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随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亲信随从。
唐 司空曙 《送卢彻之太原谒马尚书》诗:“翩翩羽骑双旌后,上客亲随 郭细侯 。”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二张援襄》:“ 贵 提所部军点视登舟,失帐前亲随一人。”《红楼梦》第三六回:“﹝ 贾母 ﹞因怕将来 贾政 又叫他( 寳玉 ),遂命人将 贾政 的亲随小廝头儿唤来。”
引证解释
⒈ 亲信随从。
引唐司空曙《送卢彻之太原谒马尚书》诗:“翩翩羽骑双旌后,上客亲随郭细侯。”
宋周密《齐东野语·二张援襄》:“贵提所部军点视登舟,失帐前亲随一人。”
《红楼梦》第三六回:“﹝贾母﹞因怕将来贾政又叫他( 寳玉 ),遂命人将贾政的亲随小廝头儿唤来。”
亲随的国语词典
跟随左右侍候的人。
亲随的网络释义
亲随
亲随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qīn
形容词
(1) (形声。从见,亲(
)声。“见”与“至”义相通。本义:亲爱)(2) 同本义
亲,至也。从見,亲声,字亦作儭。——《说文》
亲,近也。——《广雅》
同人亲也。——《易·杂卦》
亲者属也。——《礼记·大传》
人之亲其兄之子。——《孟子》。注:“爱也。”
爱臣太亲,必危其身。——《韩非子·爱臣》
我有亲父兄。——《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我有亲父母。
(3) 又如:亲父(生父);亲爹(亲父);姑表亲;亲如一家;亲心(亲爱之心;父母爱护子女之心);亲厚(亲爱并加以厚待)
(4) 亲密。与“疏”相对
王无亲臣矣。——《孟子·梁惠王下》
(5) 又如:亲臣(亲近可信的臣下);亲懿(亲密的朋友。同亲友);亲比(亲近依靠);亲附(亲近附从);亲幸(皇帝或国君对臣子的宠爱)
(6) 准,准确
搭上弓弦,觑的杨志较亲,望后心再射一箭。——《水浒全传》
(7) 又如:亲切(准确;真切)
(8) 通“新”。更新
亲臣进而故人退。——《韩非子·亡徵》
(9) 通“辛”。艰苦
体五道之亲苦。——《王妙晖等造像记》
名词
(1) 父母。也单指父亲或母亲
亲,父母也。——《礼记·奔丧》注
冯公子有亲乎?——《战国策·齐策四》
归见其亲。——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又如:双亲;亲心(父母亲爱护子女之心;子女思念双亲之心);亲丧(父母之丧)
(3) 泛指有血统或婚姻关系的人
亲,九族。——《左传·昭公十四年》注
禄勋,合亲,任良。——《左传·昭公十四年》
畔主背亲。——《汉书·李广苏建传》
洛阳亲友如相问。—— 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杜甫《登岳阳楼》诗
(4) 又如:亲难转债(亲人之间难于借债。比喻愈是亲人愈难求得帮助);亲党(亲属);亲契(亲朋);亲识(亲朋等熟识者)
(5) 亲密的、可靠的人
轻则失亲。——《左传·僖公五年》。注:“党援也。”
(6) 又如:亲兵;亲失(失其所应当亲近的人);亲委(宠信);亲习(亲近熟悉的人);亲渥(情分深厚的人)
副词
(1) 亲自,亲身
亲枉车骑。——《史记·魏公子列传》
亲引问委曲。《资治通鉴·唐纪》
亲见忠烈。——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亲往颐和园。——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亲秉旄钺(亲自统率军队);亲炙(亲见);亲迎(古代婚姻六礼之最后一礼。新郎亲自去女家迎娶新娘);亲任(亲自担任)
动词
(1) 亲近;接近
无亲陈王者。——《史记·陈涉世家》
无使土亲肤。——《孟子·公孙丑下》
诸侯亲之。——《国语·晋语》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诸葛亮《出师表》
不能离死命而去亲他主。——《韩非子·用人》
(2) 又如:亲傍(亲近;套近乎);亲香(亲炙。亲热)
(3) 用嘴唇或脸、额接触(人或物),表示喜爱亲切 。如:她亲了亲孩子;亲他妻子的嘴唇和婴儿的脸蛋
(4) 另见
qìng
(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2) 同本义
隨,从也。——《说文》
隨无故也。——《易·杂卦》
隨山刊木循也。——《书·禹贡》
无纵诡隨。——《诗·大雅·民劳》
凡庭实隨入。——《仪礼·聘礼》。注:“不并行也。”
距隨长武。——《仪礼·乡射礼记》
列星随旋。——《荀子·天论》
主失其神,虎随其后。——《韩非子·杨权》
子行而我随之。——《韩非子·说林上》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 杜甫《春夜喜雨》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3) 又如:随任(晚辈跟随做官的长辈在任所生活);随直(随班值日);随班(跟班值勤);随扈(随从);随身灯(点在死人脚头的灯);随坐(即连坐。受他人牵连而被判罪);随宦(跟从父兄做官在外);随随步口(步步紧跟);随起举哀(随同死者亲眷一起号哭)
(4) 依顺;依从
隨,顺也。——《广雅》
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红楼梦》
法和所得奴婢,尽免之,曰:“各随缘去。”——《北齐书·陆法和传》
(5) 又如:随善善缘(佛教指见人行善心欢喜;自己行善结好缘);随邪(随斜。顺从邪恶,无主见);随愿(如愿;称心);随时制宜(作事善于变通,不拘常法);随缘不变(佛家语。意指随顺世间环境取舍行止,但有所不为)
(6) 听任某人自愿去做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唐· 韩愈《进学解》
(7) 又如:随你的便;去不去随你;随念即到(指神仙佛祖能随意念之所至,立刻到达某一地)
(8) 〈方〉∶相似,与某人、物、事相像 。如:他长得随他母亲
(9) 接着,随即
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晋· 干宝《搜神记》
有郭四者,凡四杀人,复以矜疑减等,随遇赦。——清· 方苞《狱中杂记》
(10) 又如:随次(随即;马上);随宜(随即)
(11) 按照;依据 。如:随例(按照惯例);随序(依照自然的次序)
名词
(1) 六十四卦之一,震下兑上
象曰:泽中有雷,随。——《易·随》
(2) 中国周代国名 。姬姓。春秋后期为楚之附庸。地在今湖北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