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接

jiāo jiē [ jiao jie]
注音 ㄐ一ㄠ ㄐ一ㄝ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交接 jiāojiē

(1) 连接;相接

春夏交接的时节
join

(2) 移交和接替

交接班
hand over and take over

(3) 结交;交往

好交接俗人。——《后汉书·张衡传》
他所交接的朋友
associate with

(4) 指性交

copulate

词语解释

  1. 交往;结交。

    《礼记·乐记》:“射乡食饗,所以正交接也。”《汉书·刘向传》:“ 向 为人简易无威仪,廉靖乐道,不交接世俗。” 宋 秦观 《论议下》:“古者诸侯卿大夫交接邻国,以微言相感动。” 孙犁 《钟》:“ 慧秀 才十八岁。她不久交接了村里一个年轻人。”

  2. 互相接触。

    《淮南子·兵略训》:“平原广泽,白刃交接而卒争先合者,彼非轻死而乐伤也。”

  3. 交配;性交。

    《弘明集》卷五引 汉 桓谭 《新论》:“犹人与禽兽昆虫,皆以雌雄交接相生。”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玩具·春画》:“春画之起,当始於 汉 广川王 ,画男女交接状於屋。” 章炳麟 《五无论》:“以观无我为本因,以断交接为方便,此消灭人类之方也。”

  4. 犹交替。

    《尚书大传》卷一:“故曰吁吸也者,阴阳之交接,万物之终始。”《隋书·礼仪志二》:“古称腊者,接也。取新故交接。”

  5. 连接,接合。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一》:“吾郡海水通河,河淡而海咸,随潮上下,二水之鱼交入輒死,迺知水自不混,但恐交接之处不能截然耳。”

  6. 移交接替。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府衙门职掌》:“每日申时,交接轮流。” 李準 《两代人》:“这次交接工作时, 高秀贞 倒是放心。”

引证解释

⒈ 交往;结交。

《礼记·乐记》:“射乡食饗,所以正交接也。”
《汉书·刘向传》:“向为人简易无威仪,廉靖乐道,不交接世俗。”
宋秦观《论议下》:“古者诸侯卿大夫交接邻国,以微言相感动。”
孙犁《钟》:“慧秀才十八岁。她不久交接了村里一个年轻人。”

⒉ 互相接触。

《淮南子·兵略训》:“平原广泽,白刃交接而卒争先合者,彼非轻死而乐伤也。”

⒊ 交配;性交。

《弘明集》卷五引汉桓谭《新论》:“犹人与禽兽昆虫,皆以雌雄交接相生。”
明沉德符《野获编·玩具·春画》:“春画之起,当始於汉广川王,画男女交接状於屋。”
章炳麟《五无论》:“以观无我为本因,以断交接为方便,此消灭人类之方也。”

⒋ 犹交替。

《尚书大传》卷一:“故曰吁吸也者,阴阳之交接,万物之终始。”
《隋书·礼仪志二》:“古称腊者,接也。取新故交接。”

⒌ 连接,接合。

明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一》:“吾郡海水通河,河淡而海咸,随潮上下,二水之鱼交入輒死,迺知水自不混,但恐交接之处不能截然耳。”

⒍ 移交接替。

明刘若愚《酌中志·内府衙门职掌》:“每日申时,交接轮流。”
李準《两代人》:“这次交接工作时, 高秀贞倒是放心。”

交接的国语词典

交往、聚会。

如:「交接典礼」。

交接的网络释义

交接 (词语释义)

  • 交接,指交往、聚会;互相接触;移交与接收。见《礼记·乐记》:“射乡食飨,所以正交接也。”
  • 交接的翻译

    英语: (of two things)​ to come into contact, to meet, to hand over to, to take over from, to associate with, to have friendly relations with, to have sexual intercourse
    德语: verbinden (V)​, grenzen an
    法语: joindre, connecter, relier, prendre le relais, avoir des relations amicales avec, copuler, transition

    交接造句

    如果存在碳水化合物,在液面交接处就有紫色环生成。
    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单位领导人监交,必要时可以由主管单位派人会同监交。
    若会内外交接,水火既济,气血逆流,五脏气合,脾胃开畅,食入腹中,亦能化气生精养神。
    他们一旦进入社会,与人交接,一方面固然可以增加知识和自信,同时也容易使他们失去他们的德行;所以他们对于德行是不能不在事先多如准备,使它深深固定在他们身上的。约翰·洛克。
    一时间,阴邪之地元气四射,尸气乱串,五道身影来回穿梭于地面、虚空,交接的难分难舍。
    位于和平路和山大路交接口的交通银行上边。
    自前岁来此,又淹蹇住了,暂寄庙中安身,每日卖字作文为生,故士隐常与他交接。
    如为保证急救通道顺畅,需单向转运病人,并且在院前交接时,还要通报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
    清水河县地处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交接地带,地质构造属山西台背斜与内蒙古地轴相接之过渡带。
    二剑光甫一交接,如鸡卵击石,清宁剑将妖妇飞剑绞得粉碎,妖妇慌张后退,被坤元掐诀念咒定住身形,滚落一旁。
    我到公司做了最后的工作交接,取走自己工位上的所有物品,和老板及几个平素交好的同事一一作别。
    宾客服务经理交接要仔细,将需要下一班更进或知道的事情要写好在内部交班本上。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保安族处于我国西北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交接地带上,人口较少、生态环境恶劣、经济发展相对迟滞。
    重阳在民众生活中成为夏冬交接的时间界标。
    在他们后面跟随着千上万的巨型魔;两股大军一旦交接,犹如气冲斗牛一般狂燥,立刻撕杀起来。
    正是中早班与中班交接班的时间,很多工人都在围观,想要先睹为快,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挤来挤去。
    孝心是稍纵即逝的眷念;孝心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心是一失足便成千古恨的往事;孝心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接的链条,一旦断链,永无连接。
    高家堡古镇,就坐落于这片陕北黄土高原上,位于神木、榆林、佳县交接处的秃尾河畔,隶属神木管辖。
    ”试行了一个多月“背靠背”夜间交接班制度的出租车驾驶员覃忠告诉记者,这个方法不太好坚持。

    汉字详情

    jiāo [jiao]
    部首: 225
    笔画: 6
    五笔: UQU
    五行:
    吉凶:
    仓颉: YCK
    四角: 00408

    详细解释

    动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人两腿交叉形。本义:交叉)

    (2) 脚胫相交

    交,交胫也。——《说文》

    交足而待。——《战国策·秦策》

    雕题交趾。——《礼记·王制》

    (3) 又如:交趾(古郡名。汉置,地处五岭以南一带。相传这里的人入睡时,两足相交)

    (4) 交叉;交错,错杂

    交臂厯指。——《庄子·天地》

    交韔二弓。——《诗·秦风·小戎》

    (5) 又如:交裆(裤裆处);交拐(拐弯走);交戟(执戟相交);交牙(如犬牙相交叉);交歧(交错的路径)

    (6) 结交; 交往

    交游士林。——《资治通鉴》

    (7) 又如:交友(结交朋友);交礼(交往的礼节);交驰(交相奔走,往来不断);交绝(关系断绝,绝交);交善(结交);交援(与人交结而得其援助)

    (8) 交接,移交;交换

    交,易也。——《小尔雅》

    厥孚交如。——《易·大有卦》。疏:“交,谓交接也。”

    是言上下之交。——《荀子·儒效》。注:“交谓上下相交接也。”

    静郭君之交。——《吕氏春秋·知士》

    (9) 又如:交盘(点交;交接);交受(犹交易);交点(清点财物,交付与有关的人);交关(交接;紧要关头);交贸(交易)

    (10) 交配

    虎始交。——《礼记·月令》

    备以为交佩。——《楚辞·思美人》

    (11) 又如:交群(交配);交构(亦作交媾。指性交;阴阳交合);交群(交配);交感(指性交)

    (12) 进入;刚到 。如:交子时;交冬至了;交九的天气;交节(临近节气。旧俗认为病人这时候易发生不测)

    (13) 接触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孙子·谋攻》

    情交而不感者。——白居易《与元九书》

    战始三交失蛇矛。——《乐府诗集·陇上歌》

    (14) 又如:交兵,交战;交臂失之(走得很靠近,擦肩而过。形容遇见好机会而又错过);交敌(交手);交绥(交战)

    (15) 送上;付出

    六日内交清。——《广东军务记》

    翌日先交。

    (16) 又如:交作业;交款;交白卷

    (17) 分配 。如: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们实验室吧

    名词

    (1) 朋友

    交浅而言深,是忠也。——《战国策·赵策》

    (2) 又如:故交;旧交;知交;择交;深交

    (3) 友谊;友情

    交浅而言深,是忠也。——《战国策·赵策》

    (4) 又如:断交;私交;多年之交

    (5) 相互认识,相识 。如:一面之交;他们是点头之交

    (6) 交往

    布衣之交。——《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即共定交。——《资治通鉴》

    交以绝。——清· 周容《芋老人传》

    (7) 又如:绝交;邦交;建交;复交

    (8) 相交之处,毗邻之处 。如:交界;井冈山在宁冈等四县之交

    (9) 交替之际

    十月之交。——《诗·小雅·十月》

    (10) 又如:春夏之交

    (11) 贸易 。如:成交

    (12) 跟头

    鲁达焦躁,把那看的人,一推一交。——《水浒传》

    (13) 地名。汉代交州的略称

    交、 广布鲑珍。——《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副词

    (1) 交替;更替,更迭 。如:交用(交替使用);交移(交替变易);交讼(互相争论);交转(交替)

    (2) 一齐

    中外交荐。——《明史》

    (3) 又如:交至(一齐来到);交下(俱下,齐下);交攻(一并进攻);交赞(一齐称赞)

    (4) 互相,相互

    疏条交映。——吴均《与朱元思书》

    交相问难。——清· 刘开《问说》

    (5) 又如:交注(互相注视);交伐(交相戕害);交沁(相互渗透);交轧(互相排挤、倾轧);交眩(交相惑乱而不明)

    形容词

    (1) 通“姣”

    (2) 美丽

    号曰庄姜。姜交好。——《列女传·齐女傅母》

    (3) 侮慢,骄傲

    彼交匪敖,万福来求。——《诗·小雅·桑扈》

    豢之而俞瘠者,交也。——《荀子·荣辱》

    (4) 通“狡”。狡谲,诡诈

    奉妒昧者谓之交谲。——《荀子·大略》

    英文翻译

    mix; intersect; exchange, communicate; deliver

    方言集汇

    ◎ 粤语:gaau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au1 [梅县腔] gau1 gau2 gau5 kau1 [宝安腔] gau1 [客英字典] gau1 [东莞腔] gau1 [海陆丰腔] gau1 [陆丰腔] gau1 [沙头角腔] gau1 [客语拼音字汇] gau1 gau2 gau4 kau1
    ◎ 潮州话:g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五肴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肴平聲開口二等krau/keaukau
    jiē [jie]
    部首: 330
    笔画: 11
    五笔: RUVG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QYTV
    四角: 5004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妾声。本义:两手交叉)

    (2) 交合;会合

    接,交也。——《说文》

    接,合也。——《广雅》

    昼日三接。——《易·晋》

    两君偃兵接好。——《国语·吴语》。注:“合也。”

    兵刃既接。——《孟子·梁惠王上》

    车鉷毂兮短兵接。——《楚辞·九歌·国殇》

    兵不接刃。——《吕氏春秋·怀宠》

    敌皆以走为利,则刃无与接。——《吕氏春秋·爱士》

    (3) 迎接

    笙箫细乐,却安排接驾。——《宣和遗事》

    (4) 又如:接场(迎接从科举考场回来的生员);接构(联合);接三(人死后三日举行的迎接魂魄归来的仪式);接煞(为接死人灵魂回家而举行的仪式)

    (5) 接见;接待

    接遇宾客。——《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尽礼相接。——唐· 李朝威《柳毅传》

    (6) 又如:接伴(接待外国使臣);接待使(陪同官员;担任迎接、陪伴来宾使命的人);接遇(接待);接对(接待应对)

    (7) 靠近;接触

    车错毂兮短兵接。——《楚辞·九歌·国殇》

    宾立接西塾。——《仪礼·聘礼》

    (8) 又如:接物(与外物接触;与人交往);接膝(膝盖相接。指彼此对坐靠得很近);接仗(交战,打仗);接席(坐席相接。多形容亲近);接翅(翅膀碰着翅膀。形容禽鸟多)

    (9) 连续;继续

    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楚辞·九章·哀郢》

    圣人食足以接气。——《淮南子·精神》

    故使工人为木材以接手。——《战国策·秦策五》

    (10) 又如:接响(接连不断的声响);接轸(车辆相连而行。比喻靠近);接脚(一个跟着一个,紧接在后;接替;接脚夫,接脚婿。妇女丈夫死后再招的后夫);接偈(接诵偈语)

    (11) 连接

    接天莲叶无穷碧。——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与国邻接。——《资治通鉴》

    首尾相接。

    (12) 又如:接武(前后足迹相连接。形容步子很小);接境(地界相连,交界);接衫(上下用两种颜色的料子拼接起来的长衫)

    (13) 承接,收受

    汉兴,接 秦之敝。——《史记·平准书》

    (14) 又如:接茶(女方允婚,接受男方聘礼);接丝鞭(女方招亲时,送给男方丝鞭,男方接丝就表示同意);接凑(能够接续)

    (15) 嫁接 。如:接头(供嫁接用的植物顶梢)

    (16) 托,手掌向上承受 。如:接球;我往下扔,他在下面接着

    (17) 缚

    武士反接之。——《史记》

    名词

    (1) 交往,交情

    君子之接如水。——《礼记·表记》

    (2) 姓

    英文翻译

    receive; continue; catch; connect

    方言集汇

    ◎ 粤语:zip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iap7 [台湾四县腔] ziap7 [客语拼音字汇] jiab5 [东莞腔] ziap7 [梅县腔] ziap7 [宝安腔] ziap7 [海陆丰腔] ziap7 [陆丰腔] ziap7 [沙头角腔] ziak7
    ◎ 潮州话:zih4 , ziab4 [澄海]ziag4 ,(chih chiap)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九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即葉葉A入聲開口三等鹽Aciep/zi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