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荤

wǔ hūn [ wu hun]
繁体 五葷
注音 ㄨˇ ㄏㄨㄣ

词语释义

五荤 wǔhūn

(1) 五种有辛辣味的蔬菜。佛教指大蒜、韭菜、薤、葱、兴渠(根像萝卜,气味像蒜)

the five vegetables with a peculiar smell

词语解释

  1. 即五辛。

    宋 陈德武 《马头调·醉打山门》:“那 济颠 僧,五荤都用,他全不戒。”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一·蒜》:“五荤即五辛,谓其辛臭昏神伐性也。鍊形家以小蒜、大蒜、韭、芸薹、胡荽为五荤;道家以韭、薤、蒜、蕓薹、胡荽为五荤;佛家以大蒜、小蒜、兴渠、慈葱、茖葱为五荤。兴渠,即阿魏也,虽各不同,然皆辛熏之物。”《西游记》第八回:“﹝ 猪八戒 ﹞遂此领命归真,持斋把素,断絶了五荤三厌,专候那取经人。”

引证解释

⒈ 即五辛。

宋陈德武《马头调·醉打山门》:“那济颠僧,五荤都用,他全不戒。”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一·蒜》:“五荤即五辛,谓其辛臭昏神伐性也。鍊形家以小蒜、大蒜、韭、芸薹、胡荽为五荤;道家以韭、薤、蒜、蕓薹、胡荽为五荤;佛家以大蒜、小蒜、兴渠、慈葱、茖葱为五荤。兴渠,即阿魏也,虽各不同,然皆辛熏之物。”
《西游记》第八回:“﹝猪八戒﹞遂此领命归真,持斋把素,断絶了五荤三厌,专候那取经人。”

五荤的国语词典

五种列入荤食的植物。链形家称小蒜、大蒜、韭、芸苔、胡荽为「五荤」;道家称韭、蒜、芸苔、胡荽、薤为「五荤」;佛家以大蒜、小蒜、兴渠、慈葱、茖葱为「五荤」。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二六.菜部.蒜》。

五荤的网络释义

五荤

  • 五荤,也叫“五辛”。《本草纲目·菜部》“蒜”:“五荤即五辛,为其辛臭昏神伐性也。炼形家以小蒜、大蒜、韭、芸薹、胡荽为五荤;道家以韭、薤、蒜、芸薹、胡荽为五荤;佛家以大蒜、葱、藠头、韭菜、洋葱(兴渠)为五荤。兴渠即阿魏也。”按兴渠叶似蔓菁,根似萝卜,生熟味皆如蒜;慈葱即葱;茖葱即薤,形似韭。见《三藏法数》。
  • 五荤造句

    材料方面,可采用蔬菜根类菇类果瓜类等,不一而足,但不得采用五荤,即大蒜类慈葱类。
    好,贫僧也收你做半僧弟子,法号叫八戒,望你能断了五荤三厌。
    他,被贬入红尘,沾染了尘世的五荤六素,失去了从前的他该如何找回自己的方向呢?他外表冷漠,内心孤独,身边却永远也少不了朋友和红颜知己。
    也有的地方很严格,席面里的菜肴是不放大五荤和小五荤。
    师父,我受了菩萨戒行,断了五荤三厌,在我丈人家持斋把素,更不曾动荤。
    遂此领命归真,持斋把素,断绝了五荤三厌,专候那取经人。

    汉字详情

    [wu]
    部首: 210
    笔画: 4
    五笔: GGH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DM
    四角: 1010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五,会意。从二,从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 同本义

    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说文》

    葛屦五两。——《诗·齐风·南山》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诗·召南·羔羊》

    名词

    (1) 古代军队编制单位,五人为伍

    入行间之治连以五。——《商君书》

    (2) 偶;相类

    妻与后子死者,五皆丧之三年。——《墨子》

    (3) 工尺谱中的音名之一,表示音阶上的一级

    (4) 五行

    五,五行也。——《说文》。段玉裁注:“水火木金土,相克相生,阴阳交午也。”

    (5) 通“伍”。古军队编制,五人为伍;行列

    行间之治,连以五,辨之以章,束之以令。——《商君书·画策》

    孟贲过于 河,先其五。——《吕氏春秋·必己》

    (6) 指五帝 。如:五三(五帝三王)

    (7) 星名。二十八宿中的昴五 。如:五佐(谓佐天行德的五星);五括(星名);五纬(金、木、水、火、土五星)

    (8) 姓

    英文翻译

    five;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ng5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ng3 [梅县腔] ng3 [宝安腔] ng3 [客英字典] ng3 [海陆丰腔] ng3 [客语拼音字汇] ng3 [陆丰腔] ng3 [沙头角腔] ng3 [东莞腔] ng3
    ◎ 潮州话:ngou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疑古上聲開口一等ngox/nguuŋu
    hūn [hun]
    部首: 301
    笔画: 9
    五笔: APLJ
    五行:
    仓颉: TBKQ
    四角: 445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丱,军声。本义:指葱蒜类辛臭的蔬菜)

    (2) 同本义

    荤,臭菜也。——《说文》

    荤,辛菜也。——《苍颉篇》

    膳荤。——《仪礼·士相见礼》。注:“辛物,葱韭之属。”

    膳于君有荤桃茢。——《礼记·玉藻》。注:“姜及辛菜也。”

    然后荤菜百蔬以泽量。——《荀子·富国》

    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庄子·人间世》

    (3) 又如:荤辛(味道浓重、辛辣的蔬菜。佛家禁止使用)

    (4) 指鸡、鸭、鱼、肉等食物。与“素”相对 。如:荤血(鱼肉之类的食物);荤膻(荤腥类的肉食。比喻不洁净);荤臊(指有辛味的菜与肉类);荤膻(指有辛味的菜与牛羊肉)

    英文翻译

    meat diet; strong smelling

    方言集汇

    ◎ 粤语:fan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