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电试剂

qīn diàn shì jì [qin dian shi ji]

词语释义

电子喜好者)为一化学术语,指在化学反应中对含有可成键电子对的原子或分子有亲和作用的原子或分子。

汉字详情

qīn,qìng [qin,qing]
部首: 225
笔画: 9
五笔: US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YTD
四角: 00904

详细解释

qīn

形容词

(1) (形声。从见,亲( shēn)声。“见”与“至”义相通。本义:亲爱)

(2) 同本义

亲,至也。从見,亲声,字亦作儭。——《说文》

亲,近也。——《广雅》

同人亲也。——《易·杂卦》

亲者属也。——《礼记·大传》

人之亲其兄之子。——《孟子》。注:“爱也。”

爱臣太亲,必危其身。——《韩非子·爱臣》

我有亲父兄。——《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我有亲父母。

(3) 又如:亲父(生父);亲爹(亲父);姑表亲;亲如一家;亲心(亲爱之心;父母爱护子女之心);亲厚(亲爱并加以厚待)

(4) 亲密。与“疏”相对

王无亲臣矣。——《孟子·梁惠王下》

(5) 又如:亲臣(亲近可信的臣下);亲懿(亲密的朋友。同亲友);亲比(亲近依靠);亲附(亲近附从);亲幸(皇帝或国君对臣子的宠爱)

(6) 准,准确

搭上弓弦,觑的杨志较亲,望后心再射一箭。——《水浒全传》

(7) 又如:亲切(准确;真切)

(8) 通“新”。更新

亲臣进而故人退。——《韩非子·亡徵》

(9) 通“辛”。艰苦

体五道之亲苦。——《王妙晖等造像记》

名词

(1) 父母。也单指父亲或母亲

亲,父母也。——《礼记·奔丧》注

冯公子有亲乎?——《战国策·齐策四》

归见其亲。——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又如:双亲;亲心(父母亲爱护子女之心;子女思念双亲之心);亲丧(父母之丧)

(3) 泛指有血统或婚姻关系的人

亲,九族。——《左传·昭公十四年》注

禄勋,合亲,任良。——《左传·昭公十四年》

畔主背亲。——《汉书·李广苏建传》

洛阳亲友如相问。—— 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杜甫《登岳阳楼》诗

(4) 又如:亲难转债(亲人之间难于借债。比喻愈是亲人愈难求得帮助);亲党(亲属);亲契(亲朋);亲识(亲朋等熟识者)

(5) 亲密的、可靠的人

轻则失亲。——《左传·僖公五年》。注:“党援也。”

(6) 又如:亲兵;亲失(失其所应当亲近的人);亲委(宠信);亲习(亲近熟悉的人);亲渥(情分深厚的人)

副词

(1) 亲自,亲身

亲枉车骑。——《史记·魏公子列传》

亲引问委曲。《资治通鉴·唐纪》

亲见忠烈。——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亲往颐和园。——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亲秉旄钺(亲自统率军队);亲炙(亲见);亲迎(古代婚姻六礼之最后一礼。新郎亲自去女家迎娶新娘);亲任(亲自担任)

动词

(1) 亲近;接近

无亲陈王者。——《史记·陈涉世家》

无使土亲肤。——《孟子·公孙丑下》

诸侯亲之。——《国语·晋语》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诸葛亮《出师表》

不能离死命而去亲他主。——《韩非子·用人》

(2) 又如:亲傍(亲近;套近乎);亲香(亲炙。亲热)

(3) 用嘴唇或脸、额接触(人或物),表示喜爱亲切 。如:她亲了亲孩子;亲他妻子的嘴唇和婴儿的脸蛋

(4) 另见 qìng

qìng

(2) 另见 qīn

英文翻译

relatives, parents; intimate the hazel nut or filbert tree a thorny tree

方言集汇

◎ 粤语:can1

宋本广韵

diàn [dian]
部首: 101
笔画: 5
五笔: JNV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LWU
四角: 5071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雨,申声。本义:闪电)

(2) 同本义

电,阴阳激耀也。——《说文》

电,电光也。——《五经通义》

三月癸酉,大雨震电。震,雷也,电,霆也。——《谷梁传·隐公九年》。疏:“霆者,霹雳之别名。有霆必有电,故传云:‘电,霆也。’按,霆,电实同一词,后来歧为二义:其声曰霆,其光曰电。”

(3) 又如:电火(闪电)

(4) 物理学名词 。电是能的一种形式,包括负电和正电两类,它们分别由电子和质子组成,也可能由电子和正电子组成,通常以静电单位(如静电库仑)或电磁单位(如库仑)度量,从摩擦生电物体的吸引和排斥上可以观察到它的存在,在一定自然现象中(如闪电或北极光)也能观察到它,通常以电流的形式得到利用。如:正电;负电;静电;电阻

(5) 电报的简称

请致电上海领事而救先生焉。——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6) 又如:急电;贺电;电底(电报的底稿);海外来电

(7) 比喻迅速 。如:电至(形容行动的迅速);电改(形容改变的迅速);电往(形容行动的迅速);电豁超生(急速用智慧让人脱离苦海);电赴(形容奔赴的迅速);电飞(比喻如电一般的飞逸);电射(形容威势强大,如闪电般射出);电扫(形容行动的迅速);电逝(形容奔走的迅速);电掣(形容行动的迅速);电迈(形容逝去的迅速);电举(形容行动的迅速)

(8) 比喻光亮 。如:电照(比喻光辉照耀如电);电天(恭维别人的客套话。意指光辉照耀,如同空中闪电)

(9) 明察,请人明察的敬辞 。如:电烛(比喻明察);电览(明察;明鉴);电闪(观看);电断(明断);电瞩(明察)

动词

电击 。如:电了我一下

英文翻译

electricity; electric; lightning

方言集汇

◎ 粤语:din6

宋本广韵

shì [shi]
部首: 226
笔画: 8
五笔: YAA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IVIPM
四角: 337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式声。本义:用;任用)

(2) 同本义

试,用也。——《说文》

明试以功。——《虞书》

今予将试以汝迁。——《书·盘庚》

师干之试。——《诗·小雅·采芑》

兵革不试。——《礼记·乐记》

吾不试。——《论语》

私人之子,百僚是试。——《诗·小雅·大东》

兵革不试,五刑不用。——《礼记·乐记》

(3) 又如:试兵(用兵)

(4) 尝试

试,尝也。——《广雅》

不可试也。——《易·无妄》

臣请试之。——《战国策·秦策》

我虽不敏,请尝试之。——《孟子·梁惠王上》

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宋· 苏轼《浣溪沙》

(5) 又如:试啼(试着啼哭);试药郎中(方言。庸医诊病时以病试药);试试缩缩(即畏畏缩缩,不敢大胆前进);试水(尝试品尝茶水)

(6) 初次使用

思试之斗以觇之。——《聊斋志异·促织》

(7) 又如:试酌(初饮)

(8) 试验

试用于今日,先帝称之曰能。——诸葛亮《出师表》

又试之鸡,果如成言。——《聊斋志异·促织》

(9) 又如:试守(试任某一官职);试儿(旧时试测小儿性情和志趣的习俗。也称“抓周”、“试周”);试晬(周岁测试小孩);试艺(试验才艺);试年庚(古时风俗在除夕夜聚博,以胜负来作为来年运气的征兆)

(10) 考查;考试

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清· 周容《芋老人传》

及试吏呼名至史公, 公瞿然注视。—— 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1) 又如:试验(考查;验证);试判(考试);试官(主持考试的官)

(12) 试探;刺探

白发不相负,青阳始试旬。——清· 王夫之《元日折梅次定山韵》

(13) 又如:试风头(剌探情况);试旬(探求;探寻)

(14) 通“弑”。旧称臣杀君、子杀父母等行为

受命之臣,专征云试。——《汉书》

副词

相当于“姑且”

王试出兵以观之。——《史记·周本纪》

英文翻译

test, try, experi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si3
◎ 潮州话:ci3

宋本广韵

[ji]
部首: 208
笔画: 8
五笔: YJJH
五行:
仓颉: YLLN
四角: 022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刀,齐声。“齐”亦兼表字义。本义:剪齐)

(2) 同本义

剂,齐也。——《说文》

剂,剪齐也。——《后汉书·刘梁传》注

其命剂也。——《太玄·永》。注:“剪绝也。”

永不轨,其命剂也。——《太玄·永》

剂,剪齐也。——《尔雅》。郭璞注:“南方人呼剪刀为剂刀。”

(3) 割

豫让剂面而变容,吞炭为哑。——《新书》

(4) 调节;调和

家之所有为剂。——清· 方苞《狱中杂记》

(5) 又如:调剂;剂和(调药;调和);剂救(调和弥补);剂调(调节)

名词

(1) 古代买卖时用的契券

以两剂禁民狱。——《周礼·大司寇》。注:“今券书也。”

正之以傅别约剂。——《周礼·士师》。注:“各所持券也。”

听买卖以质剂。——《周礼·小宰》。注:“谓两书一札,同而别之,长曰质,短曰剂。”

大市以质,小市以剂。——《周礼》

(2) 分剂,一定的分量

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三国志》

(3) 剂子 。如:面剂儿

(4) 制剂。能产生化学反应、物理效应或生物效应的物质;主要的有效成分 。如:杀虫剂;催化剂;冷冻剂;乳剂;试剂;毒剂;氧化剂;指示剂

(5) 指多味药合成的药剂 。如:剂料(按一定分量和比例调制而成的药料);针剂;丸剂;麻醉剂;利尿剂;催吐剂

量词

用于若干味药配制的汤药 。如:一剂中药

英文翻译

medicinal prepara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zai1
◎ 潮州话:zi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