词

    (1) 你;你的

    予岂不知而作。——《诗·大雅·桑柔》

    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子归,殁而父母之世。——《国语·吴语》

    尽于酒肉,入于鼻口矣,而何足以知其所自来?——《庄子·徐无鬼》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而翁(你的父亲)

    (3) 这样,此

    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又如:而夫(此人;这人)

    助词

    (1) 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虞之与 虢,相恃而势。——《淮南子·人间》

    (2) 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系辞上》

    (1) 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2) 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

    动词

    (1) 如,好象

    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吕氏春秋》

    英文翻译

    and; and then; and yet; but

    方言集汇

    ◎ 粤语:ji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ji2 [客英字典] ji2 lu2 [海陆丰腔] ri2 [梅县腔] j2 [沙头角腔] ji2 [陆丰腔] ji3 lu5 [东莞腔] ji2 [宝安腔] ji2 [客语拼音字汇] yi2
    ◎ 潮州话:re5 (zûr)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如之平聲開口三等nji/rionʑĭə
    [yi]
    部首: 315
    笔画: 3
    五笔: NNNN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SU
    四角: 17717

    详细解释

    动词

    (1) (象形。象蛇形。一说原与“子”同字。本义:停止)

    (2) 同本义

    鸡鸣不已。——《诗·郑风·风雨》。传:“已,止也。”

    德音不已。——《诗·小雅·南山有台》。传:“已,止也。”

    以故事得已。——《史记·项羽本纪》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列子·汤问》

    是亦不可以已乎?——《孟子·告子上》

    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3) 又如:不已

    (4) 完成,完毕

    已,成也。——《广雅》

    已事遄往。——《易·损》。注:“竟也。”

    且曰吾已。——《左传·昭公十三年》。注:’犹决竟也。”

    有司已于事而竣。——《国语·齐语》。注:“毕也。”

    (5) 又如:已矣(完了,逝去)

    (6) 治愈

    已大风、挛踠、瘘疠治愈大风、挛踠、瘘、疠(等重病)。大风,麻风病。挛踠,手脚弯曲不能伸展。瘘,脖子肿。疠,恶疮]。——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副词

    (1) 已经 ——表示动作变化达到的程度

    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如:已装不卸(喻已成定局,无法改变)

    (3) 以前 。如:已先(从前;先前);已事(往事)

    (4) 罢了,算了 。如:已乎(算了)

    (5) 太 ——表示程度

    无已大康,职思其居。——《诗·唐风》

    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6) 又 ——表示行为的频率

    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 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世说新语》

    (7) 最终,终归

    其所以贯理焉,虽亿万已不足以浃万物之变。——《荀子》

    (8) 已而,然后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英文翻译

    already; finished; stop

    方言集汇

    ◎ 粤语:ji5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i3 [宝安腔] gi5 | ji1 [梅县腔] j3 [海陆丰腔] ri3 [i1] [客语拼音字汇] yi3 yi4 [东莞腔] ji3 cu5 [台湾四县腔] ji3 [i5] [陆丰腔] g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六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羊己上聲開口三等jix/jiiojĭ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