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六腑

wǔ zàng liù fǔ [wu zang liu fu]
繁体 五臟六腑
注音 ㄨˇ ㄗㄤˋ ㄌ一ㄡˋ ㄈㄨˇ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见“五藏六府 ”。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每坐常闭目内视,存见五脏六腑,久久自得,分明了了。”

成语辨析

腑;不能写作“府”。

成语用法

五脏六腑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指人的内心。

引证解释

⒈ 见“五藏六府”。

五脏六腑的国语词典

五脏,指脾、肺、肾、肝、心。六腑,指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五脏六腑为人体内脏器官的总称。

五脏六腑的网络释义

五脏六腑

  • 五脏:肝、心、脾、肺、肾;六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人体内脏器官的统称。也比喻事物的内部情况。
  • 五脏六腑造句

    住久了,他五脏六腑里的毛病就都显露了出来。
    巨大的声音响彻了我的耳朵,还有我的五脏六腑。我觉得有些好笑,又觉得无聊,所以只是牵强地扯了扯嘴角。
    这个单位五脏六腑的毛病,他都看得清清楚楚。
    一天不见想看你,两眼发直没力气,三次拿起手机,四肢冰凉汗滴,五脏六腑在叹气,七嘴八舌怪自己,久而久之有主意,十点我等你。
    看到他这样不争气,他的父母五脏六腑都气炸了。
    张书记一上任,便察遍了整个工厂,对生产线的五脏六腑都知道得清清楚楚。
    晚上,那点疼就出来了,先是失神片刻,然后五脏六腑的神经才一齐苏醒过来,万箭穿心。
    我痴呆呆地站着,心里上上下下地翻滚折腾,五脏六腑都仿佛挪动了位置。
    它与人体十二经脉相连、五脏六腑相通,中医认为,肚脐是心肾交通的“门户”。
    尤其是五脏六腑,更是回复的七七八八,暗伤旧疾也基本痊愈。
    这时佳捷拉身上的烈火已经灼烧进了五脏六腑。
    冲脉,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之海,五脏六腑都禀受它的气血的濡养。
    降胃逆,调和五脏六腑的功效以及升清降浊之功。
    五一劳动节,祝福来报道。祝你:事业做到五谷丰登,朋友交到五湖四海,感情甜到五脏六腑,好事来得连三接五,五一过得五彩缤纷。
    朱丹此刻觉得五脏六腑都扭缠在一起,那种痛苦,又能比叶秋少的了几分,恐怕比叶秋的痛还要有过之而不及。
    空绝只觉得五内如焚,浑身的骨骼就像要散架了一样,老人的掌力不断侵入他的五脏六腑,他连忙运聚内力与之抗衡。
    最上面的几口饭,菜也是又油又腻,便再没有胃口了,那就喝汤吧,我刚搅了一下,一只惨死的苍蝇的遗骸就浮出水面,胃猛烈的抽絮着,五脏六腑翻江倒海,我下意识的捂住了嘴,还好今天戴了眼镜,看得清。
    天有五运六气,人有五脏六腑,乐有五音六律,所谓乐医,便是以音乐之力治人生死恶疾,救民生于水火!
    一天不见想念你,两眼发直没力气,三次拿起电话机,四肢冰凉汉直披,五脏六腑在叹气,七嘴八舌怪自己,久而久之有主意,十点之前我等你。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分用心,滴滴汗水诚滋桃李芳天下!

    汉字详情

    [wu]
    部首: 210
    笔画: 4
    五笔: GGH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DM
    四角: 1010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五,会意。从二,从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 同本义

    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说文》

    葛屦五两。——《诗·齐风·南山》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诗·召南·羔羊》

    名词

    (1) 古代军队编制单位,五人为伍

    入行间之治连以五。——《商君书》

    (2) 偶;相类

    妻与后子死者,五皆丧之三年。——《墨子》

    (3) 工尺谱中的音名之一,表示音阶上的一级

    (4) 五行

    五,五行也。——《说文》。段玉裁注:“水火木金土,相克相生,阴阳交午也。”

    (5) 通“伍”。古军队编制,五人为伍;行列

    行间之治,连以五,辨之以章,束之以令。——《商君书·画策》

    孟贲过于 河,先其五。——《吕氏春秋·必己》

    (6) 指五帝 。如:五三(五帝三王)

    (7) 星名。二十八宿中的昴五 。如:五佐(谓佐天行德的五星);五括(星名);五纬(金、木、水、火、土五星)

    (8) 姓

    英文翻译

    five;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ng5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ng3 [梅县腔] ng3 [宝安腔] ng3 [客英字典] ng3 [海陆丰腔] ng3 [客语拼音字汇] ng3 [陆丰腔] ng3 [沙头角腔] ng3 [东莞腔] ng3
    ◎ 潮州话:ngou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疑古上聲開口一等ngox/nguuŋu
    zāng,zàng [zang,zang]
    部首: 444
    笔画: 10
    五笔: EYFG
    五行:
    仓颉: BIG
    四角: 70214

    详细解释

    zāng

    形容词

    (1) 玷污,不干净或不纯洁 。如:脏衣服;脏地毯

    (2) 不文明,骂人 。如:责备这个孩子说脏话

    动词

    (1) 弄污

    咱一来是为行好,二来也怕脏了我的店。——《儿女英雄传》

    (2) 另见 zàng

    zàng

    名词

    (1) (形声。左形,右声。本义:中医学以心、肝、脾、肺、肾为五脏。后因以为身体内脏的通称)同本义

    脏,五脏也。——《正字通》

    (2) “脏的本字是藏。脏是“藏”的后起分别字。如:脏躁症(中医病名。主要症为神躁不宁,哭笑无常);脏象(指人体脏腑正常机能及发生病态变化时反映于外的征象);内脏;五脏六腑

    (3) 另见 zāng

    英文翻译

    internal organs, viscera; dirty

    方言集汇

    ◎ 粤语:zong6

    宋本广韵

    liù [liu]
    部首: 225
    笔画: 4
    五笔: UYG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C
    四角: 00800

    详细解释

    数词

    (1) 五加一的和

    人道以六制。——《管子·五行》

    六日不詹。——《诗·小雅·采绿》

    六主律。——《易·本命》

    夫六中色也。——《国语·周语》

    六王毕,四海一。——杜牧《阿房宫赋》

    (2) 又如:六礼(中国古代婚姻需备的六种礼节: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味(指苦、酸、甘、辛、咸、淡等六种滋味);六料(原指稻、黍、稷、粱、麦、菽六谷,后为各种谷物的泛称);六儿(僮仆的泛称);六丁六甲(道教称供天帝役使的阴神为六丁,阳神为六甲);六街三市(泛称众多街市);六曹(指功曹、仓曹、户曹、兵曹、法曹、士曹)

    (3) 《易》卦之阴爻称为六

    易之数,阴变于六,正于八,从入,从八。——《说文》

    (4) 又如:初六(由下而上的第一个阴爻);上六(最上一个即第六个阴爻);六爻(爻,是构成《易》卦的基本符号。每三爻会成一卦。两卦即是六爻);六出(雪花。因呈六角形)

    (5) 六次

    六黜清能,六进否劣。——《晋书·杜预传》

    名词

    (1) 工尺谱记音符号之一,表示音阶上的一级

    其黄钟清用“六”字。——《宋史》

    (2) 古国名 。周封皋陶的后代在六。在今安徽省六安县北

    楚人灭 六。——《左传·文五年》

    (3) 姓

    英文翻译

    number six

    方言集汇

    ◎ 粤语:luk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iuk7 [宝安腔] luk7 [沙头角腔] luk7 [客语拼音字汇] liug5 lug5 [梅县腔] liuk7 [东莞腔] luk7 [客英字典] liuk7 [台湾四县腔] liuk7 [陆丰腔] liu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力竹屋三入聲開口三等lĭukliuk
    [fu]
    部首: 444
    笔画: 12
    五笔: EYWF
    五行:
    仓颉: BIOI
    四角: 7024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肉,府声。本义:腑脏)

    (2) 中医以胃、胆、膀胱、三焦、大小肠的总称 。亦泛指内脏器官

    六府。谓大肠、小肠、胃、膀胱、三焦、胆也。府者,为五藏宫府也。俗字作腑。——《白虎通·性情》

    (3) 又如:腑脏(中医对人体内部器官的总称)

    (4) 喻内心,心怀 。如:肺腑(泛指内脏。亦比喻内心)

    形容词

    腐烂的 。如:腑水(腐水,臭水);腑冷(腐烂散落)

    英文翻译

    bowels, entrails, internal organs

    方言集汇

    ◎ 粤语:fu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fu3 [客英字典] fu3 [海陆丰腔] fu3 [梅县腔] fu3 [东莞腔] fu3 [宝安腔] fu3 [客语拼音字汇] f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九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方矩上聲合口三等pĭupyox/piuu

    五脏六腑的同拼音词语