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马

wǔ mǎ [ wu ma]
繁体 五馬
注音 ㄨˇ ㄇㄚˇ

词语释义

五马 wǔmǎ

(1) 太守的代称

五马立踟蹰。——《乐府诗集·陌上桑》
official of a county

词语解释

  1. 《玉台新咏·日出东南隅行》:“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汉 时太守乘坐的车用五匹马驾辕,因借指太守的车驾。

    唐 钱起 《送张中丞赴桂州》诗:“云衢降五马,林木引双旌。” 宋 梅尧臣 《送胥太傅湖州倅》诗:“不羡乘五马,却逢 罗敷 羞。”

  2. 太守的代称。

    唐 白居易 《西湖留别》诗:“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明 许目昌 《水浒记·遣讯》:“五马喜通麻,相府威权大。” 清 赵翼 《送邑侯高松亭调任宿迁》诗:“相期迁五马,重布 晋陵 春。”

引证解释

⒈ 汉时太守乘坐的车用五匹马驾辕,因借指太守的车驾。

《玉台新咏·日出东南隅行》:“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唐钱起《送张中丞赴桂州》诗:“云衢降五马,林木引双旌。”
宋梅尧臣《送胥太傅湖州倅》诗:“不羡乘五马,却逢罗敷羞。”

⒉ 太守的代称。

唐白居易《西湖留别》诗:“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明许目昌《水浒记·遣讯》:“五马喜通麻,相府威权大。”
清赵翼《送邑侯高松亭调任宿迁》诗:“相期迁五马,重布晋陵春。”

五马的国语词典

称太守为「五马」。汉时以四马载车为常礼,惟太守则增一马,故称为「五马」。

五马的网络释义

五马

  • 五马,表示五马并驰,繁华之象,例如唐 岑参《赴嘉州过城固县,寻永安超禅师房》:“门外不须催五马,林中且听演三车。“
  • 五马造句

    这孙子太调皮了,刚买回来的玩具,就给弄得五马分尸了。
    五马照池塘,繁弦催献酬。
    拿来的几个西瓜,不一会儿就让大伙五马分尸般吃完了。
    五马分尸!不好意思,献丑了,我收回一匹马,驷马难追!
    在我家举行的"五马"赛跑中,爸爸一马当先,哎,还是老马厉害啊!
    老头子说着便摇起头来,蚊子不来了,可五马六猴的人又来。
    自中原沸腾,五马南度,缀文之士,无乏于时。
    如背盟约,万箭穿心刀劈斧剁火烧油炸五马分尸死无葬身之地永远世不得超生……家人死光,种族灭尽!
    他透露,韶赣高速开通后将促成丹霞山东部韶石顶、五马归槽、双阙石、韭菜寨等东部景区的开发。
    显杨冲叉便来自显杨冲杨氏先祖的杨家枪,今天显杨冲叉表演的开戏门、脊背生花、五马破曹等十八个套路都脱胎于这三十六路杨家花枪。
    请问温州执法局五马中队办公地址在哪里?
    若是真有,武浩认为那个男人应该碎尸万段、五马分尸、车裂、活埋……
    滚出去,传命,否则本公子将你这狗奴才五马分尸,夷灭三族。
    我再拿起其他的没开的信封看看,老师、学生、社会青年,五马六猴的什么角色都有!我把手提袋复原,心理不禁泛起一阵酸意。
    这还算是老爷子为人豁达,要不然换了一个人,指不定要将我们五马分尸,一些心头之恨呢!
    若真是这样,我就没命了,中原三足鼎立,海外要五马分尸了!
    至于挖眼睛,割耳朵,五马分尸,点天灯等酷刑,在欧洲历史上,特别是在德国土瓦本农民起义被镇压的的时候,更是屡见不鲜。
    不料贪玩的小弟,竟把野花连根拔起,等我发现,野花早已惨遇飞来横祸被“五马分尸”了。
    如果我们输掉战争,他们就会被绞死,被砍头,被溺死或者被五马分尸。
    正是在复仇心态的驱使下,中国古代刑罚充满了血腥和残暴,五马分尸、炮烙之刑、凌迟腰斩等死刑,让一代又一代人在杀戮中强化了刑罚报应的心态。

    汉字详情

    [wu]
    部首: 210
    笔画: 4
    五笔: GGH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DM
    四角: 1010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五,会意。从二,从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 同本义

    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说文》

    葛屦五两。——《诗·齐风·南山》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诗·召南·羔羊》

    名词

    (1) 古代军队编制单位,五人为伍

    入行间之治连以五。——《商君书》

    (2) 偶;相类

    妻与后子死者,五皆丧之三年。——《墨子》

    (3) 工尺谱中的音名之一,表示音阶上的一级

    (4) 五行

    五,五行也。——《说文》。段玉裁注:“水火木金土,相克相生,阴阳交午也。”

    (5) 通“伍”。古军队编制,五人为伍;行列

    行间之治,连以五,辨之以章,束之以令。——《商君书·画策》

    孟贲过于 河,先其五。——《吕氏春秋·必己》

    (6) 指五帝 。如:五三(五帝三王)

    (7) 星名。二十八宿中的昴五 。如:五佐(谓佐天行德的五星);五括(星名);五纬(金、木、水、火、土五星)

    (8) 姓

    英文翻译

    five;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ng5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ng3 [梅县腔] ng3 [宝安腔] ng3 [客英字典] ng3 [海陆丰腔] ng3 [客语拼音字汇] ng3 [陆丰腔] ng3 [沙头角腔] ng3 [东莞腔] ng3
    ◎ 潮州话:ngou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疑古上聲開口一等ngox/nguuŋu
    [ma]
    部首: 320
    笔画: 3
    五笔: CNN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VSM
    四角: 77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2)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马说》

    (3) 又如:马伯乐(相马的人);马首(属马的人);马牌子(官府养马的伕役,他们身上都挂有腰牌作凭证);马曹(官署名。专门管马);马圈(养马的地方);马祭(祭祀马神);马绊(系马用的绳子);马褐(马的护衣);马祸(马的异象。古代以为灾变之兆);马图(传说中龙马背负出水的图)

    (4) “码”的古字。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近世也用以计数

    为胜者立马。——《礼记·投壶》

    (5) 又如:马子(筹码)

    (6) 姓

    动词

    (1) 〈方〉∶发怒时把脸拉长像马脸 。如:马起面孔叫他们出去

    (2) 驾着马

    裘马过世家。——《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裘马扬扬

    形容词

    大的。如:马道(大路);马包(被包。中间开口、两旁可以塞进东西的长布袋);马船(大型官船);马溜子船(航行速度较快的大船)

    英文翻译

    horse; surname; KangXi radical 187

    方言集汇

    ◎ 粤语:maa5
    ◎ 潮州话:bhê2 maⁿ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