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铢钱

wǔ zhū qián [ wu zhu qian]
繁体 五銖錢
注音 ㄨˇ ㄓㄨ ㄑ一ㄢˊ

词语释义

钱币名。

词语解释

  1. 钱币名。

    汉武帝 元狩 五年始铸,重五铢,上篆“五銖”二字。自 汉 历 魏 、 晋 、 六朝 至 隋 皆续有铸造,惟形制大小不一。 唐 武德 四年废。《史记·平準书》:“有司言三銖钱轻,易姦诈,乃更请诸郡国铸五銖钱,周郭其下,令不可磨取鎔焉。”《晋书·食货志》:“於是復铸五銖钱,天下以为便。” 唐 梁铉 《天门街西观荣王聘妃》诗:“灯攒九华扇,帐撒五銖钱。”

引证解释

⒈ 钱币名。 汉武帝元狩五年始铸,重五铢,上篆“五銖”二字。自汉历魏、晋、六朝至隋皆续有铸造,惟形制大小不一。 唐武德四年废。

《史记·平準书》:“有司言三銖钱轻,易姦诈,乃更请诸郡国铸五銖钱,周郭其下,令不可磨取鎔焉。”
《晋书·食货志》:“於是復铸五銖钱,天下以为便。”
唐梁铉《天门街西观荣王聘妃》诗:“灯攒九华扇,帐撒五銖钱。”

五铢钱的国语词典

一种古代钱币。始铸于汉武帝,重五铢,上有篆体「五铢」两字,自汉迄隋,皆有冶铸,大小不一。

五铢钱的网络释义

五铢钱

  • 五铢钱是中国古铜币名。钱上有“五铢”二篆字,故名。汉武帝于元鼎四年 (前113年) 下令禁止郡国铸钱,把各地私铸的钱币运到京师销毁,将铸币大权收归中央。中央政府成立专门的铸币机构,即由水衡都尉的属官 (钟官、辨铜、技巧三官) 负责铸钱。钟官负责铸造,辨铜负责审查铜的质量成色,技巧负责刻范。面文“五铢”二字的钱最初铸于汉武帝元狩五年 (公元前118年),重如其文,被称为五铢钱。
  • 五铢钱造句

    因为在西汉时期黄金属于上币,青铜铸造的五铢钱属于下币;而上林苑三官是汉武帝时期铸造钱币的机构,所以这两种可能都可解释的通。
    张轨只是通过措施将五铢钱的潜在信用发掘了出来,让它由静止转向流通。
    后来正赶上五铢钱和白金起用,豪民乘机施展奸诈手段,京城尤其严重,朝廷就用义纵做右内史,王温舒当中尉。
    比如钱币改革,王莽废五铢钱,发行宝货,宝货的种类居然有十一种之多,天下不胜其烦,后来又发行货布和货泉。
    对于如果墓主是第一代海昏侯刘贺,以玉石碎料刻有五铢钱图案推断刘贺曾私自铸钱的说法,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徐长青表示,这种可能性不大。
    如今,大部分出土物,已经“搬”出墓葬,进行保护,幸运的是,记者在“钱库”,看到了一堆还没清理完毕的五铢钱,一枚一枚铜钱,密密麻麻,密集恐惧者慎入。
    此外还发现已生锈的五铢钱、新莽货泉币等数百枚。
    那么,骆越人是怎么融入到汉人中的,五铢钱又是怎样主导着汉王朝的兴衰,这也许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图为海昏侯墓发掘出的五铢钱。
    此外,记者在发掘现场获悉,南昌西汉海昏侯墓里尚未清理的五铢钱将会被“整体打包”提取,运至北京开展实验室考古。
    其中出土的五铢钱、青铜火锅、编钟、鎏金马车等,都形象地再现了西汉时期高等级贵族的生活,也证明了墓主身份的高贵和显赫。
    系汉代五铢钱学术价值待确认法制晚报讯。

    汉字详情

    [wu]
    部首: 210
    笔画: 4
    五笔: GGH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DM
    四角: 1010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五,会意。从二,从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 同本义

    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说文》

    葛屦五两。——《诗·齐风·南山》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诗·召南·羔羊》

    名词

    (1) 古代军队编制单位,五人为伍

    入行间之治连以五。——《商君书》

    (2) 偶;相类

    妻与后子死者,五皆丧之三年。——《墨子》

    (3) 工尺谱中的音名之一,表示音阶上的一级

    (4) 五行

    五,五行也。——《说文》。段玉裁注:“水火木金土,相克相生,阴阳交午也。”

    (5) 通“伍”。古军队编制,五人为伍;行列

    行间之治,连以五,辨之以章,束之以令。——《商君书·画策》

    孟贲过于 河,先其五。——《吕氏春秋·必己》

    (6) 指五帝 。如:五三(五帝三王)

    (7) 星名。二十八宿中的昴五 。如:五佐(谓佐天行德的五星);五括(星名);五纬(金、木、水、火、土五星)

    (8) 姓

    英文翻译

    five;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ng5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ng3 [梅县腔] ng3 [宝安腔] ng3 [客英字典] ng3 [海陆丰腔] ng3 [客语拼音字汇] ng3 [陆丰腔] ng3 [沙头角腔] ng3 [东莞腔] ng3
    ◎ 潮州话:ngou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疑古上聲開口一等ngox/nguuŋu
    zhū [zhu]
    部首: 506
    笔画: 11
    五笔: QRIY
    五行:
    吉凶:
    仓颉: OPHJD
    四角: 85790

    详细解释

    量词

    (1) (形声。从金,朱声。从“金”与货币有关。本义: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

    (2) 同本义

    虽分国如锱铢。——《礼记·儒行》

    (3) 现代泰国基本货币单位

    铢,权十分黍之重也。——《说文》

    (4) ∶姓

    形容词

    (1) 钝,不锋利

    其兵戈铢而无刃。——《淮南子·齐俗》

    (2) 细微

    陛下铢分邪正,升黜分明,天下幸甚。——《辽史》

    英文翻译

    unit of weight, one twenty-fourth of a Chinese ounce (liang)

    方言集汇

    ◎ 粤语:zyu1

    宋本广韵

    qián [qian]
    部首: 506
    笔画: 10
    五笔: QG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OPIJ
    四角: 8375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戔( jiān)声。( jiǎn)本义:农具名,即铁铲。上古时期曾以农具作为交易媒介,其后铸造货币又仿其形为之,因此引申为货币、钱财)

    (2) 金属货币。特指铜钱

    一曰货也。古者货贝而宝龟。周太公立九府圜法,乃用泉,至 秦废贝行钱。——《说文解字》 锴注

    龟贝金钱。——《史记·平准书》。索隐:“本名泉,言货之如流泉也。”

    景王二十一年将铸大钱。——《国语·周语》。注:“钱者,金币之名,古曰泉,后转曰钱。”

    下有积钱。——《史记·天官书》

    卖炭得钱何所营?——唐· 白居易《卖炭翁》

    以钱覆其上。——宋· 欧阳修《归田录》

    自钱孔入。

    而钱不湿。

    (3) 又如:钱眼(铜钱中的方孔。喻指金钱);钱价(铜钱折合成银两的价格);钱范(铸造金属货币用的模子);钱幕(钱镘。钱币的背面);钱缗(穿钱的绳子);钱品(钱的质地、形制);钱花花(小钱,铜板)

    (4) 钱财,货币的通称 。如:钱侩(经营钱庄的商人);钱谷幕友(官府主持钱粮事务的幕僚);钱引(宋代纸币名。徽宗大观元年,把贬值的交子改为钱引)

    (5) 像铜钱的东西

    空室无人行则生苔藓,或青或紫,一名绿钱。——晋· 崔豹《古今注》

    (6) 纸钱 。如:钱垛(成串的纸钱)

    量词

    (1) 衡名

    (2) 公制重量单位。一公斤的十分之一为一公两。一公两的十分之一为一公钱

    (3) 市制重量单位。中国市制中计算质量和重量的一种单位。以前是一市斤的十六分之一(现在是十分之一)为市两,一市两的十分之一为一市钱

    (4) 旧营造库平制。两的十分之一为钱

    英文翻译

    money, currency, coins

    方言集汇

    ◎ 粤语:cin2 cin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