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光

liàng guāng [ liang guang]
注音 ㄌ一ㄤˋ ㄍㄨㄤ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亮光 liàngguāng

(1) 光线

一道亮光
light

(2) 皮鞋擦过后的光泽

shoeshine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儿)黑暗中的一点或一道光:夜已经很深了,他屋里的窗户上还有~。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引用解释

黑暗中的光亮。《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只见百十道火把的亮光,知道宰相到了。” 峻青 《黎明的河边》:“我想:有一点亮光也好,也许凭闪电的亮光能认清方位。”

词语造句

1、岸上一束亮光起了航标的作用。
2、等待拍摄对象朝亮光里看时再拍摄。
3、我意识到我们能够共同做一些事情,这种想法是黑暗中的亮光。
4、他并没有向前走到有亮光的地方,但是有一些跳舞的人已经认出他来了,他的出现使得跳舞的人稍稍停顿了一会儿,从而他们也意识到时间过得真快。
5、因为他们不是靠自己的刀剑得地土,也不是靠自己的膀臂得胜。乃是靠你的右手,你的膀臂,和你脸上的亮光,因为你喜悦他们。
6、看到这里的时候你如果已经拿到了诊断结果,我知道这对你很艰难,但是你要相信漆黑通道的尽头还有一片亮光,继续前行吧,不必回头。
7、你收到的指令是不要去看亮光而要去看完全不同的方向。
8、那很多人宣称看到的亮光又怎么解释呢?
9、亮光使她发辫上散逸出的浅黑色发鬈变成了黄褐色,并使她苍白的脸色更加苍白。
10、如果你看到一束亮光,这是因为你在临终的时候正处于视觉系统关闭的中央。
11、敌人可侦测到火所产生的烟雾与亮光。
12、不一会,我听讲路那头传来了脚步声,然后看见门外灯笼的亮光一闪一闪的。
13、我只用了一点铝箔就避免了亮光从原先商标所在的位置投射出来。
14、从前有一个人在自己的小屋睡觉时,突然房间充满亮光,上帝显现了,并召唤他为祂做一件事。
15、人所需要的只是虚无缥缈和亮光以及干干净净和井井有条。
16、舱室里慢慢地充满了亮光。
17、虽然一些刚出井的被救人员会被套上眼罩,以免突然出现的亮光损害他们的眼睛,但专家们说,这些人的视力预计能相对快地恢复正常。
18、我们透过墙上的小孔看到了亮光。
19、茱莉亚在洞四周闪动亮光。
20、打电话的那位女士说每次我一上来亮光就消失了。
21、“梅根!”安娜贝尔跑过去找梅根。茱莉亚在洞四周闪动亮光。根本找不到半点梅根的影子。
22、屋外,烟雨蒙蒙,黄色的亮光投射在带框架的家庭照片和一台平板大电视机上。
23、我必使天上的亮光都在你以上变为昏暗,使你的地上黑暗。这是主耶和华说的。
24、不要接近亮光,因为这会让大脑以为是时候起床了。
25、从白色柜台上反射过来的亮光,直直地砸到我的脸上。
26、距离其母星很远的行星上所记录下的日出将不是一个圆盘,而是非同寻常的一个亮光点。

引证解释

⒈ 黑暗中的光亮。

《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只见百十道火把的亮光,知道宰相到了。”
峻青《黎明的河边》:“我想:有一点亮光也好,也许凭闪电的亮光能认清方位。”

亮光的国语词典

明亮的光线。

亮光的网络释义

亮光 (词语)

  • 词语:亮光
  • 拼音:liàng guāng
  • 同义词:光亮 光线
  • 解释: (~儿)黑暗中的一点或一道光:夜已经很深了,他屋里的窗户上还有~。
  • 亮光的翻译

    英语: light, beam of light, gleam of light, light reflected from an object
    德语: Lichtschein, Licht, Lichtstrahl, Strahl, Leuchten, Glanz (S)​
    法语: jour

    亮光造句

    夜已经很深了,只有他的屋子里还有一点亮光。
    北边的亮光仍在微微闪烁。
    热情是黑暗中的亮光,能燃起人们心中的希望;热情是饥渴时的食物,能帮助你战胜人生中的困境。
    在树林的尽头有一个小小的电话站,石头砌的门上电灯发出温暖柔和的亮光。
    即使是南方那种暗无天日的长夜也能够露出亮光。
    眼前的漓江,像黑色的缎带,发出幽暗的亮光。
    辽阔的黑色湖面,有几团路灯的光晕倒影在上面,像童话电影里湖底发出亮光的珍珠。
    其实我多想也这样,孤独地闪动着亮光,一个人寂寞地飞过那片漆黑的夜空。
    突然朦胧晨曦中,出现一道亮光,它好像一个天使,又仿佛一条天路。
    母爱是一缕月光,让你的生活即使在漆黑的夜晚也能拥有亮光。
    宛如在一幅朦胧的景物上。抹上了一摸亮光。
    当天色渐渐暗下俩,近处的花草也看不清的时候,我们就会看到空中有一闪一闪的亮光。那是夜空中轻莹飘来的萤火虫。他们仿佛是一只只会飞得小灯笼,漂亮极了。
    独坐窗前,面前亮光点点。
    寒冷时,您张开温暖的怀抱;害怕时,您绽放从容的微笑;黑暗时,您点亮光明的灯泡;成长时,您描绘人生的美妙。父亲节到了,愿您节日快乐,幸福安康!
    夜空开始发亮了。在东方,人们可以看见一道亮光,上边发绿色,下边是粉红色,最后成为一道金红色的光,越来越扩大。
    明亮的火花,温暖的心;温暖的付出,永恒的亮光。
    来自上帝的给予之爱,使人能够爱那些本质上不可爱的人。我们是镜子,我们的亮光完全来自照耀我们的太阳。克利弗··刘易斯 
    下回儿做贼,记得别点蜡烛……一大团亮光,你当我眼睛瞎了不成?也顾偕 
    生活碎片如同鱼鳞,散落在历史与现实的隐秘角落和路边草丛里,到处闪现迷人的亮光。
    这一信仰行动包括:相信可见之物容纳着隐藏的秘密,相信研究可见之物就是学习那些不仅限于匆匆一瞥的东西。这样,绘画就揭示了隐藏在现象背后的事物的在场----不管是圣母,还是一棵树,或者,只是透出红色的亮光。约翰·伯格 

    汉字详情

    liàng [liang]
    部首: 225
    笔画: 9
    五笔: YPMB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RBN
    四角: 0021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说文》一说本作“倞”,后移“人”于“京”下,又变作“儿”,并省去“京”中一竖。本义:明亮)

    (2) 同本义

    亮,明也。——《说文》。段注:“古人名亮者字明。”

    (3) 如:诸葛亮,字孔明。

    皎皎亮月。——《文选·嵇康·杂诗》

    寸心若不亮。——谢灵运《初发·石首城诗》

    且火德承尧,虽昧必亮。——《后汉书·苏竟传》。 李贤注:“亮,明也。”

    (4) 又如:亮钟(更楼上报天亮的钟声);亮隔(亮槅。有透光花格的窗户、门窗等);亮色(明亮的色彩);亮油油(形容光亮而润泽);亮闪(明亮);亮莹莹(形容光亮透明);亮藿藿(形容明光耀眼);亮灼灼(犹亮晶晶)

    (5) 通“谅”。诚信;忠诚

    孟子曰:君子不亮,恶乎执?——《孟子》

    (6) 又如:亮直(诚实正直;诚实正直的人);亮节(清高的节操);亮怀(忠直、坦荡的胸怀)

    (7) 响亮

    其鸣高亮。——《诗·小雅·鹤鸣》

    (8) 又如:亮溜(指声音嘹亮溜圆);亮彻(指声音响亮清脆);亮节(高亢之声)

    (9) 明白,清楚

    即蒙亮许,当赐矜擢。——《宋书·王僧达传》

    (10) 又如:亮拔(明达章理、才能出众);亮许(明察允许);亮察(明鉴);亮照(亮察)

    动词

    (1) 辅佐

    亮,佐也。——《小尔雅》

    惟时亮天工。——《虞书》

    亮彼武王。——《韩诗·大明》。按,如影之附形,合而相助也。

    (2) 又如:亮工(辅佐天子以立天下之功);亮采(辅佐政事);亮弼(辅佐)

    (3) 相信;信任

    亮,信也。——《尔雅》

    亮采惠畴。——《虞书》

    亮采有邦。——《书·皋谟》

    (4) 又如:亮贤(相信贤才);亮天地(敬信天地)

    (5) 显示;显露

    乃或亮闇。——《书·无逸》。按,恶室也。

    (6) 又如:亮台(旧称戏班组成后的首次演出);亮盒子摇(犹“打开天窗说亮话”。盒子,指赌博时押宝的宝盒)

    (7) 发光 。如:电灯亮了

    (8) 谅解;原谅

    母也天只,不亮人只。——《诗·鄘风·柏舟》

    (9) 把…拿出来供检查 。如:他把工作证亮了一下就进去了

    (10) 讲清楚、解释 。如:亮观点

    名词

    (1) 亮儿;灯火 。如:屋里一点亮儿也没有;拿个亮来

    (2) 姓

    英文翻译

    bright, brilliant, radiant, light

    方言集汇

    ◎ 粤语:loeng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liong5 [客语拼音字汇] liong4 [沙头角腔] liong5 [宝安腔] liong5 [海陆丰腔] liong6 [陆丰腔] liong6 [梅县腔] liong5 [客英字典] liong5
    ◎ 潮州话:liang6 (lĩa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一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力讓陽開去聲開口三等liangh/lianqlĭaŋ
    guāng [guang]
    部首: 209
    笔画: 6
    五笔: IQB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FMU
    四角: 902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火,在人上”。本义:光芒,光亮)

    (2) 同本义

    光,明也。——《说文》

    光,晃也,晃晃然也。亦言广也,所照广远也。——《释名·释天》

    与日月兮齐光。——《楚辞·九歌·云中君》

    能游冥冥者与日月同光。——《淮南子·俶真》

    日月淑清而扬光。——《淮南子·本经》

    国之光。——《易·观》

    夜未央,庭燎之光。——《诗·小雅·庭燎》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史记·屈原列传》

    光远而自他有耀者也。——《左传·庄公二十二年》

    光明之耀也。——《国语·晋语》

    容光必照焉。——《孟子》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有红光一缕起土桥,直射城西。——清· 邵长蘅《阎典史传》

    (3) 又如:阳光;灯光;反光(反射的光线);色光(带颜色的光);晨光(清晨的太阳光);曙光(清晨的日光);光晃(光芒闪烁)

    (4) 色泽;光彩

    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蛾脸不舒,中袖无光。——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丝光;油光(光亮润泽);光色(光彩色泽);砑光

    (6) 荣耀;昭著

    邦家之光。——《诗·齐风·南山有台》

    连我脸色都无光了。——《儒林外史》

    士之处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唐· 韩愈《原毁》

    (7) 又如:为国争光;沾光;光宠(光荣;增光);光国(为国争光);光天(光辉达于天下);光隆(光辉隆盛);光烂(光辉明亮);光晶(光辉);光赫(光辉显赫)

    (8) 光阴,时光

    始屏忧以愉思,乐兹情于寸光。——南朝宋· 鲍照《观漏赋》

    (9) 又如:寸光(短暂的光阴);光阴荏苒(时光一天一天地逝去。荏苒:渐渐过去);光景如梭(光阴如梭。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光阴拈指(阳光在弹指间逝去。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10) 景色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11) 又如:风光;山光

    (12) 恩慧;好处 。如:叨光;沾光;借光

    (13) 特指日、月、星辰等天体 。如:光岳(天地。光:星辰。岳:河山)

    (14) 称人来访的敬词

    四位老先生,今日光顾小园,老夫有何德能?——明· 桑绍良《独乐园司马入桐》

    形容词

    (1) 光明,明亮

    宝剑直千金,被服光且鲜。——三国蜀· 曹植《名都篇》

    (2) 又如:光净(明亮洁净);光朗朗(光亮);光眼(大而有神的眼);光灯(明亮的灯火);光润(光亮润泽)

    (3) 光滑

    白沙青石光无泥。——唐· 杜甫《中丞严公雨垂寄见忆一绝奉答二绝》

    (4) 又如:这种纸很光;磨光;光出律(光滑);光碌碌(光圆滚动的样子);光圆(光滑圆溜);光油油(光滑明亮)

    (5) 裸露

    光头圆脑作僧看。——宋· 郑清之《咏茄》

    (6) 又如:光出溜(光秃);光塌塌(光秃秃的样子);光板板(平而裸露的)

    (7) 空,净尽 。如:当光;赔光;输光;吃光;光鞑剌(方言。空荡荡;空旷无物)

    (8) 通“广”( guǎng)。广大,宽阔

    光被四表,格于上下。——《书·尧典》

    昔武王克 商,光有天下。——《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9) 又如:地光(地域广大)

    动词

    (1) 照耀

    惟公德明光于上下。——《书·洛诰》

    (2) 又如:光烛(照耀)

    (3) 增辉,发扬光大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诸葛亮《出师表》

    (4) 又如:光宗耀祖;光国(为国争光);光德(显扬有德之人);光价(显扬其身价);光演(光大延续);光昌(显扬昌盛);光前(光大前人的功业)

    副词

    仅仅,单 。如:不光为我,也是为他;要为集体着想,不能光考虑个人

    英文翻译

    light, brilliant, shine; only

    方言集汇

    ◎ 粤语:gwong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ong1 [海陆丰腔] gong1 [梅县腔] gwong1 [东莞腔] gong1 [客语拼音字汇] gong1 guong1 [台湾四县腔] gong1 [客英字典] kwong1 [宝安腔] gong1 [陆丰腔] go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黃唐合平聲合口一等kuɑŋku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